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15日 星期四

時間的形象--柯文尼、海菲爾德


時間的形象
柯文尼、海菲爾德

 時間是給人神秘感最大的來源之一。它深奧難測的性質,是有史以來人們日夜捉摸的物件。歷代的詩人、作家、哲學家都被時間迷惑過。可是,近代的科學家們卻沒有這樣。現代科學,尤其是物理學,即使沒有完全取消,也總在想降低時間在事物中的作用。因此有人稱時間為被忘卻的維度。

  我們都知道時間一去不返,覺得它的流逝好像支配著我們的存在,過去已不可改變,未來是一片空白。我們有時巴不得能撥回時針,能挽回過失,能重享美好的時光。可惜,常理不允許我們這麼做。我們知道,時間是不等人的,時間不會倒流。

  真不會嗎?奇怪的是,許多科學理論並不支持我們一般對時間的看法;在這些理論中,時間的方向無關緊要。如果時間倒走,現代科學的幾座大廈——牛頓力學、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海森堡
(1901—1976,一般譯作“海森伯”,德國理論物理學家,自然哲學家。量子力學的創建人之一,1927年,提出了量子力學的測不準原理,為此,1932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和薛定諤 (1887—1961,奧地利理論物理學家,波動力學的創始人。1929年提出“薛定諤方程”,反映了微觀系統的狀態隨時間變化的規律,成為量子力學的基本方程。1933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的量子力學,也都同樣站得住腳。對這些理論來說,記錄在影片上的事件,不管影片順放還是倒放,看上去都行得通。單向的時間,反而像是我們腦中產生的幻覺。研究這個問題的科學家們,帶著幾分嘲笑的口氣,把我們日常時間流逝的感覺,稱為“心理時間”或者“主觀時間”。

  宇宙會不會有這樣一個地方,那裏時間的方向跟我們所熟悉的方向相反,那裏的人們從墳墓裏出來,皺紋從臉上消失,然後重返母胎?在那個世界裏,香氣神秘地凝結成香水,鑽入瓶中;池塘裏的水波向中心匯聚,彈出石頭;屋裏的空氣自發地把各種成分分解出來;破癟了的橡皮膜自動膨脹,密封成氣球;光從觀測者的眼睛裏射出來,然後被星球吸收。可能的事或許還不止這些。按照這個想法,地球上的時間也會開倒車,我們也都會被過去所吞沒。

  那樣就跟所有時間總朝一個方向走的大量事實完全矛盾了。讓我們比較一下時間和空間。空間包圍著我們四周,而時間總是一點一點地體驗到。左右之間的差別,根本比不上過去和未來之間的差別。在空間中我們可以朝四面八方走來走去,而我們一切行動只能對將來起作用,不能影響過去。我們只有回憶,但除非是千里眼,不能預知未來。物質一般總是逐漸地腐爛下去,而不會自發地聚合。這樣看上去,特殊的方向,空間沒有,時間有。時間行走像一支箭。“時間之箭”——這意味深長的詞,是英國天體物理學家愛丁頓
(1882—1944,英國天文學家、理論物理學家、自然哲學家。1919年,在非洲觀測日食,證實愛因斯坦相對論所預言的光線在引力場中偏折的現象。主要著作有《科學和未來世界》《膨脹的宇宙》《物理科學的哲學》等。)
在 1927年首先提出的。

  本書探討時間在當前科學理論中扮演的各種角色及其後果,並且指出我們的確能找到一個對時間的統一看法,這個看法和我們直接經驗的時間一致、不矛盾。時間之箭甚至會啟發我們:為了描述自然界,有必要建立一個比目前更深刻、更基本的理論框架。


文學中的時間

  平常人對時間的看法,在一些文學名著中得到極生動的表達。單向的時間使我們覺得萬事無常;這種感情,再好不過地流露在普魯斯特 (1871—1922,法國作家,代表作為《追憶似水年華》。這部小說分七個部分,共十五冊。每一部分都有標題。《重找失去的時光》即第七部分,一般譯作《失而復得的時光》。) 自傳小說的書名《重找失去的時光》裏。這些作家腦子裏轉來轉去的,就是人生短促,光陰一去不返。時間不由自主地向前走,每個時刻我們都得搶,都得盡情玩味。曇花一現,生命的神秘更加神奇;朝生暮死,更使我們覺得時間的不可逆。象徵時間的老人,代表死亡的骷髏收割者,同樣帶有一把鐮刀、一瓶沙漏,這不是偶然的:時間到了,誰也逃不過那把鐮刀。

  有多少詩,多少文章描述時間的流逝!古波斯哲學家兼詩人奧瑪·哈央姆
(1048—1122,一般譯作歐瑪爾·海亞姆,古波斯詩人。他的詩具有強烈的反封建反宗教色彩,1208年的抄本收有252首四行詩。) 的冥思,在菲茲哲羅(1809—1883,一般譯作菲茨傑拉德,英國作家、翻譯家。1813年英國劍橋大學畢業後過著鄉紳生活。1859年翻譯11世紀波斯詩人歐瑪爾·海亞姆的詩集《魯拜集》。) 的意譯之中永存不朽:

  
不停前移的手指寫字字一寫完就向前去
  不管你多虔誠多聰明它不會回來改半句
  你眼睛裏所有的眼淚洗不掉它的一個字


  人生的悲哀歸根到底來自時間的不可逆轉。不言而喻,最後勝利屬於死亡。凡是活著的都要死,這事實就是時間流逝的鐵證;這裏就和科學開始掛鈎。要想瞭解我們周圍的世界,這一點非解決不可。就如愛丁頓所說:“在屬於內心和外界的兩種經驗之間搭任何橋樑,時間都占著最關鍵的地位。”

文化時間

  時間有向的概念,並不是一直都有的。潮水、冬夏二至、季節、星辰的迴圈往來,這些現象使許多原始人把時間看作一種基本上不斷迴圈的有機節奏。他們想,既然時間跟天體的迴圈運轉分不開,時間本身也應該是迴圈的。白天跟隨黑夜,新月代替舊月,冬天過了是夏天,為什麼歷史就不這樣?中美洲的瑪雅人相信歷史每260年重複一次,這個週期他們叫拉馬特,是他們日曆的基本單元。他們認為災難也有週期:1698年,西班牙人入侵登陸,伊嚓部落聞風而逃,因為他們相信週期滿了,災難來到。這點他們並沒有搞錯,但並不是什麼預言,連巧合都算不上:原因是入侵80年前,西班牙人從傳教士那邊得知瑪雅人相信時間有週期,所以侵略者本來就預料到對方的反應。

  時間的迴圈模式是希臘各宇宙學派的一個共同點。亞里斯多德在他的《物理學》中說:“
凡是具有天然運動和生死的,都有一個迴圈。這是因為任何事物都是由時間辨別,都好像根據一個週期開始和結束;因此甚至時間本身也被認為是個迴圈。”斯多葛學派 (又譯作“畫廊派”,西元前 4世紀創立於雅典,因講學場所有彩色壁畫柱廊,故名。學派早期有樸素唯物論思想。) 的人相信,每當行星回到它們初始相對位置時,宇宙就重新開始。西元 4世紀的尼梅修斯主教說過:“蘇格拉底 (前469—前399年,古希臘著名的唯心主義哲學家,出生在雅典的一個平民家庭。致力於倫理學研究,建立了“知識即道德”的倫理思想體系,被認為是當時最有智慧的人。學說散見於他的學生柏拉圖及克塞諾芬尼的著作中。) 也好,柏拉圖也好,人人都會復生,都會再見到同樣的朋友,再和同樣的熟人來往。他們將再有同樣的經驗,從事同樣的活動。每個城市、每個村莊、每塊田地、都要恢復原樣。而且這種復原不僅是一次,而是二次三次,直到永遠
。”好像所有歷史的事件都裝在一個大輪子上一樣,迴圈不已。這不斷迴圈的觀念重新出現在現代數學裏面,叫“龐加萊迴圈”;龐加萊是世界偉大數學家之一,活躍於 19世紀末、20世紀初。

  “時間之箭”引起我們內心的恐懼,因為它意味著不穩定和變遷。它所指向的是世界的末日,而不是世界的重新再生。羅馬尼亞人類學者、宗教史學者埃裏阿德在他有關“時間之箭”和時間迴圈,名為《永恆回返的神話》的書裏,認為世上從有人類以來,多半的人都覺得迴圈時間更令人安慰,而將它緊抱不放;這樣,過去也是將來,沒有真正的“歷史”可言,死心塌地地承認再生和更新。請注意他寫的:“
遠古人的生命……雖然發生在時間裏面,並不記錄時間的不可逆性;換句話說,對時間意識中最明確的特徵,它反而置之不理。

  是猶太基督教傳統把“線性” (不可逆)的時間,一下子直截了當地建立在西方文化裏面。埃里亞德寫道:“這種‘無盡迴圈'的老調,基督教企圖一下子將它超越。”
由於基督教相信耶穌的生、死和他的上十字架受難,都是惟一的事件,都是不會重複的,西方文化終於把時間看成是穿越在過去和未來之間的一條線。基督教出現以前,只有猶太人和信仰拜火教的波斯人認同這種前進式的時間。

  不可逆時間深刻地影響了西方思想。對“進步”和地質學所謂的“深時”——指人類進化只是新上地球舞臺不久的一出戲的那項驚人發現,不可逆時間給我們做了心理準備。它為達爾文的進化論開闢了道路,從而把我們和原始生物在時間上連接起來。總之,線性時間概念的出現和因之而起的觀念改變,為現代科學以及其改善地球上生命的保證,打下了思想基礎。

  文化時間的迴圈模式和線性模式,在生物時間中可以找到對應。細胞的分裂,以及體內各種不同節奏——從高頻的神經脈衝到悠閒的細胞更新——所組成的交響樂,都牽涉到迴圈式時間;而不可逆的時間則體現於從生到死的老化過程之中。日常用的鐘錶也具有這兩個不同的時間面貌。一方面,不停的鐘擺或晶體振盪累積成一般所謂的“時間”,在地球上這時間就表示為 12小時或24小時的週期。另一方面,各種耗散現象,諸如電池的乾涸,發條的鬆弛,鐘錘的下降,都告訴我們時間是一去不回頭的。

時間:牛頓和愛因斯坦

  要是哲學裏的時間使人失望,科學裏的又如何?17世紀中葉,惠更斯 (1629—1695,荷蘭物理學家、天文學家、數學家。1656年,惠更斯首先將擺引入時鐘,發明了擺鐘。他在天文儀器的設計、彈性體碰撞和光的波動理論等方面都卓有成就。) 發明成功第一部擺鐘,隨後“計時”的精度不斷提高,逐漸令人覺得自然界是機械性的,是可預言的。時鐘技術的發展把時間從人類的事件中解開,使我們更相信獨立的科學世界。 17、18世紀產生的“經典”科學所描繪的宇宙裏面,自由意志和偶發事件都是多餘的;那個宇宙從各種觀點來看,都無異於一座機器。

  真正“科學時間”的誕生,我們可以上溯到發現物體運動數學運算式的牛頓。他的成就的確令人驚歎。他的運動公式,從蘋果到月亮都能適用;地球上的動力學,天空上的動力學,被他融匯成一體。如此有力的運算式僅僅牽涉很少幾個假設,給人十分優美的感覺,因此人們很快地接受了牛頓的思想。於是,牛頓成為現代科學的奠基者。

  牛頓無疑受到數學家巴羅
(1630—1677,英國數學家。1648年獲劍橋大學學士學位。1664年任劍橋盧卡遜教授,1672年任三一學院院長。主要著作有《光學講義》《幾何學講義》。) 的影響。1669年巴羅從劍橋著名的盧卡遜教授席退休時,設法保證該席由牛頓繼任。巴羅曾說過:既然數學家經常講時間,他們對該詞的意義應有明確的觀念,否則他們不過是江湖術士罷了”然而,儘管牛頓的科學成就如此輝煌,他方程式裏的時間卻只是一個未經定義的原始量。就像牛頓的空間一樣,牛頓的時間也是絕對的。這就是說,所有任何事件,都在空間裏有個一定的位置,都發生在時間裏某個特定的時刻。格林尼治天文臺也好,遠處旋渦星系的一個角落也好,每個地方都被現在這個同一時刻所連接。牛頓的《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說:“絕對的、真實的、數學的時間,由於它自身的本性……與任何外界事物無關地、均勻地流逝
。”

  牛頓力學具有極高的預測能力,它使每個時刻都有能力提供宇宙過去未來所有可能的資訊。我們只要把宇宙某個時刻所有星球的位置、速度,放入一個解牛頓方程的巨大電腦就行了。凍結在那個時刻的,是整個的過去和未來:電腦能算出別的任何時刻星球的位置和速度。但是牛頓方程式不會做的是,它不能斷定時間的哪個方向是我們宇宙的過去,哪個是未來。牛頓方程式從時間裏把方向抽走了,沒有為時間的不斷前進性騰出任何地方。他這種對稱式的時間,可以用拍攝行星運動的影片來闡明,好比說,用 1977年發射的探測外太陽系的旅行者二號飛船拍的影片。牛頓首次對這種運動定下了數學規律;然而,順放也好,倒放也好,影片總是符合他的天體力學定律的。過去和未來都是預先註定的世界,對這種決定性世界的信仰,在物理學發展上起過極大的作用。它的影響可以從愛因斯坦接到他終生好友貝索死訊時說的一句話裏看出來。在他1955年3月21日的信裏,愛因斯坦用他“物理定律沒有時間性”這個堅強的信仰,試著給貝索的家人少許安慰。死並非終點,他寫道:“
對我們這些堅信物理學的人來說,過去、現在和未來之間的區別,儘管老纏著我們,不過是一個幻覺而已……”或許寫這封信時,愛因斯坦也有意安慰自己,因為他又加了這麼一句:“貝索向這個奇怪的世界告別,只比我稍早一點。”
一個月後,愛因斯坦就去世了。

  現在我們知道,牛頓的運動理論,在有些場合之下不適用:當物體的速度接近光速時,它不適用;在大品質、高引力場,如黑洞的情況下,它也不適用;它也不適用於牽涉到原子和次原子粒子的極小尺度上。可是主管這些場合的 20世紀兩大革命,即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也同樣建立在時間無向的概念上面。因此,要想在歷史文學的不可逆時間和牛頓定律的對稱時間之間搭橋梁,這兩套理論同樣是束手無策。

  這並不是說它們沒有對於時間提出新的、引人入勝的觀念。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砸碎了牛頓絕對時間的通常觀念——宇宙中任何事件都發生在空間的某一點、時間的某個時刻,而那時刻是到處一樣的。愛因斯坦認為存在是四維的,是在合併三維空間和一維時間的四維時空中的存在,而不是一個三維存在外加它在時間上的演化。我們的時間感會被疾病或者藥物搞亂。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說,時間對不同運動狀況的觀察者是不同的:對某個觀察者來說,一臺鐘,如果鐘本身移動得越快,它的時針、分針、秒針就走得越慢。

時間與熱力學

  另一種描述,牽涉到科學家所謂的宏觀層次。這個層次的現象是我們看得到、嚐得到、碰得到和感覺得到的。熱力學也就是探討這個層次。19世紀,這門學問隨著蒸汽動力的出現而問世,布萊克 (1728—1799,英國化學家、物理學家。曾任愛丁堡大學教授。他區分了熱和溫度兩個不同的概念,創立了熱量測量方法。) 、卡諾、克勞修斯、玻耳茲曼、吉布斯 (1839—1903,美國物理學家。1863年畢業於美國耶魯大學,獲博士學位。在熱力學和統計物理學方面都有很大貢獻,致力於在熱力學兩個基本定律基礎上建立完整的熱學體系,並應用到實踐中。) 等人將它發展了。它當時注意的是熱機的功能。在一個形式的理論框架之下,熱力學列出熱和功之間的關係,詳細說明了熱如何轉化為別種能量,如何跟別種能量交換。

  我們對時間流逝的感覺,一面固然被經典力學、相對論、量子力學搞亂,另一面卻從熱力學中得到支持。就像我們覺得到時間是有方向的,熱力學第二定律也說熱只能從較熱的物體流到較冷的物體,說雪人會融化,雕像會粉碎。第二定律和我們的時間感之間的關聯可以用瓷器店和公牛的影片來說明。如果時間是朝正的方向走,影片就一定會顯示出:完好的瓷器到處亂飛,碗碟被牛蹄踩碎。但如果我們看到公牛先倒走進被破壞得爛糟糟的店裏,等到最後一個茶杯都好好地飛回架上以後又倒走出來,那我們就知道影片放倒了。第二定律規定這種事不會發生,永動機不可能存在,證明任何過程中,能量都要轉化成熱而被消耗掉;這裏,掉下來的碗碟的能變為再也不能復原的熱和聲。這種不能倒過來的損失是跟我們時間流逝的感覺連在一起的:從第二定律裏面,我們發現一個叫做“熵”的量,它度量一個系統可變的能力,它跟時間有密切關係。熵的增大是時間方向的指路標。愛丁頓為了強調第二定律的至尊地位,發出了這樣的警告
……如果你的理論違背第二定律,那你就沒有希望了,你的理論只有丟盡臉、垮臺。”

  
上面我們看到,牛頓力學裏過去、現在、未來的任何時刻都是一樣的;因此,力學沒有時間性,“演化”沒有太深的意義。熱力學就不同了,這裏,熵把每個時刻加以區別,宇宙是真正在演化的。

  就像古代的人,談到時間不可逆就害怕,而一些哲學家們說時間是幻覺,草草地將它放在一邊,很多科學家也很想把第二定律的含義簡單埋葬了事。他們說時間不可逆,是和我們的頭腦如何理解時間有關,而不是客觀流逝。因為可逆時間的理論如此成功,所以這些科學家們想盡方法說第二定律中的時間之箭只不過是種幻覺。可是下面我們將會看到,這個說法如果對,那差不多所有的東西,連生命本身的節奏和過程,都變成我們個人的局限和近似的結果;這是因為解釋有機過程的數學工具裏面,時間之箭是基本的一部分。

  一個常取的辦法是,不講別的,只問力學定律在實際上是怎樣應用的。應用一個物理定律時,除掉這個定律以外,我們還得輸入一些數字,代表初始條件,或者邊界條件,例如宇宙中所有粒子的位置和速度。許多物理學家認為,熱力學的時間之箭不知怎麼搞的,只是跟這些初始條件有關,而不是物理定律本身的一部分。

  按照這個想法,如要瞭解時間之箭,應該考慮所有初始條件的老祖宗——宇宙的誕生。他們說,宇宙最初很小,很密,處於高度組織、低熵狀態;於是時間的流逝就一定和熵的增大、混亂的增大對應,而宇宙一直在膨脹,能量不斷消耗成一片廢熱——所謂“宇宙熱寂”的過程。但如果宇宙有朝一日開始縮小,這想法不是就不行了嗎?那時候,熵不是就要開始降低了嗎?時間不是就要開倒車了嗎?下面我們會看到,這種牽涉到邊界條件的論調,說好一點,是主觀性的,說壞一點,就是與問題風馬牛不相及。僅用初始條件顯然解釋不了時間之箭。另外有些人,其中包括數學物理學家霍金,想把初始條件解釋成宇宙論本身的結果。他的辦法是把現今純理論的對稱時間的宇宙學理論推到盡頭,然後說邊界條件就是沒有邊界條件。這樣一來,就不會出現不守規矩的奇點,空間時間也不會有“邊緣”,宇宙將是獨立自足的,猶如一個球面。

  對宇宙學中這類論調,南安普頓大學的蘭茲堡不以為然,他寫道:“
諸如牛奶在咖啡中擴散這種‘日常'現象,反而要用本身比這些現象更有問題的,講述宇宙的理論來‘解釋',這做法也未免太奇怪。一般人總認為一套東西應該用比它更肯定的另一套來解釋;正常不可逆的現象用宇宙膨脹來解釋,不屬於這個辦法。”

  
與其鑽這個牛角尖,不如直接回到第二定律。對支持可逆 (“不真實的”)時間的人來說,熱力學最大的缺點是它只牽涉到世界的皮毛,它不像相對論和牛頓力學那樣能跟“基層的”、看不見的微觀世界打交道。要對付這種批評,我們設想冰如何在可樂中融化的情況,辦法是使可樂分子的動力學性質,以及諸如熵、體積、溫度這類描述這杯可樂的宏觀量和第二定律相一致。在這方面,玻耳茲曼作了出色的貢獻,儘管許多他的同輩不相信他從原子分子的行為中,重新發現了時間之箭。玻耳茲曼震驚了當時的物理學家,他把熵和概率連在一起,成為世上第一個給一項基本物理定律一個統計性解釋的人。他的開創性工作沒有白做。例如,現在我們就可以用它來估計水分子在室溫下,保持冰狀態的概率:冰是個低熵狀態,概率遠小於水存在於液態的概率——液態是隨機性更大的高熵狀態。表示這個關係的嚴密數學公式,愛因斯坦稱它為“玻耳茲曼原則”;它已成為目前物理研究者廣泛應用的一個工具。維也納中區公墓裏玻耳茲曼的墳上,就刻了這個公式,作為裝飾紀念。雖然它沒有回答我們的問題,但它為我們確立了研究方向。

  乍看上去,第二定律和 19世紀驚動全世界的另一發現——達爾文的進化論相衝突。經典力學把宇宙看成一個不折不扣的機器,熱力學似乎說這機器步步走向絕對的混亂。可是達爾文證明的是,簡單的生物逐漸演化成複雜的生物,生命隨時間是越來越有組織,而不是越來越亂。天上飛的,水裏遊的,地上爬的,如此豐富多彩,它們的演化似乎跟主張世界越來越亂的理論,不能相容。事實上,這裏並不存在矛盾。這是因為熱力學第二定律裏面藏著一套妙計,它能使創造性的演化發生,而不僅只是純破壞性的演化。早在1878年,玻耳茲曼可能已經看到了端倪,不過正式發展要等到近年來對第二定律的重新估價以後。新估價證明了第二定律並不意味著單調退化到無序,證明了宇宙反過來可以利用熱力學來創造,來進化,來發展。這個新估價賦予第二定律的時間之箭新的微妙的意義,甚至更高的可信性。

創造性時間

  主要是布魯塞爾自由大學一群研究者,以普裏戈金為首,創造了一套 20世紀的熱力學。由此我們可以借助“自組織”這個新的科學法則,來理解秩序為什麼可以在混亂中出現。他們的論點和通常對第二定律的理解不同,說第二定律並不等於千篇一律地朝著混亂一直消沉。混亂固然可能是物質的最後狀態,在時間終點的宇宙固然會是一片傾圮,但是第二定律絕不是說這個過程均勻地發生在空間的每一點、時間的每一點。

  首先我們必須區別變化潛能已耗盡的“平衡熱力學”和“非平衡熱力學”。一杯咖啡已經冷到室溫,不能再冷的時候,應該用平衡熱力學;當牛奶才加進去,還沒有攪勻的時候,就應該用非平衡熱力學。如果我們把第二定律應用在事物不斷在變的實際世界,而不應用在僵化的熱力學平衡狀態,那麼自組織就會很自然地從第二定律中產生。平衡與非平衡熱力學之間的對比,猶如實存和將然之間的區別,猶如這句話裏面的字和句尾的句號之間的不同。在所謂宇宙向熱寂退化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找到許多自動產生秩序的出色例子。咖啡裏面加牛奶,最後狀態固然是那個常見的灰色渾湯,但是在達到那個狀態以前,白牛奶在黑咖啡裏排演了多少瞬息萬變的漩渦花樣和結構!

  “化學鐘”是自組織的一個實驗例子。這是一種特別的化學反應,裏面的顏色很有規則地變來變去,也會顯出美麗的漩渦結構。為了保持花紋,化學反應必須不斷地得到補充。它的組織也很特別:是連鎖在一起的一串化學反應,牽涉到回饋,其中一個反應的產品又參加同一個反應,甚至做它自己的催化劑。令人驚訝的是,化學鐘裏成千上萬不計其數的分子,好像都精確地知道彼此在做什麼,它們好像能彼此“交換資訊”。

  這些概念對生物界的含義非常重要。對生物來說,變化完結的平衡態就是死亡。熱力學提供了一套自然語言,用它可以描述生物學的過程:只有遠離平衡的過程,變化才能發生。我們能活著,完全是因為存在著一個由許多精密和諧的節奏組成的複雜網路。以這些節奏進行的生物化學反應,跟化學鐘屬於同一類。參與這些反應的就是生命的精髓——鏈狀遺傳分子 DNA和RNA,它們能間接地催化本身的自我產生。這樣,在經典熱力學和達爾文進化論之間的鴻溝上,非平衡熱力學搭了一座橋。它可以大致說明,為什麼在一個熵遞增的宇宙裏,像人這樣具有極其微妙結構的生物,仍然可以出現。

  更引人入勝的是關於時間的涵義。像化學鐘這樣的自組織告訴我們,第二定律不僅提供了一個時間箭頭,並且它裏面也有我們到處可以看到的各種迴圈、各種花樣的種子。時間的這兩個方面都很重要。時間的箭頭代表時間的前進,每個時刻都帶有自己的烙印。可是另一方面,就如雜訊和音樂的區別在於拍子和節奏,因此要在服從同一規律的現象裏找出花樣款式,時間的迴圈模式是至關重要的。第二定律為這兩個最重要的時間形象打下了基礎。

  然而,即使我們承認第二定律的時間之箭意義深奧,根基牢固,不可能是幻覺,我們的主要問題仍舊沒有得到解答。我們如何能使這個不可逆時間和用“無時間性力學”描述的微觀世界和諧一致?這個謎,玻耳茲曼只解答了一部分。本書第八章將有講述,答案可能從正在萌芽的一門新學科裏得到。這門新學科就是自組織的姊妹科目:動力學混沌


混沌與箭頭

  在有關不可逆過程的討論中,混沌並不等於全盤的天下大亂,而是指一種奇妙的秩序。描述化學鐘行為的方程,解起來可以得到各式各樣的解,不僅包括自組織,而且有“確定性混沌”。這是一種似非而是、可預言的偶發性。在化學鐘的情況下,混沌表現為一連串顏色的隨機變化。它之所以叫做“確定性的”,是因為混沌學專家們從這種隨機行為裏面,整理出來了一個微妙的基層組織。一般相信天氣就是由混沌主宰,所以天氣預報短期有效,時間過長就不靈了。目前科學界掀起一股混沌熱,到處找混沌,吉普賽蛾數目的起伏,羊癲瘋的發作,以及許多其他的現象,從政治到經濟,全是混沌研究的物件。

  時間對稱的牛頓運動方程裏,也存在有混沌。這項頗為驚人的發現,含義極為深刻。據說,自命為“混沌福音傳道士”的物理學家福特曾經說過:“
一個大革命正在開始。我們對宇宙的整個看法都會改變。”
研究結果表明,在最簡單如僅僅三個粒子相互作用的情況之下,都會出現混沌。可預言性、確定性,這些幾百年傳下來的神話,這一來再也站不住腳,一個鐘錶式的宇宙就更不用談了。在這個世界裏,動力學混沌是主導,不是例外。過去是固定的,而未來是開放的;這樣,我們重新發現了時間之箭。

  我們終於開始理解,不但是複雜的體系,就是物理學中最簡單的情況,未來都是開放式的。牛頓力學和量子力學跟時間之箭配合,從而使創造性的演化成為可能,這看上去離不開混沌。自從玻耳茲曼以來困擾科學界的一個難題,現在答案總算有了點眉目。

【作者】
(英)彼得·柯文尼(Peter Coveney)博士,在威爾斯大學擔任物理化學教授,曾是牛津凱博學院的研究員。現居北威爾斯的可溫灣。(英)羅傑·海菲爾德(Roger Highfield)博士,倫敦通訊日報的科學編輯。曾當選1987年最佳年度醫學報導記者,1988年最佳年度科學報導記者以及1989年最佳年度專業報導記者。現居倫敦格林威治。譯者:江濤、向守平。

【賞析】
本文選自《時間之箭(The Arrow of Time):揭開時間最大奧秘之科旅》一書第一章。
“時間”仍是人類最難解答的謎之一。雖然當今重要科學理論都有它的蹤跡,但是仍然缺乏明確的對“時間”的科學解釋。例如:時間在很多重要的科學理論中甚至沒有方向。在這本具有權威性同時具有爭議性但是極容易懂的書中,兩位作者引導讀者流覽了所有企圖解開時間奧秘的重要科學理論。他們探究時間的物理理論——牛頓力學(第一個包含時間概念的數學宇宙模型),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量子理論與熱力學一一以及考查更廣泛的時間昭示:時間如何出現在詩、化學到生物學一一從“馬維爾的雙翼戰車”和“生理時鐘”到造成旅行時差和星期一早晨沮喪心情的原因。


【如是我思】

一、作者以極大篇幅論述科學界對「時間」概念的研究探討,請你加以簡要整理。

二、請說明文中所提及,「時間」命題對幾個重大物理理論(如:牛頓力學、愛因斯坦相對論、量子理論與熱力學)的影響。

三、文章中同時提及文學與哲學對時間形象的描繪,請你扼要敘述,並說明你對時間的體悟又如何?

8 則留言:

  1. 文學觀點時間是一去永不復返.為不可追回.稍縱即逝.要我們都加珍惜.愉快過活.
    哲學觀點時間是有其週期性.會一再重複循環.不必害怕.就是生即死.死即生.
    我個人時間本來就是不可逆.世事無常.你也不知你的下一刻會發生什麼事.一切都是無法預知.才更應該好好把握.活在當下.將每一天都活得精采有意義.
    雖然人生中有很多不如意.但要看你是用何種心態去看待它.接受並面對且克服它.每個人都有他最喜歡和珍愛事務.努力去完成它.讓你的人生如蔚藍天空寬廣遼闊.

    回覆刪除
  2. 時間的思迷,是自古以來各個學者、科學家互相討論的問題,我所認為的時間,是一個個空間平面連接而成,猶如電影一般,是一張一張的圖片,不能把一部電影從中間剪一幕串改,這樣會產生不協調,所以時間能被紀錄,但是不能被改變,改變了[過去],時間就會錯亂,現在就不可能存在,使得我們必須有智慧、規劃的使用時間,不一定要成為多偉大的人物,但是最好能使存在被記憶住,傻傻的看著天空,時間依然是在流動著,不能因為你想要,就使得流動的水流,從中停止,也不能永遠當小孩,對於人來說,如何好好利用時間,使自己獲得最大的收穫,才是我們該做的事。

    回覆刪除
  3. 文學中的時間,相信時間一去不復返,時間是不可逆的。並且認為,凡是有生命的東西,終究都逃不過死神的鐮刀。
    哲學中的時間,則相信時間具有週期性。週而復始,不斷規律的交替。已經死亡的人,會在出生,並再一次過同樣的一生;馬雅仁相信歷史及災難會不斷重演。而在遠古社會中,猶太人及波斯人卻相信時間是線性的。任何事情,發生在這世界上,都是唯一的那一件。
    我認為,時間並非絕對是線性,也非一定有週期性。雖然達爾文的物種演化論,似乎證明了時間是不斷往前進的,是不可回復的。然而,我們卻又在歷史上,看到一點時間回復的影子。如同,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似乎有一種規律,每經過約三位明君的全盛時期後,歷史又由盛轉衰,回到了紛亂的時期。而在這時,卻總是又出現真命天子,並在隨後必出現的良相、猛將的輔佐之下稱帝。
    我想,無論是科學界、文學界或哲學界當中,任何人都無法真正認定或否定任何一種理論吧!

    回覆刪除
  4. 文學對時間的看法往往強調它的一去不返,千篇一律

    這套名叫時間的遊戲,世上每個人都得玩,但難道最後的贏家一定是死亡嗎

    西方國家根據理論提出假設,只要我們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在宇宙中度過一段時間後再返地球,你朋友的曾曾曾曾孫都出來了勒,這是不是代表在科技進步的未來每個人以同樣手法就可免於一死呢

    中國古老傳說,有位樵夫上山砍柴遇到有人在下棋,便於一旁觀棋,下山返家時卻發現環境已變人事已非,會否是因他被外星人綁架到外太空,看外星人下棋,再被送返地球呢

    現代對於時間的理論與假設日新月異,但這些東西還輪不到我們,只需記得,珍惜過去,把握當下,期待未來,而時間只是在旁邊看著你罷了

    回覆刪除
  5. 文學中對於時間的認知是不可逆的。

    人生的悲哀歸根到底來自時間的不可逆轉。不言而喻,最後勝利屬於死亡。凡是活著的都要死,這事實就是時間流逝的鐵證。

    時間行走像一支箭。“時間之箭”引起我們內心的恐懼,因為它意味著不穩定和變遷。世上從有人類以來,多半的人都覺得迴圈時間更令人安慰,而將它緊抱不放;這樣,過去也是將來,沒有真正的“歷史”可言,死心塌地地承認再生和更新。

    不管如何,時光的每一點每一滴都停留在「過去」「現在」「未來」的線上。時間的金巨輪不停地向前滾動,「未來」很快就會成為「現在」,「現在」也很快就成為「過去」。「過去」已離我而去,而「未來」還不可預測,只有「現在」,才是最為真實最為可靠的。因為此刻,它,就在我們的眼前,牽動著「過去」改變著「未來」,掌握在我們的手上。富蘭克林說:「今天是人生唯一存在的時刻。」

    回覆刪除
  6. 我曾經在電視上看過一個節目,就是把各種動作錄起來,然後再倒著看,結果是完全不一樣,跟文章所寫的「香氣神秘地凝結成香水,鑽入瓶中;池塘裏的水波向中心匯聚,彈出石頭......」相同,非常的神奇。

    文學觀點時間是一去永不復返,而哲學觀點是時間是有其週期。我應該屬於文學派的,不管再怎麼想也想不通爲什麼時間有週期性。我絕得時間是不可能可以倒流的,有幾次我也非常希望時光倒流,但都只是無濟於事罷了。

    回覆刪除
  7. 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不太正確
    如果太陽裂成兩半,這個影響在8分多鐘之後才會傳到地球,我們才開始感覺天搖地動,但根據牛頓的理論,瞬間就會有影響。

    回覆刪除
  8. 文學的時間是直線進行的
    不會停止 不會轉彎 且稍縱即逝的
    哲學的時間是有其週期性
    同樣是不會停止 不會轉彎
    但它就像錄音帶一樣 重複述說著相同的事

    對我而言,我不曾去思考時間是直線進行
    還是重複述說,因為我只想對當下負責,
    對當下努力,過去的只有回憶,未來的只
    有擔憂,或許這是一種不願面對的想法,
    但我只想像李白在《春夜宴桃李園序》說
    的那樣"及時行樂"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