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31日 星期三

中國古典詩詞虛實相生之美--宗白華


中國古典詩詞虛實相生之美

宗白華 ( 選自《文藝美學》。題目為編者所加 )


虛實結合這一創造意境的藝術手法,在詩人杜甫手中,得到充分的運用,收到了以少見多,以小見大,化虛為實,化實為虛的意境美的效果。

杜甫的《月夜》詩︰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鬢濕,清輝玉臂寒。何日倚虛幌,雙照淚痕乾。

妙就妙在詩人不寫戰亂中自己如何思鄉,而說家人怎樣想念自己。化實為虛,化景物為情思。抽象的情感(思念妻子)附麗於具體的形象(對月懷人)畫面上,令讀者馳騁想像於虛實之間,從詩人對妻子念之深去推想妻子對丈夫思之切。再如,《自京赴奉先縣詠懷》︰「憂端齊終南,洞不可掇。」把無形無象心理之「憂」,進行感情物化,說自己的憂愁堆積如同終南山一樣高,像無邊的茫茫大水那樣無法收拾,化虛為實。「寫一代之事」的巨構《北征》︰「平生所嬌兒,顏色白勝雪。見耶背面啼,垢膩腳不襪。床前兩小女,補綴才過膝……」這裡,詩人沒有寫戰亂帶來的災難,沒有寫自己的深悲,只寫愛子的飢色,寫他們啼哭、垢膩等戰亂的災難,詩人內心的悲痛卻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杜甫的這兩句詩是人們非常熟悉的。兩句詩將截然不同的兩個畫面擺到一塊,不僅互相映襯頓增魅力,而且從字面上呈現出第三個畫面的意義︰朱門內外僅一牆之隔,卻是如此不同的兩個世界,這是一個不合理的社會!這裡,形象的直接性提供了聯想的線索,發人深思︰荒野上那凍死的窮人的骸骨,是「朱門」敲骨吸髓的剝削所致;朱門的酒池肉林,是「損不足以奉有餘」的社會制度所造成的。這些情理,在作品裡並沒有從字面上說出來,但讀者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與審美感受去補充和豐富詩的想像,就深刻地感受到了。杜集中這類剔骨析肌地洞穿社會病根的詩句還有︰「富家廚肉臭,戰地骸骨白」(《驅豎子摘倉耳》);「甲第紛紛厭梁肉」(《壯遊》);「犀箸厭飫久未下,鸞刀縷切空紛綸」(《麗人行》);「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等。這不是詩人對現實簡單的感受和回應,而是詩人取境的審美把握中感情濃縮的表現,是融合真、善的審美評價。可見對社會的本質揭示得越深刻,概括的程度越高,作品的境界越高、大、深,其美學價值也就越大。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這首杜甫的名詩《春望》,創造了一個獨特的境界,自成意境。詩中寫景、抒情結合得很完美,真正是情景交融。但是,詩裡出現的不只是情和景,而且還有事和人。寫景、狀物、敘事、繪人,各種元素綜合為一個獨立天地,恰好完美地表達詩人的思想和感情。在這由景、物、事、人等結合而成的「境」,和詩人所要表達之「意」,完美地融為渾然整體。蘊含著詩人對於國破家亡無限悲痛憂怨之情、憂國思家之意。有限之境,無窮之意,完美結合,融合無垠,這就成了意境。前人曾云︰「古人為詩,貴於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舉出的典型例證就是這首《春望》。「”山河在”,明無餘物矣;”草木深”,明無人矣;花鳥,平時可娛之物,見之而泣,聞之而悲,則時可知矣!」(見司馬光《續詩話》)。詩人的不盡之意,正是在這有限之境表現出來,意深藏在境中,使人思而後才能得之。



而唐代大詩人李白也善於在自己的詩篇中以虛實相生的手法創造一種獨特的境界。我們僅以他的一首小詩為例,看詩人是怎樣透過二十八個字也有虛有實,以實帶虛、以虛喻實創造意境的。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這首詩是李白天寶十四載(西元775年)遊覽安徽涇縣桃花潭後臨別贈友之作。當詩人登舟欲行之際,「忽聞岸上踏歌聲」。妙就妙在未見其人而先聞其聲,以歌聲代人,以虛寓實,而虛實相生。詩人輕舟待發,而送行者踏歌相送(一邊唱,一邊用腳頓地打拍子),「忽聞」表明這踏歌相送對詩人來說實出意外,而就詩來說,也是絕巧的意外之筆,使詩承首句鋪敘之後陡起一筆。不僅使此景、此歌、此情猶如耳目,其人物情狀呼之欲出,豐富了詩境的視聽(時空)感,並顯出情感心曲的回流。沒有以虛寓實是難以臻此妙境的。


「桃花潭水深千尺」非一般淺潭小流可比,然而,千尺之深的潭水比起汪倫那種誠摯、樸素之情來,是遠遠「不及」的,而汪倫所「送我情」到底有多深,詩人留下了大片空白(虛),任人情思去度量,去馳騁。汪倫情意之深,豁然於人眼目之中,讓人回味良久。後二句這種觸物感興、即興象徵以豐富詩的意蘊境界之法看似平易,道的眼前景,寫的意中情,然而卻是非扛鼎之筆所難以道出。李白詩之不同凡響,就在於他那「妙境只在一轉換間」(見沈德潛《唐詩別裁》),而「不及」二字是其關鍵。這種托物即興,以物象徵,化抽象的情誼(虛)為具象的形象(實),將難以丈量的無形情愫借用「眼前景」加以比較度量,這一「轉換」使詩別開生面,空靈有趣,餘味涵包,新穎警人。


全詩僅二十八字,卻首以「忽聞」為一波折,使歌聲以及送行人之姿猶如耳目之前;再以「不及」為另一波折,李白運用虛實相生的手法,使人透過形象潭水千尺去體味到詩人與歌者之間的情誼。使詩的畫面有動有靜,跳躍轉換,靈動自然;情感曲線有起有伏,將詩人的若明若暗、瞬息轉換的情感形象展現出來,而為人們所激賞。


透過上述詩篇的分析,可以看到詩歌藝術的意境往往與「虛實」關係緊密。唐代劉禹錫說「境生於象外」(見《董氏式陵‧集記》),指出藝術意境所具有的「象」(實)與「境」(虛)的兩個不同層次,通過「象」這一直接呈現在欣賞者面前的外部形象去傳達「境」這一象外之旨,從而充分調動欣賞者的想像力,由實入虛、由虛悟實,從而形成一個具有意中之境,「飛動之趣」的藝術空間。



【作者】
宗白華(1897—1986),中國現代美學家。江蘇常熟人。主要著作有《美學散步》,譯有康德的《判斷力批判》。

【如是我思】(任選一題提出意見)

一、本文藉由李杜之詩,印證詩歌藝術以小寓大、虛實相生的審美意趣。請你嘗試以另一首熟悉的詩詞作品,分析其中的虛實筆法。(可參考文中幾首詩歌的賞析方式)

二、文中在分析杜詩時,提到「是詩人取境的審美把握中感情濃縮的表現,是融合真、善的審美評價。可見對社會的本質揭示得越深刻,概括的程度越高,作品的境界越高、大、深,其美學價值也就越大。」你認同這段話嗎?你認為詩歌最美、最動人的價值在哪裡?在你閱讀詩文時,是否曾有過美好經驗、或會心之處?

三、我們在閱讀詩文時,經常提及「意象」概念,如文中所言:意(境)是「虛」、象是「實」,二者層次不同,「通過"象"這一直接呈現在欣賞者面前的外部形象去傳達"境"(意)這一象外之旨,從而充分調動欣賞者的想像力,由實入虛、由虛悟實,從而形成一個具有意中之境,"飛動之趣"的藝術空間。」這便是所謂言外之意、絃外之音。請你說說下列詩句的意象為何?
(1)蘆花深澤靜垂綸,月夕煙朝幾十春。自說孤舟寒水畔,不曾逢著獨醒人。
(杜牧‧贈漁父)
(2)山抹微雲,天黏衰草,畫角聲斷譙門。(秦觀‧滿庭芳)
(3)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韋應物‧滁州西澗)

9 則留言:

  1. 二、
    我認同,概括的程度越高,融合的價值觀就越廣,因此,詩文的意境就不侷限,特別是以實代虛來強化感情的強度,這樣,讀者由虛悟實自然就深。
    詩歌最美、最動人的價值在於讀者與作者心靈的連結,去體會、感受那相同的立場,於是產生的情感,再沒有比作者形容的更真切了,透過文章的分享,那種感動,彷彿處於相同的時代,彷彿找到了一位知音,因為我們有普遍的價值觀。
    有時候,我閱讀詩文時,可以感受到其中的情意──同樣的悲傷、同樣的欣喜,一時之間,有如經歷了作者的人生,好像活過了許多的日子,想起自己的過去,我瞬時豁然開朗,亦覺十分感概,我想,那就是會心吧!

    回覆刪除
  2. 人同此心,心同此情,真正的文學作品是可以感通你我,融會作者與讀者。你的文字練達而真誠,對於詩歌美學價值的體會也很真切,於我心有戚戚焉。

    回覆刪除
  3. 首先,如是我思裡的「弦」外之音有錯字,只是單純因為看到所以說一聲。
    要回答的是第二題:其實中國文學從以前就分成很不同的兩派,一派是很實用的社會寫實,另一派是浪漫的風花雪月。非得要有高深境界、概括程度高,才能夠有美學價值嗎?我倒不這麼認為,難道李商隱的詩就不夠美學嗎?那用字遣詞夠美的了,只是,運用的方式不同、層次不同,展現出的美感也就有所差異,其實並不適合放在同一個天平上衡量。所以作者所下的那個定論,我認為並不十分適切。
    在我看來,詩歌只要能夠觸動人心、能讓人有共鳴,或者因著它而能夠有反思就足夠了,帶給人不同感受的瞬間就已是它最動人的價值。從以前,我就一直很喜歡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不知道為什麼它總能給我一種落淚的衝動。那種感覺是說不上來的,但確實存在。

    回覆刪除
  4. 所謂「中國文學從以前就分成社會寫實派和風花雪月派」的說法,不知從何而來?講中國文學二大源流:寫實主義的詩經與浪漫主義的楚辭(請注意:浪漫主義並非風花雪月),在宗白華文中舉了杜甫與李白為代表,洵如其分!作者絲毫無揚此抑彼之意。「高深境界」是來自於文學家深刻的體悟感受、「概括程度高」則是將自家體會透過最凝鍊的轉化,如同一葉知秋、月映萬川的道理──以「朱門」作為富貴之家的意象,「酒肉臭」作為侈糜的意象,很容易引起讀者普遍共鳴,這便是高度概括性。以你所舉李商隱為例,「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以實寄虛,亦不脫此法。此處恐須再做理會。
    你在第三段所言,亦深獲我心!相信所有具有獨立靈魂幽微心靈的人都有同感!
    又,「弦」與「絃」若指器樂絲線或借指樂器時,二字通用,故弦歌、絃歌皆可,「絃外之音」不能說錯,一般亦可用,惟辭書只收「弦外之音」,還是謝謝你的細心!

    回覆刪除
  5. 二.
    我認同,所包含的程度越深,當然,她所含有的價值就會越高,詩人在嘗盡塵世間的酸甜苦辣之後,所描繪下來的感觸,那是價值連城的,我們在閱讀時,若是作者的筆觸讓人驚心動魄,那麼我們能感受的範圍就會愈大,所能咀嚼的就會越多,自然而然,體悟就會更深一層,我們可以穿梭時空,飛到那一個境界,讓人在不知不覺中體悟到干戈的心碎淚水,世間的兒女情長,以及被痛的人間疾苦,在感同身受的同時,我們已經不知不覺的被杜甫同化,被李白渲染,甚至被白居易洗滌,心田被有所灌溉,當我們跳脫回來現實社會的時候,或許,在我們的周遭,會有那麼一絲的類似事情發生吧!這時候,我們就可以引用古人的詩詞來闡述自己的心境,讓我們不但不孤獨,連內心的那份無奈都可以減少!

    回覆刪除
  6. ﹝二﹞
    我認同這句話。概括的程度越高,作品的境界越高、大、深,其美學價值當然也就越大了。因為我認為詩歌最美、最動人的價值莫過於他們的真、善、與美。常常我在欣賞詩歌時,我總認為詩人能夠巧妙的利用文字的精鍊,表達出自己內心深刻的體悟感受,而不只是無病呻吟,這些,是令我非常敬佩的。當我讀到白居易的詩句「田園寥落干戈後,骨肉流離道路中」,我可看見白居易的喜怒哀樂隨著國家盛衰轉變,而我的內心也悄悄的起了一點哀傷、一些無奈,我認為這就是詩歌最最美、動人的價值吧!尤其是他們能化實為虛,化景物為情思,將內心抽象的情感利用寥寥數語形象化、具體化,觸及我的心弦,讓我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在那時,我內心自然會產生一種感動,讓我真情流露,好像我就是那個作者,我就身在其中,這種心靈交會的歡欣,亦不是言語能夠形容,我想,這就是一首詩歌應該被讚賞的理由,也是這份感動讓詩歌能夠流傳千古而不朽的原因吧!

    回覆刪除
  7. 二.
    我認同這一段話。詩歌是中國文學中的奇葩,在寥寥數句和寥寥數字中,表現出自己的情感,寄託自己的抱負和理想,用一種含蓄委婉方式來表達。同時,必須合乎平仄、格律、字數、對仗的規範。正是因為如此嚴苛的規範,一首好詩並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一首好詩必須經過一再的凝鍊,一再的刪修,才能達到盡善盡美的境界,這樣也才能稱為一首好詩。詩歌中常能感受到好詩是如何凝鍊的,例如:春風又<綠>江南岸,王安石最初填上的是<到>一字,春風又<到>江南岸。後又覺得不妥,換上<過>一字,經過一番思量,又覺不妥,再換上<入>一字,換上後仍覺得少了些什麼,又再換上<滿>一字,<滿>仍未滿足王安石的完美主義,最終,換上<綠>一字。王安石大膽地用<綠>一字,將形容詞轉動詞,運用轉品修辭,造成一種帶色彩的動態美感,形象描摹的更加動人,把詩的境界更往上提升。我喜歡去發覺,我喜歡去體驗,作者是如何凝鍊,去尋找最完美的字詞,來達到盡善盡美。和作者一同感受,他所要表達的,所要寄託的,這是我喜愛的中國文學的奇葩:詩歌。

    回覆刪除
  8. 我要回答第二題. 我認同他的說法.
    當一個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心智的成熟,眼界的擴大,其筆墨必隨之精深.如同那句話"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台上玩月"
    詩歌最美的地方在於,隱藏在那短短幾字後面的意境. 像白居易的琵琶行,描寫琵琶聲的那段,讀來彷彿聽見了當時在船上琵琶女所彈奏那悲情的音樂. 就算經過了千年的時間還時好像可以跟古人交談,當時的場景歷歷在目.
    我認為在這樣像我們的年紀,是不可對古代那些灑狗血,矯情做作的詩歌會有多大迴響. 畢竟現代社會已不像古代社會,這年紀也不用"思鄉,閨怨". 或許再過十幾二十歲,或是像老師一樣的年紀才會有比較深的情感吧!

    回覆刪除
  9. 回答第二題

    我是認同的,詩詞的美不只是華麗的辭藻,還有詞語中的真情。
    然而我不認為只要有概括能與美畫上等號,如朱慶餘的"近試上張籍水部"中「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實」寫夫妻新婚之情,「虛」則為求功名利祿而壓低姿態地「低聲問夫婿」。我不認為這樣是美,縱使詩中有高超的技巧和手法,也只能讓讀者佩服其能力,而無法感動吧。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