2007年10月14日 星期日

閱讀魯迅

魯迅──ㄧ個傾畢生之力要打倒五千年鐵牢籠的革命家、一個手持文匕而心念孺子的孤憤鬥士,我們在他巨大而孑然的背影之後,仍能感受到那充滿批判與嘲諷的文字裡,卻是盛載著熾烈的國族情懷。也許,我們心中,藏有一個小小的吶喊;也許,生活中會不自覺阿Q了自己;也許,周遭依然有許多祥林嫂和孔乙己...所以,我們繼續讀魯迅!

請閱讀第四課講義附錄之魯迅文章,擇ㄧ撰寫心得報告,內容須包含以下各項:(1)文章的批判對象(主題);(2)文章的象徵手法(筆法);(3)精采佳句選錄;(4)個人心得感受。
※截稿日期:11月04日


【魯迅與世界文學】/李歐梵( 引自聯合報2006.12.26)

在那個「少年中國」的時代,也只有像魯迅這樣「未老先衰」的中年人才想到回憶、才感到寂寞,才由此開創出一系列以回憶為主題的小說來…

他們忘卻了紀念,紀念也忘卻了他們!
魯迅如是說,說得一點也不錯。
今年是魯迅逝世七十周年紀念,我們幾乎忘卻了紀念,紀念———特別在香港———也忘卻了我們。不錯,座談會和學術會議照開,但真正紀念魯迅的意義又何在?據聞在中國大陸,年輕一代的學生已經不看魯迅了,或者早已看厭了,而「張愛玲熱」卻方興未艾,當然也情有可原。在張愛玲的熱潮中紀念魯迅又有何意義?

魯迅今後應該屬於 每一個熱愛文學的人
早在十多年前(1991),在日本召開的一次紀念魯迅誕生一百一十周年的學術會議上,我公開說:魯迅今後應該屬於世界每一個熱愛文學———特別是現代文學———的人,而不應再有所謂「魯迅專家」,連「魯學」也早該解散了。我個人也從來不承認自己是「魯迅專家」,現在當然更要身體力行,把魯迅放在更個人也更廣泛的意義範疇中去思考:他的作品在廿世紀世界文學的領域中有何意義?(我從來不談「地位」,因為那又是「排行榜」式的課題。)

於是我突然想到:魯迅幾乎是和兩位歐洲現代文學的主將———喬伊思(James Joyce, 1882-1941)和卡夫卡(1883-1924)同年,當然應該是同輩。喬伊思的以故鄉為體裁的短篇小說集《都柏林人》(Dubliners)出版於1914年,《尤利西斯》(Ulysses)出版於1922年,正與魯迅的《吶喊》出版日期相差不多;而卡夫卡的《變形記》(The Metamorphosis)寫於1912年,出版於1915年;他的第一本小說集《鄉村醫生》———也就是半個多世紀後台灣的《現代文學》第一期「卡夫卡」專號中歐陽子翻譯的那一篇小說———出版於1916年,恰是中國五四運動「文學革命」的前夕。而在1917年卡夫卡又寫了一篇怪小說,名叫〈中國的長城〉,可惜《新青年》諸君沒有看到,而懂德文也關心東歐文學的魯迅,似乎也沒有接觸到卡夫卡,更遑論喬伊思。

魯迅當年的孤獨感
正因為沒有「影響的焦慮」,才可以有比較的空間。至少這三位作家,都受到不同形態的「現代性」(modernity)的「壓迫」,每人反應的方式也不同,但至少有一樣相通之處:他們當時都很寂寞,而且都自覺是孤獨的,當然將「孤獨感」表現出來的文學形式大不相同。

魯迅當年的孤獨感,早在〈吶喊自序〉———這篇早已讀爛的名文———的第一段就說得很清楚,現在不妨再抄一次,提醒部分尚未讀過的讀者:
我在年輕時候也曾經做過許多夢,後來大半忘卻了,但自己也並不以為可惜。所謂回憶者,雖說可以使人歡欣,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絲縷還牽著已逝的寂寞的時光,又有什麼意味呢,而我偏苦於不能全忘卻,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現在便成了《吶喊》的來由。
為什麼在那個新思潮澎湃、搖旗吶喊的時代要開宗明義地講寂寞和回憶?一般「魯學」家又要大談什麼「革命退潮」了,其實我認為回憶和忘卻是現代文學共通的主題。《都柏林人》何嘗不是一種回憶故鄉童年的作品?它所承襲的是另一部個人回憶的大幅巨著———《追憶似水年華》,為什麼普魯斯特在家道小康之時寫出那麼長的回憶小說?而中國唯一的一部巨幅回憶小說。卻是十八世紀的《紅樓夢》?剩下值得追憶的只有魯迅的那幾篇小說了。

「偏苦於不能全忘卻」的回憶
「回憶」之與「現代性」掛上勾,正因為是 「現代性」時間觀念的轉變,有了「現今」的迫切感 ,才會回憶過去。「這種回憶」是一種時間的弔詭或悖論,我在張愛玲的部分作品中也體會得到。但當年的「五四」新文人,除了少數(如郁達夫)之外,哪有時間回憶?似乎(甚至魯迅自己也覺得)回憶過去是上了年紀以後的事。然而喬伊思在卅歲時就開始回憶了,比魯迅還早,而卡夫卡寫《變形記》時還不到卅歲,早已把回憶「變形」為夢魘,連故事的主人翁也成了一條蟲,他童年時父親的印象彷彿更深沉了。魯迅寫《狂人日記》時是卅七歲,寫〈吶喊自序〉時四十一歲,自覺已是中年人,不可能寫出像喬伊斯另一部自傳體小說———《一個年輕藝術家的畫像》(1916年出版)。然而最弔詭的是:在那個「少年中國」的時代 ,也只有像魯迅這樣「未老先衰」的中年人才想到回憶、才感到寂寞,才由此開創出一系列以回憶為主題的小說來,也以此回應「現代性」。剛才引用的這段自白中最可琢磨的一句就是:「使精神的絲縷還牽著已逝的寂寞的時光」———精神的絲縷是什麼?靈魂的「斷片」?它又如何「牽」著時光?而「時光」又如何變得「寂寞」起來?

這其實是一種散文詩式的句子,涵有意象和哲理,更把「時光」變成文字,因為也只有文字才可以把寂寞的時光牽著走。然而這個時光是「已逝」的———既然已逝,如何「牽」法?這又成了文學形式和敘事方式,我不禁想到班雅明(Walter Benjamin)所說的「不自願的回憶」(involuntary memory)來,它不是個人有意識「記得」的回憶,而更像夢魘一樣,讓「回憶者」愈陷愈深;就魯迅而言,愈深也愈痛苦。但他又「偏苦於不能全忘卻」,這個「忘卻」當然和回憶有關,「不能全忘卻」正是「不自願的回憶」的一種表現。無獨有偶,班雅明在1930年代也寫過好幾篇回憶的散文,後來集成一本小書,名叫《一個柏林的童年》(A Berlin Childhood)。

也許我故意咬文嚼字。但為什麼這麼多「魯學」家在紀念魯迅的時候卻忘卻了他的回憶?難道「紀念」就是為了忘卻?魯迅紀念劉和珍,是出自「苦於不能全忘卻」的心情,但是現在我們紀念魯迅,除了重彈老調———譬如說他的思想如何深刻,如何無情剖析中國人性———之外,是否真的用這種方法就把他忘了?!如果確係如此,還不如不紀念,或讓紀念忘卻我們算了,因為這種紀念法,可能會令魯迅在天之靈更感到孤獨。

魯迅一生的作品中,有一半以上是翻譯外國的作品,然而這反而是多年來「魯學」的盲點。原因之一當然是他「硬譯」的文字問題,但我想也和後代人的「世界觀」有關係:我們反而沒有像魯迅那一代人一樣關心世界,拚命譯介外國文學。當世界在「現代性」推動之下,逐漸走向「全球化」的時候,中國人反而更閉關自守,或自鳴得意,甚至「天朝」或「中心」的心態依然猖狂,民族主義令得集體浮躁,全民失憶,當然也不像魯迅一樣那麼關心外國文學了。

或許他的魂靈早已在天堂 與卡夫卡、喬伊思相遇
魯迅關心的不只是俄國和東歐「被壓迫民族」的文學,他也熟悉波特萊爾和阿波里納爾(G. Apolliaire);他雖推崇高爾基,但更想譯介果戈里(N. Gogol);他不只研究寫實的版畫,也喜歡畢卡索和畢亞滋萊;不但譯了普列漢諾夫,也引用過(或經由廚川白村的著作)佛洛依德。我不敢說他走偏了路———「事後諸葛亮」,誰也說不準———但我確信他了不少功夫在擴展他的思想和藝術領域。我們知道他讀過杜斯妥也夫斯基,如果他接觸到卡夫卡的小說,說不定也會喜歡的,至少卡夫卡的寓言式短篇和魯迅的隨感錄及《野草》有幾分相似之處。我認為這兩位作家的心靈是相通的,因為二人境遇相似:都想以文字來建立自己的園地,也把難於忘卻的回憶中的千絲萬縷的意像斷片以文字牽引了出來,只不過二人牽得都不夠,就英年早逝了。

「魯迅與世界文學」是一個大題目,我選擇這個題目來作文章,(或者將來會寫一本小書),並非妄自尊大,而是覺得這是紀念他唯一可做的事。也許,他的魂靈在天堂早已和卡夫卡和喬伊思相遇,在酒樓上共飲一杯啤酒或黃酒,魯迅在日本學來德文,至少也可以和卡夫卡的布拉格德文交流吧。至於喬伊思,如果沒人聽懂他說的愛爾蘭腔的英文,他還可以找他的同胞葉慈(W.B. Yeats),當然還有在瑞士蘇黎世碰過頭的列寧,甚至還可以介紹他和魯迅相識。但最好把史大林擯斥在天堂之外,因為蕭斯塔科維契(D. Shostakovich,今年是他的百年誕辰)早已受夠了。

如果魯迅不死於1936年,他的境遇是否又會和老蕭相似?那當然另當別論,但似乎還沒有人想過。

21 則留言:

  1. 孔乙己這篇文章描述的是一個不得志的讀書人,不只被人瞧不起最後還死於街頭的故事。這篇文章主要是批判,舊時代時科舉考試的各種不公平的現象,一般的平民老百姓,一輩子都得無把接受教育,而只好做下層的工作,且無法溫飽;而階層較高的讀書人,才有機會過著衣食無缺的生活,不過也不是有讀書就有好生活過,如果運氣不好不得志,說不定還會被人瞧不起,甚至過著比平民還不如的生活。從這篇文章中也反映出舊時的重公利輕禮義的陋習,只要有錢有勢,沒有人敢跟你唱反調,大家都對你必恭必敬;相反的如果沒錢沒勢,就會被瞧不起。
    文中以孔乙己這個人,來比喻那種時的下被科舉制度壓榨的受害者,而主角則是那種時代下的平凡人,只要沒有地位就會被歧視、只要沒有錢就會被欺負、只要背後沒有靠山做什麼事都是壞事。以批判的筆法諷刺那種時代下的人,太重功利的心理,使的每個人都只知道追求利益,而忘了還有禮義。作者希望國人可以好好反省,不要讓一些有才能而沒運氣的人一輩子被欺凌,要有多元的選才方法,而不是一味的只重學歷。
    魯迅是一個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的人,他藉著批判使人們省悟,藉著諷刺使人們清醒,他不斷的以他的文章指出現代社會的各種陋習。他能可與社會上其他的人格格不入,也不願意看這自己心愛的國家漸漸沉淪,也不願意看著自己喜愛的是人漸漸墮落,也正因為它與世人格格不入,所以他的文章充滿著孤獨感。雖然他抱持著這耶人還有救嗎的態度,但他還是盡心盡力的想辦法改變事人。魯迅是一個值得我們學習的人,我們應該多多學習他的精神,改變現在世上的各種惡習。

    回覆刪除
  2. 網誌管理員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
  3. 「孔乙己」一文指出當時弊端百出的科舉制度已無法順應時代的潮流進步,淪為社會上笑柄的讀書人其實比比皆是,不只孔乙已。

    而「藥」這篇則是以救國的關切心情寫出,革命之士的犧牲是為了力挽狂瀾國家的命運,不要走向窮途末路。


    ((佳句))

    掌櫃仍然同平常一樣,笑著對他說:「孔乙已,你又偷東西了!」但他這回卻不十分分辯,單說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會打斷腿?」孔乙已低聲說道:「跌斷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懇求掌櫃,不要再提。

    "這是包好!這是與眾不同的。你想,趁熱的拿來,趁熱的吃下。橫肉的人只是嚷。"真的呢,要沒有康大叔照顧,怎麼會這樣…"華大媽也很感的謝他。
    "包好,包好!這樣的趁熱吃下。這樣的人血饅頭,什麼癆病都包好!"



    讀完魯迅的作品後,胸口有種悶悶的感覺,很難過。他的筆觸,好似尖銳的刀鋒,一字一句都深切的刻劃出屬於那個時代的悲哀,血淋淋的呈現在我們的面前。

    反覆的思考,是什麼樣的社會,造就出那樣令人難過的時代?中國人是否真這樣愚昧無知?難道在上位者的腐敗,在下位者就要跟著沉淪,一起爛下去嗎?而有了魯迅的出現後,醒來的人們又有多少個?魯迅在那時代所佔的地位何以崇高?卻又是以逆流者的身分?



    我想說:孔乙已太天真罷!讀書人不就是為了爭得名利麼?即使不是,倒也沒慘到要靠賒帳為生,為了讀書而偷竊書本,連肚皮子都餵不飽了,這樣的生活是不是有點本末倒置?難怪被瞧不起,難怪被恥笑。沒有顯赫的家世或是攀附任何權貴,到不了上層,反還給平民踩在恥笑下,連個尊嚴也求不得,這樣的書生滿口之乎者也,好像個只會啃書本的呆子,學無致用,盡是悲哀。


    小栓他媽也是一樣的天真 ,或是真沒法子了,只好信偏方吧,包好!包好!包到最後人還是死掉!不是夏瑜的血沒用,治標不治本,怎麼會好?他們根本就不知道問題所在,夏瑜的血希望沒白用,至少讓他媽看清了事實,事實是中國撇開外部問題不說,裡頭早已臭掉的國家、社會,的確很需要一股清流來重新洗淨,只是這清流出自於革命之士的鮮血,代價頗大。

    回覆刪除
  4. 這篇的主題是描述孔乙己在當時的社會狀況下的一名不得志的讀書人,甚至到了最後卻落到死亡也沒有人確切知道,彷彿這個人是個空氣般消失在這個世上,有沒有他都沒差。

    《佳句》孔以己睜大眼睛說:「你怎麼這樣憑空汚人清白......」「什麼清白?我前天看見你又偷人家的東西了!」孔以己變帳紅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麼?」接連便是難懂的話,什麼「君子固窮」,什麼「者乎」之類,引得眾人都哄笑起來:店內外充滿快活的空氣。

    筆法:

    魯迅利用孔乙己來描述當時社會的冷酷無情,毫不關心身邊的人、事、物,凡是都只想著自己,縱使他人有什麼事情、有的只是隔岸觀火,不管他人瓦上霜。

    心得:

    看完了這篇文章,心裡頭不免難過了起來,但也帶著一種憤怒的心情,裡面有講到,孔乙己是個讀書人,但他考試科舉不順利,已至於無法取得功名,淪落至街頭替人鈔書,這才得以生活,由這件事情顯現出社會的風氣,好像讀書是為了考取功名利祿而讀的,而且,對於一般的百姓來說是非常的不公平的,因為,讀書是一件非常花金錢的事情,有些人是因為家裡實在是沒有多餘的錢供小孩讀書,導致小孩不識字而無法讀書考取功名,也就是說,科舉考試根本就是為了有錢人而設計的,那這樣不僅對社會沒有幫助,反而變成了現在我們所說的「M型社會」有錢的越來越有錢,而窮苦的老百姓卻只能在原地打轉,無法翻身,所以我覺得政府應當做一些政策,使教育普及化,不要讓「讀書」這件事是有錢人的權利,也可以讓窮人家有機會過好的生活,這樣一來,大家的生活不僅過的更好,更因為有更多人參加考試,使競爭變的很激烈,在這種情況下更能選出優秀的人才替國家和社會服務,再來就是社會的冷酷無情,文章中有提到,孔乙己因為又去偷別人家的東西,被人打斷了腿,大家卻紛紛的討論,只當這是一件可以閒話家常的事而已,並不會有人心裡想說去關心他一下,看他的腿是否有復原的情況或是有什麼可以幫他忙的,並且文章中的掌櫃用譏諷的方式來嘲笑孔乙己,然後又繼續做自己的事,我覺得這種對人的態度實在是很不好,在社會上,如果每個人只想到自己,卻不管別人的死活,那這個國家一定很快就會瓦解,因為大家只想到自己,並沒有發揮仁愛的精神去關心身邊的朋友,那整個社會就會變成殘忍的、自私的,我想這樣大家也沒辦法生活下去吧!我們要別人觀還之前我們須先關懷他人,這樣社會才能變成溫輾並互助的社會,我也希望在現在的社會中,也能讓大家發揮大愛的精神去關懷別人,這不只使社會變的溫暖,也會使你獲益匪淺!

    回覆刪除
  5. ♡精彩佳句♡
    1.他的口角上出現微笑,似乎自以為大有深意,而將繁霜灑在我的園裡的野花草上
    2.她在冷的夜氣中,瑟縮地作夢,夢見春的到來,夢見秋的到來,夢見瘦的詩人將眼淚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
    3.默默地鐵似的直刺著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閃閃地鬼目夾眼,直刺著天空中圓滿的月亮,使月亮窘得發白
    4.直刺著奇怪而高的天空,一意要制他的死命,不管他各式各樣地目夾著許多蠱惑的眼睛

    ♡象徵♡
    黑夜象徵著惡勢力,而棗樹則象徵著魯迅抵抗黑暗的心,並期待自己能像小飛蟲一樣追求自己的真理

    ♫ 心得 ♫
    秋夜,表達著魯迅堅持救國濟民的心,不管黑暗的勢力如何龐大.如何的摧毀,依然站在真理,就像胡適一樣,不肯於屈服。我覺得魯迅寫這篇文章,有點像是在確定他自己的心,因為不論他如何努力,人民的思想依然腐朽,使他漸漸茫然,迷失了方向,也像是在向別人宣戰,不論別人怎麼打擊我,我依然堅持自己的信念,總而言之,在這篇文章,看出了魯迅是位固執,但同時也是個為民著想的作家。魯迅擅用擬人法,把文中的植物描繪的靈活靈現,且細膩,增添了許多活潑的色彩,但其中比較好奇的是,魯迅在第一段寫著:可以看見窗外的兩棵樹,一棵是棗樹,還有一棵也是棗樹。不知是因為特意強調還是什麼原因,總是覺得這裡的文法有點不太對勁,但我想,魯迅大概是想要說,這社會應該不止只有他一個人在為社會擔憂,但,也或許是害怕寂寞吧?

    回覆刪除
  6.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
  7. 《秋夜》
    佳句:
    1.她在冷夜的空氣中,瑟縮地做夢,夢見秋的到來,夢見瘦的詩人將眼淚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訴他秋雖然來,冬雖然來,而此後接著還是春,蝴蝶亂飛,蜜蜂都唱起春詞來了。
    2.卻已默默地鐵似的直刺著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閃閃地鬼目夾眼;直刺著天空中圓滿的月亮,使月亮窘得發白。
    3. 仍然默默地鐵似的直刺著奇怪而高的天空,一意要制他的死命,不管它各式各樣地目夾著許多蠱惑的眼睛。
    象徵筆法:
    作者用秋景來寄託對現實的愛憎情感,藉由瑟縮的小粉紅花、堅強的棗樹展現默默地對抗現實的黑暗面,有著強韌精神去面對一切,而為了追求光明不惜一切的小青蟲也是當代現實社會中值得讚許的。
    心得:
    秋夜一文說明了魯迅對社會的感慨,也表達了他的孤獨與寂寞,所有的秋景都表示他對當局的不滿以及反對傳統的中國文化,魯迅希望中國人能自救,不要被舊的傳統給迷惑。被壓迫的人民越來越害怕,知識分子與革命者挺身而出,不畏艱難的想把中國引領到光明處,為了就是要開創一個新的局面,讓中國往前邁進而不是處在一個停滯不前的地方。而「精神」就是一個很大的指標,每個人都想要生處在良好的環境,假如身處的環境混亂,就想要去改變它,使它變得更好,完全都是取決於自己的心,努力改變的「精神」就顯的非常重要。面對中國這樣的局面,改變就是唯一的辦法,人們即使遭遇困境,但是精神還在,這樣的精神也會漸漸使中國走向光明。

    回覆刪除
  8. 佳句:
    1.中秋一過後,秋風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將近初冬;我整天的靠著火,也須穿上棉襖了。
    2.他們便接著說道:「你怎的連半個秀才也撈不到呢?」孔以己立刻顯出頹唐不安模樣,臉上籠上一層灰色。
    象徵手法:
    以”孔乙己”一個科舉制度的受害者,去反應當時科舉制度下的弊病,人人都變成了冷酷無情.麻木不仁.自掃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只汲汲營營的追求眼前的功名利祿。
      心得:
    看了這篇文章讓我知道在科舉制度下的社會,是如此的醜陋,每個人真的都很自私,孔乙己是在酒館裡唯一穿著[長杉]的人,不但顯示了他讀書人的地位,也表示了孔乙己愛面子的個性,就算沒有求取功名,還是要與書為伍.因為考試屢次失利,所以淪落到街頭替人家鈔書,但是大家不同情他,反而對他嗤之以鼻,甚至問他是否識字,這種冷漠的態度,看了真是令我感到悲憤,孔乙己除了替人鈔書外,並沒有別的長才,只能去偷書,也使他終日餐風宿露,這點也顯示了當時的讀書人除了每天圍繞在“四書五經”外,一點求生能力也沒有,他們覺得"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視其他工作為糞土,這種工作態度,也使孔乙己最後窮即一生而死.
    現在我們的社會,也讓我感覺到有“科舉制度”的感覺,大家都為了那份學歷而竭盡所能的去求取好成績,卻忘了求知的本質,人人唯利是圖,社會上的[溫情],已慢慢的消逝,[自掃門前雪]的態度,使人們越來越自私,若每個人多伸出一隻手,多一個關懷的眼神,這世界會變的更不一樣!

    回覆刪除
  9. 《孔乙己》
      本文描寫一個舊時科舉制度下的死讀書,自己卻沒法子好好度日─典型的科舉制度受害者:孔乙己。
      舊時認為讀書去當官才是發達路,人人都是這麼想而走上了這條路,想要一步登天做老爺,在全面投入書堆的同時卻又造成除了啃書以外什麼都不會的情形。競爭下造就了要不運氣好發達當了官,要不沒上榜,連自己都照顧不了而淪落街頭的下場。孔乙己就是個科舉制度的典型,不得志反倒弄個一身腥,又沒有啥生活技能,結果只能靠幫別人抄書換碗飯吃,甚至要接頭乞討度日,或著落得偷起東西。而其他客人見孔乙己的模樣,也只是諷刺他了幾句,並無任何關心,完完全全展現出社會冷酷的一面。
      文中以其他客人刻薄的口中道出讀書人在科舉落榜「讀書無用」的狀況下的落魄樣貌,而在諷刺孔乙己的同時也表現出世人之冷漠無情,藉著這些言行舉止的描述以批判舊社會的諸多弊端。
      自此以後,又長久沒有看見孔乙己。到了年關,掌櫃取下粉板說:「孔乙己還欠十九個錢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說「孔乙己還欠十九個錢呢!」到中秋可是沒有說,再到年關也沒有看見它。
      我到現在終於沒有見──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這一段雖然不過是輕描淡寫,卻著著實實的點出了世人的冷酷與科舉受害者的終點。
      只能說,這樣一個世界,未來是什摩樣子確實讓人相當擔心。

    回覆刪除
  10. 近幾天開始的溫度,冰冷的空氣,涼而不涼,冷而不冷。恰好在品味魯迅的作品,把我帶入了更深的意境。總覺得,距離隔海和沙漏流逝,文化和意識的差距,讓人有些隔閡之感。
    秋夜給我的感受是冰冷的,不管是外在還是精神上。其中以小粉紅花瑟縮地做夢作為中國人的象徵,批判中國人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愚蠢思想,夢見春秋更替,夢見蝴蝶蜜蜂唱起春詞。卻不知道自己仍是瑟縮著的事實。中國受他國入侵已成事實,卻仍然以天朝思想自居。而棗樹,他給我的感覺,象徵中國新潮思想的文人,也可以說是魯迅自己。落盡了葉子和果實,滿身是傷,仍然以那孤獨的弧形刺向夜空。對於外在的不屈服,對於真理的追求,固執與堅持。天空是真理,是新思潮,好高好高,好難追尋。而小粉紅花依然坐著夢,想要領著他們奔向夜空都難,雖如此,他依然默默的堅持。這時夜遊的惡鳥飛過,乾笑著愚蠢的沉睡的人,惡鳥如是他國等待看好戲的美軍,販賣軍火,作收漁翁之利。睡著的人依然沉睡著,但魯迅卻發現笑聲竟然也從自己的嘴裡傳出。因為,孤獨與無奈令他苦笑。
    然後,屋內的小蟲對著燈罩撞的叮叮響,又象徵不懂如何改革的傳統志士,以及笑破他人大牙的義和團。批判換湯不換藥的自強運動、維新運動......,一再的改革終究在甲午戰爭之中也只是飛蛾撲火,。改革好比如整頓河床是必須從上游開始,可笑的例子便是那高高的地上河"黃河"。
    最後魯迅也只能靜靜的點根菸,靜觀這如此令人無奈的世界。說是魯迅有著堅持的新潮思想是不?但我卻認為,魯迅也真的累了,想要急切改革是不可能。我想他也了解,此生是無法看見中國的成長,但又必須讓如此沉睡的中國人早點覺醒,貢獻一己之力讓思想遺留後世,讓後人替他見證中國的成長。然後回憶過去的種種,牽著已逝寂寞的時光,和他的家世背景、兄弟失和、教職失意,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也許那”牽著”只是渴望回到過去和家人彼此共度的時光,如此寂寞的環繞,追尋精神上的返老還童呢?

    佳句:
    1.閃閃地 目夾 著幾十個星星的眼,冷眼。
    2.她在冷的夜氣中瑟縮地作夢。
    3.她於是一笑,雖然顏色凍的紅慘慘地,仍然瑟縮著。
    4.然而,脫了當初當初滿是果實和葉子時候的弧形,欠身的很舒服。
    5.一意要制他的死命,不管他各式各樣地目夾著許多蠱惑的眼睛。
    6.他們一進個又在玻璃的燈罩上撞的叮叮地響。
    7.星紅色的梔子開花時,棗樹又要做小粉紅花的夢,青蔥地彎成弧形了。
    8.我趕緊砍斷我的思緒。
    9.對著燈默默地靜奠這些蒼翠精緻的英雄們。

    回覆刪除
  11. <孔乙己>
    在「孔乙己」一文中,作者站在酒店小伙計的立場道出一個在經歷過科舉制度的小人物如何受世俗摧殘。孔乙己是一個讀過書卻沒有進學的窮書生,雖然生活窮困,但在酒店卻從不拖欠;他滿口道理又愛賣弄所學,好吃懶做又慣於偷竊,成為街坊的笑柄。一次,他因為偷竊而被打斷了腿,但他總不認為竊書是偷竊的行為,經過這次教訓卻還聲稱自己的腿是跌斷的,在他不便於行走之時,沒有人對他噓寒問暖,人們漸漸淡忘他,酒店掌櫃也只記得他還欠十九個錢。這段故事道出了社會的冷漠無情和不公平的對待。全文主要藉孔乙己這個角色批判當時社會的黑暗無情,以這段故事象徵舊文化是新時代的絆腳石,孔乙己之所以跳脫不了被嘲諷的命運,就是因為他解脫不了舊思想的束縛,魯迅用平淡的故事對舊學提出了嚴厲的批判,對傳統文化做出了無情的抨擊,這也正是魯迅寫作文章的最大特色。
    看了這篇文章後,我想了很多,是不是真的傳統就是牽絆社會前進的阻力?新的思想就一定對我們有益嗎?傳統之所以能流傳一定是因為它有值得人們借鏡的地方,我相信世世代代口耳相傳下來的東西必定有它一定的價值存在,即使傳統觀念有缺點,有跟不上時代的地方,我們也沒有必要全盤否認,而一味追求外來的新事物,一面保留好的,一面改善不合世代潮流的,社會才有前進的動力和希望。而這篇文章的主人翁──孔乙己,雖然得不到人們的尊敬,但他卻仍保有他最真誠的心,他愛孩子,也為所到之地帶來笑聲,為人性帶來一線署光,或許他的人生沒有表象來的失敗,反而是引發讀者深思,為國人帶來希望的反派角色。

    佳句嚴選:
    * 孔乙己沒有法,便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竊的事。
    但他我們店裏,品性卻比別人都好。
    * 「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回覆刪除
  12. 故事開頭,便是老栓趁著清晨天未亮出門的場景。一開始我們看不出來老栓的目的地何在,直到他遇著了一身漆黑的人與他似做了些交易這答案才有了些眉目。
    『「這給誰治病的呀?」老栓也似乎聽得有人問他,但他並不答應;他的精神,現在只在一個包上,仿佛抱著一個十世單傳的嬰兒,別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他現在要將這包裏的新的生命,移植到他家裏,收穫許多幸福。』
    從上句看的出來老栓對於交易的東西(人血饅頭)十分看重,在後文我們也得知老栓的兒子小栓有著癆病,而魯迅也以此點出了傳統中國人的迷信和愚昧無知,認為吃了人血饅頭就能治百病,但在最後小栓仍因癆病不治而逝。而除了小栓的部份也以眾人茶餘飯後的話題為線索,點出了另一個並未正面出場人物,夏瑜。從人們彼此交談的話語中我們可得知夏瑜是個堅強勇敢的革命份子,但在這些愚昧的人們中卻僅僅一句「瘋了。」帶過;甚至在最終的片段描述夏瑜的母親給兒子上香時,其『慘白的臉上,現出些羞愧的顏色』表現出一個母親對兒子的種種作為的不解和心酸,其中的諷刺意味如此強烈,顯現出在當時的社會下革命者的滿腔熱血和救國精神在這些為求生存、只求溫飽的人們眼中有多麼一文不值。
    不只統治者是腐敗的,連人們的思想都早已腐朽,社會早已破碎不堪。
    『他們的眼睛都已老花多年了,但望這紅白的花,卻還能明白看見。花也不很多,圓圓的排成一個圈,不很精神,倒也整齊。華大媽忙看他兒子和別人的墳,卻只有不怕冷的幾點青白小花,零星開著』
    但在文末我們仍能看到一絲曙光,便是在夏瑜墳前所留下的花圈。代表即使革命者身不在,他所遺留下來的精神仍是有人尊崇的,還是有人懷念的。
    從文中我深深能感受到魯迅寄喻的某些意涵,革命是要去教育人、是要來鼓舞人心的,去拯救腐朽的人心和政府,從根本治起才能藥到病除。雖然從文中我們明顯看到了塑造在不同人們身上的『悲劇』,但那同時是在警示我們,警示我們更必須去奮鬥的。藉由亂世下革命的失敗、人心的迂腐和政府的腐敗,激發出那必須『徹底』拯救的情操。我為魯迅的諷喻手法感到讚嘆,而他筆下的人物雖是寥寥數筆卻是刻畫細膩:
    『一個渾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兩把刀,刺得老栓縮小了一半。那人一隻大手,向他攤著;一隻手卻撮著一個鮮紅的饅頭,那紅的還是一點一點的往下滴。
    老栓慌忙摸出洋錢,抖抖的想交給他,卻又不敢去接他的東西。那人便焦急起來,嚷道,「怕什麼?怎的不拿!」老栓還躊躇著;黑的人便搶過燈籠,一把扯下紙罩,裹了饅頭,塞與老栓;一手抓過洋錢,捏一捏,轉身去了。嘴裏哼著說,「這老東西……。」』僅僅數句便將老栓的膽怯、遲疑的表現;劊子手的不耐、勢利性情給刻畫的栩栩如生,著實令人讚嘆,更顯現出魯迅擅於描寫真實人性的辛辣之筆,簡單卻不呆板的筆觸令人回味無窮

    回覆刪除
  13. 魯迅閱讀文章─秋夜

    這篇文章以秋天的夜晚作為背景,藉以暗喻現實世界中的愛恨感情。其中的小青蟲跟棗樹都是暗喻為「革命勇士」,而小小粉紅花則是暗喻遭受迫害卻不敢反抗的小老百姓,全篇是以象徵性的筆法寫成。


    佳句收錄‧

    (1).
    她在冷的夜氣中,瑟縮地作夢,夢見春的到來,夢見秋的到來,夢見瘦的詩人將眼淚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訴她秋雖然來,冬雖然來,而此後接著還是春,蝴蝶亂飛,蜜蜂都唱起春詞來了。她於是一笑,雖然顔色凍得紅慘慘地,仍然瑟縮著。

    (2).
    默默地鐵似的直刺著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閃閃地鬼目夾眼,直刺著天空中圓滿的月亮,使月亮窘得發白。

    ‧個人心得‧

    文章裡,魯迅以小青蟲永不低頭,追求光明來面對蕭瑟的環境,極度歌詠它的精神。然而在現實生活中,要擁有小青蟲這般能力的人,可說是少之又少,很難找到。人往往消極的面對困境而無法突破。在最近的新聞上更看到有人無法承擔外在的壓力、挑戰而選擇自殺,以生命的結束作為解決一切事情的方法。之前國文課做「桃花源問券調查」時,也發現大家都渴望能到達桃花源般的世界,過得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但是,當我們張開雙眼,眼前所面對的現實生活都不是如此美好。地理課時,我們觀賞了一部片子─歡喜城。在「歡喜城」這部片子中,男主角不屈服於印度傳統的種姓制度,即使在過程中,屢屢不順,甚至差一點要失去生命,它仍像小青蟲一樣,迎向挑戰!進而得到成功。片中有句名言:「當你付出一切時,方可知道美好的存在。」或許這魯迅想要告訴我們的。當我們無法改變環境、世界時,我們應該積極面對,迎向挑戰。而不是順著環境走,如此一來,生命變得更精采。

    回覆刪除
  14. 網誌管理員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
  15. 魯迅 藥
    *佳句*
    1.老栓走到家,店面早經收拾乾淨,一排一排的茶桌,滑溜溜的發光。但是沒有客人;只有小栓坐在裏排的桌前吃飯,大粒的汗,從額上滾下,挾襖也貼住了脊心,兩塊胛骨高高凸出,印成一個陽文的「八」字。
    2.微風早已停息;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銅絲。一絲發抖的聲音,在空中愈顫愈細,細到沒有,周圍都是死一般靜。兩人站在枯草叢裏,仰面看那烏鴉;那烏婭也在筆直的樹枝間,縮著頭,鐵鑄一般站著。
    3.他們走不上二三十步遠,忽聽的背後「啞--」的一聲大叫;兩人都悚然的回過頭,只見那烏鴉張開兩翅,一挫身,直向遠處的天空,箭也似的飛去了。
    *心得*
    店裡客人們喧鬧的對話,實是中國人愚昧無知;康大叔:「下三爺真是乖角兒,要是他不先告官,連他滿門抄斬。現在怎樣?銀子!--這小子也不成東西!關在勞裡,還要勸勞頭造反。」、「你要曉得紅眼阿義式去盤盤底細,他卻和他攀談了。他說:這大清的天下是我們大家的。你想:這是人話?」勞頭阿義帶出了傳統社會的殘暴,而我們也從康大叔的口中了解,中國人經外國列強的蹂躪踐踏後,仍是身置牢中,不願放棄中國就有社會的統治。
    烏鴉的淒聲喊叫帶出了中國人無知的悲哀。華老栓夫婦的愛子之心建立於慘忍的人血饅頭,也就是中國人無知的私心讓這個國家毀於一旦。華小栓因民間迷信治療而死,代表著中國舊有文化對於古老民族的新一代已起不了作用,難以起死回生,也讓人深深體會到魯迅當初棄醫從文的大志,中國人真正需要醫治的並非本身,而是民族的精神文化。而本文之題「藥」,應該也帶出了無知,並說明中國人需要被醫治的迫切性。
    一切的一切盡道出了中國人的悲哀,舊有社會的藥—人血饅頭,所帶給中國人的只有苦痛,現在是該拋開舊有思想迎向新思潮的時代。

    回覆刪除
  16. 《孔乙己》
    本文於第三段始初便樹立了一號人物-孔乙己,是個唯一站著喝酒並穿著長衫的人,據前文提到理論上著長衫者應是進隔壁的房裡,慢慢地坐著喝,但他卻非如此,是個不修邊幅的讀書人,卻與短衣幫爭個面子以示身分,在與旁人對話時便揭櫫孔乙己竊人書的事情,在他自言道:「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嗎?」一句很明顯能看出他的腦裡充斥著對讀書價值觀的偏差,本性知偷東西是十分丟臉的事,所他最怕別人提及。與其說是他是思想偏差,倒不如說是社會環境壓力之下扭曲人心所致。
    第五段插敘一段文字,說明孔乙己也讀過書,但沒有進學,又不會營生,靠著一筆好字替人抄書,掙碗飯吃,但好喝懶做,此點正是他淪落到此地步的原因,其在於迂腐執著及不肯面對現實,整篇文章的高潮點在第十一段,孔乙己的再次出現已過良久,黑瘦外貌和先前清白臉色成了對比,變得如此不堪,又給人打折了腿,掌櫃再度詢問是否偷竊一事,這時終於不回辯答了一句「不要取笑」,充分表達出因為不第而招致潦倒的無奈,直至最後一段推測孔乙己的消失在於可能已死做結筆,讓人感到一絲悵然。
    綜觀整篇文章似乎與科舉制度環環相扣,使知識份子只知埋頭讀,忽略謀生技能,倘若僥倖得第,則地位改變,衣食無憂;否則窮困度日,備受冷嘲熱諷,自尊受辱,此等兩極化現象往往造成悲劇。孔乙己便象徵這個制度的犧牲品之一,亦批判舊社會的讀書人熱衷科舉、功名,至死不悟,科舉考試觀念已深植人心的弊病,比起現代社會自由學習的風氣著實是天壤之別,"書中自有黃金屋"的刻板印象已不若從前深刻,但於此知識爆炸的時代裡,除了多方涉獵、活化學問之外,追尋讀書的真諦也是當下必備的課程,多思考運用,而非埋首做個兩腳書櫥,你我在這一生倏忽即逝,懂得掌握生命的,體悟就會多一點,美的事物依然會停留腦海中,做個快樂的讀書人吧!

    佳句:
    1.「我前天親眼見你偷了何家的書,吊著打。」孔乙己便帳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麼?」
    2.掌櫃仍然同平常一樣,笑著對他說:「孔乙己,你又偷東西了!」但他這回卻不十分分辯,單說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會打斷腿?」孔乙己低聲說道:「跌斷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懇求掌櫃,不要再提。此時已經聚集了幾個人,便和掌櫃都笑了。

    回覆刪除
  17. 魯迅以棗樹自比,說明:就算星星們冷眼以待,以星星象徵隨波逐流、對於黑暗勢力的擴張毫無所動的人;就算天空灑落的繁霜極力的摧殘,以繁霜象徵外在壓力與黑暗勢力的打壓。但他還是伸長了枝椏向天空直指,就算落盡了葉子、盡己之全力,他還是努力不已,不向惡勢力低頭。我覺得魯迅雖以批判性文章聞名,但他的文句之中仍透漏著細膩的質感,例如:他簡直落盡了葉子,單剩乾子,然而脫了當初滿樹是果實和葉子時候的弧形,欠伸的很舒服。棗數脫下了滿樹的果實與葉子的艷麗外衣後,反而伸縮自在呢!真是可愛又充滿朝氣。再看看另一句:那罩是昨晚新換的罩,雪白的紙,折出波浪紋的疊痕,一角還畫出一枝猩紅色的梔子。有白色、有紅色真是色彩繽紛壓!且那梔子樣的紅色血塊,似乎是在借喻是隻死亡的蚊子,只是魯訊把牠給美化了,因為牠是隻不為黑暗勢力所低頭的勇敢蚊子,以飛蛾撲火的精神向前猛衝,只為了打敗黑暗勢力的囂張。我覺得魯迅這篇文章真的很特別:明明是在講為抵抗惡勢力而戰,但他卻可以以樹、以花、以蚊子來導演一齣內容充滿涵義的戲。我第一次看完的時候覺得這是很美很美的一篇文章,有花草樹木的陪襯、有蚊子先生的壯烈犧牲,讓我很是欣賞。只是看完老師給的賞析之後,突然恍然大悟,原來美麗的景緻裡面也夾雜著許多複雜的情緒;突然懂了:為什麼前面寫說閃閃的日夾著幾十個星星的眼後面要再加"冷眼"二字,原來這已經為他下文要講的蚊子不顧一切的衝向前,透露出來玄機了!
    真的太厲害了!這算是個承上啟下的小小蛛絲馬跡吧!我覺得今天看到這篇短短的文章,讓我有大大的感想:其實文章不一定要寫的很氣憤慷慨才能有對抗他人能力,其實以物借喻也是可以達到更為驚人的效果,而魯迅則把此能力發揮的淋漓盡致,我深感佩服。

    回覆刪除
  18. 【孔乙己】
      孔乙己──象徵著科舉制度下的的受害者,整個故事藉著這個角色,用批判性的筆法清晰的描繪出中國傳統讀書方式的失敗。
      當我在讀此篇文章的時候,我不斷的反省;自己或者那些和我一起求學的同學們是否也是那個「孔乙己」?那個兩腳書櫥的生活白痴?魯迅用深入淺出的方式,將這個極富批判性的革命思想用說故事的方式講給讀者聽,在故事中不用第一人稱的評判議論,而是以其中角色的對話娓娓道出其極大的不滿,這也是在看魯迅的文章時,最值得玩味的事。
      「聽人家背地裏談論,孔乙己原來也讀過書,但終於沒有進學,又不會營生;於是愈過愈窮,弄到要討飯吃。」,簡單的敘述,卻清楚的點出了此篇文章的重點,身為一個讀書人應有的氣節,在此刻已經蕩然無存了。到了後來,用偷竊、用乞討,整個人如同行屍走肉般,滿肚子的詩書又有何用處?
      這篇文章,著實的讓我體會到中國傳統禮教對於讀書人的影響,身為讀書人的我,很有感觸,如果一個人飽讀詩書卻完全沒有發揮其所長,那麼讀那麼多的書又有什麼意義呢?在這篇文章中,也透露了另一個弊端,就是那些市井小民的冷潮熱諷,這種敗壞的社會風氣,也是起因於這種敗壞的讀書傳統,好像科舉沒有入第就不是人般,而現在的教育強調的是「多元發展」,每個人可以依照自己的興趣及專長,在各自的領域中發揮其所長,希望在這種教育制度下,可以破除中國五千年來傳統禮教的弊端,讓讀書人能夠有嶄新的一面。

    回覆刪除
  19. 文中藉著孔乙己這個人物,描述當時在科舉制度下的受害者,批判當時社會制度的陋弊,也反映出人世間的冷酷無情。孔乙己在當時的社會下,縱使是有那麼一點的學問,但也不受大家的認同,卻受盡大家的侮辱,大家恥笑孔乙己被當時的制度牽著鼻子走,終究不得志。而同時也譏諷著當時的讀書人若是有好吃懶做的個性,將來絕對是沒有一個好下場!

    孔乙己象徵著科舉制度下的受害者,以酒客和孔乙己的對話道出當時社會的冷酷無情。長衫與短衫之分:短衫幫多是只站在外頭喝著溫酒,只有穿著長衫者才能踱進店裡喝點酒再配上一些小菜,象徵比較有財富或是有受過教育的人。用孔以己的一生來反應科舉制度的遺毒和舊社會的陋弊,以及這個時代的社會面貌──麻木不仁,冷酷無情

    但他(孔乙己)在我們店裡,品行卻比別人都好,就是從不拖欠,雖然間或沒有現錢,暫時記在粉板上,但不出一月,定然還清,從粉版上逝去了孔乙己的名字。

    我看完後,深深的嘆了一口氣,感慨當時那種社會制度下的讀書人,也許有的就像文中的孔乙己那樣的下場… 當時的社會是那麼的不重視學者,讀書人為了謀求名利,賠上了一生的精華,換來的是什麼,社會大眾的恥笑,沒有名望的未來,窮困潦倒的生活,可能連最後個安葬之地都沒有吧……
    我覺得,這或許也可以反應我們現在的讀書人,也許有人讀到碩士,甚至是有人讀到博士、研究所,或許發表個言論還會受到大家的敬重,但是,那畢竟是金字塔頂端的少數,看看我們現在台灣的大學生流行著一句話,”畢業就是失業”,有些人讀到最後,卻還茫然然不知道要從事什麼,只能靠著命運的安排,即走一步算一步,要不就是有能力,但可惜的是,他缺乏積極的態度,進取的心態,這樣的人我想大多數也是不受重用,這剛好可以反應文中孔乙己,就算有著鈔一手好字的功力,又有何用呢?最後還不是缺乏因為好吃懶做,而丟了他唯一的一個飯碗...
    但是,幸運的是我們現在的這個社會,就算你天生不是個讀書的料,也是有很多方向可以走,有很多管道你可以發展你自己的未來,這是我唯一生在這個現代的社會可以慶幸的,所以我想,讀書不讀書,是看個人,但是最重要的是,是在社會職場上,要有努力向上,積極且打拼的態度,時時刻刻追求創新,保持正面的人生觀,才是在這世界中可以穩穩當當求生存的不二法門!

    回覆刪除
  20. 《孔乙己》讀後感

    整篇文章,儘管是以「孔乙己」的使人快活為軸,其實快活在哪?在譏笑孔乙己的悲慘!中國人的麻木不仁,在文中句句如針若刺的,扎在讀者的心上,例如其中:『「後來呢?」「後來打折了腿了。」「打折了怎樣呢?」「怎樣?……誰曉得?許是死了。」掌櫃也不再問,仍然慢慢算他的賬。』沒有任何一個人,對孔乙己的下場關心,就算是孔乙己尚欠著掌櫃錢呢!掌櫃也不聞不問的。
    就連孩子都瞧不起孔乙己這個角色,孔乙己要教孩子茴香的「茴」字,孩子還不屑呢!但是孔乙己在的地方,笑聲總伴隨著──文中一再出現的一句,也可說是全文的主軸,總是在孔乙己出現的時候,『引得眾人都哄笑起來:店內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而「孔乙己」這個角色,顯示的就是科舉制度下,思想已然扭曲變形的讀書人,孔乙己曾說:『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麼?』多麼荒謬的邏輯!在我看來,孔乙己其實也不全是為了強辯,他是真真切切的認同這樣的價值觀,你要說,他不是讀過書麼?錯了,他讀書,是為了「金榜題名」,不是用來「經世濟民」的!知識與人格,最後淪落成書面上荒蕪的字字句句,孔乙己真懂得書所言之道嗎?不盡然。但他是否「以為」他懂得?看來是的──『但他在我們店裏,品性卻比別人都好,就是不拖欠;雖然間或沒有現錢,暫時記在粉板上,但不出一月,定然還清,從粉板上是去了孔乙己的名字。』
    其中,最令我心痛的一段便是:『他從破衣帶裡摸出四文大錢,放在我手裡,見他滿手是泥,原來他便用這首走來的。不一會,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說笑聲中,坐著用這手慢慢走去了。』敘述的是個孩子啊!孩子怎能如此不痛不癢的描述這一段過程,可以想見的是,孩子已是很習慣了,中國人的殘忍,其實是千千年年累積下來的,連孩子,都看的習慣。

    最後有句話,一直幽幽的在我腦中徘徊:『孔乙己是這樣的使人快活,可是沒有他,別人也便這麼過。』

    回覆刪除
  21. 閱讀魯迅-孔乙己

    (1)文章的批判對象:
    科舉制度下不知變通滿口之乎者也的可憐窮讀書人-孔乙己

    (2)文章筆法:
    象徵手法-以人物孔乙己為中心刻畫出一尖酸刻薄、見利忘義、麻木不仁、殘酷冷血的那病態社會。

    (3)精采佳句選錄佳句:
    1.
    a.他對人說話,總是滿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
    b.對呀對呀!…回字有四樣寫法,你知道嗎?
    -描寫科舉時代讀書人被制度改造、牽制、緊錮思想的病態。
    2.
    a.旁人便又問到:「孔乙己,你當真認識字麼?」孔乙己看著問他的人,顯出不屑置辯的神氣。他們便接著說到:「你怎麼連半個秀才也撈不到呢? 」孔乙己立刻顯出頹唐不安模樣,臉上籠上了一層灰色,嘴裡說些話,這回可全是之乎者也之類,一些不懂了,引得眾人哄笑起來:店內便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b.孔乙己這樣的使人快活,可是沒有他,別人也變這麼過。
    -眾人得了「孔乙己」這個大笑柄,但生活卻不因沒有了他而有太大的引響,作為笑柄,似乎也是「孔乙己」所剩下最微不足道卻最主要的功能。顯現出現代化社會中科舉制度製造出來只知之乎者也的讀書人之無力、無能、無用。
    3.掌櫃正在慢慢結帳的時候,取下粉板,忽然說:「孔乙己長久沒有來了。還欠十九個錢呢!」…「孔乙己麼?你還欠十九個錢呢!」
    -唯利是圖的掌櫃顧不得孔乙己生活有多困苦指明記著欠十九塊錢的事道出了社會「冷」而嗜「利」的現實面。
    4.我到現在終於沒有見―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
    (4)個人心得感受:
    就整篇文章而言魯迅以冷銳而尖任的筆法寫下了對科舉制度改變世人想法及各種舊社會不良風氣、陋習的悲鳴表達了他迫切欲救治大環境,憂國救民的心情。在二十世紀甚至應該說工業革命後被西方列強趕過而壓迫的慘不忍睹的舊中國的確有其振作的必要性。
    就孔乙己這個人物而言,他是個患有所謂「舊社會病」的人,在魯迅筆下及許多讀者的感覺中大概都得不到什麼好評價。但換個角度想,一切就真如他所說的舊制度下的讀書人處處遭人淪為笑柄嗎?走上新制進入現代大夥兒就會比較幸福快樂美滿嗎?再想想,那現在的基測、學測,諸如此類一大堆的檢定考、執照考,又算是什麼呢?考試這麼多就真的找出人才了嗎?社會就因此進步了嗎?引用新制西化現代化的中國社會果真能拋開那陋習包袱嗎?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