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18日 星期日

撼動人心的聲音--福克納、海明威、馬丁路德‧金恩演講詞

一、諾貝爾文學獎致答辭兩則

人不只是要生存下去──福克納

我總覺得這個獎不是頒給我這個人的,而是給我的這份工作──這份工作是人把自己的一生,耗費在人類心靈的困頓和勞苦之中,既不為浮名,也不因虛利,而是以人的心靈作為原料,試圖創造出某些未曾有過的事物來。所以我說,這個獎只是暫時交由我託管罷了。有關這個獎所附贈的獎金部份,要爲它找到和獎的原始宗旨和意義相稱的用途,這一點也不難,然而,我就連這個獎所附贈的榮耀這部份,也打算如法炮製一番。我想利用這個難能的機會,讓所有業已獻身同樣苦難煎熬之中、且有朝一日也同樣有機會站上我此刻立身之地的年輕男女朋友說兩句話。

當今人類的悲劇,在於一種遍在的、無所遁逃的肉體恐懼持續太久了,久到讓我們居然能忍耐得了,以至於變得根本沒什麼心靈問題這回事。我們變成只剩一個疑問:什麼時候我們會轟然一聲悉數化為碎片呢?正因為如此,今天年輕的男女寫作朋友,已經把人類心靈的自我矛盾衝突給遺忘了。然而,這才是美好作品的可能出處,因為只有矛盾衝突的心靈才真正值得一寫,值得我們為之嘔心、為之瀝血。

他必須重新學習這一點。他得讓自己明白,人世間最可鄙的莫過於恐懼:他得把恐懼永永遠遠丟開,讓他的工作室裡只存在著心靈的亙古真理,別無其他。沒有這些古老的普遍真理,任何小說皆如蜉蟻如朝露般朝生夕死──那是愛情、榮譽、悲憫、尊嚴、同情,以及犧牲。在他學會這一切之前,他的案牘勞形工作註定是失敗的,他所寫的不會是愛情,只能是肉欲;他所寫的挫敗,看不到有誰喪失了什麼攸關價值之物;他所寫的勝利,其間不存在著希望,更可悲的是一無悲憫和同情;他所寫的哀傷,不是向著普遍意義的亡者而哀傷,也就留不下任何的痕跡;他所寫的不是心靈,而是腺體。

在他重新學習這一切之前,他的寫作,就像束手站立,看著人類的末日逼臨一般。我個人不願相信人類終歸劫滅的講法。說只因為人類能忍耐因此人是不朽的,這話容易;說當人類末日之鐘敲響,並從落日最後一抹餘暉中、從闇無潮聲的死寂巖岸旁逐漸杳逝之時,終歸還是會有一種聲音留下:那是人類卑弱但永不停息的聲音,這也不難。這些說法我無法接受,我相信的是,人類不僅僅能忍耐而已,他也必將得勝:人的不朽,不來自他是萬物中唯一有著永不停息的聲音,而是因為他有心靈、有著能同情、能犧牲、能忍耐的靈魂。詩人和作家的責任就是書寫這個,詩人和作家的恩賜,在於提昇人的心靈,在於重新喚醒人的勇氣、榮譽、希望、尊嚴、同情、悲憫和犧牲這些人類昔日一度擁有的榮光,以幫助人成為不朽。詩人的聲音不應該只為人類留下記錄,而是作為人類永存並且勝利的真正倚仗和柱石。
※原音重現、英文參照:
http://www.52en.com/yy/html/20060907_001.asp

孤寂的生涯──海明威

我不善辭令,缺乏演說的才能,只想感謝阿弗雷德‧諾貝爾評獎委員會的委員們慷慨授予我這項獎金。

沒有一個作家,當他知道在他以前不少偉大的作家並沒有獲得此項獎金的時候,能夠心安理得領獎而不感到受之有愧。這裏無須一一列舉這些作家的名字。在座的每個人都可以根據他的學識和良心提出自己的名單來。要求我國的大使在這兒宣讀一篇演說,把一個作家心中所感受到的一切都說儘是不可能的。一個人作品中的一些東西可能不會馬上被人理解,在這點上,他有時是幸運的;但是它們究竟會十分清晰起來,根據它們以及作家所具有的點石成金本領的大小,他將青史留名或者被人遺忘。

寫作,在最成功的時候,是一種孤寂的生涯。作家的組織固然可以排遣他們的孤獨,但是我懷疑它們未必能夠促進作家的創作。一個在稠人廣眾之中成長起來的作家,自然可以免除孤苦寂寥之慮,但他的作品往往流於平庸。而一個在孤寂中獨立工作的作家,假如他確實不同凡響,就必須天天面對永恆的東西,或者面對缺乏永恆的狀況。

對於一個真正的作家來說,每一本書都應該成為他繼續探索那些尚未到達的領域的一個新起點。他應該永遠嘗試去做那些從來沒有人做過或者他人沒有做成的事。這樣他就有幸會獲得成功。

如果已經寫好的作品,僅僅換一種方法可以重新寫出來,那麼文學創作就顯得太輕而易舉了。我們的前輩大師們留下了偉大的業績,正因為如此,一個普通作家常被他們逼人的光輝驅趕到遠離他可能到達的地方,陷入孤立無助的境地。

作為一個作家,我已經講得太多了。作家應當把他要說的東西寫出來,而不是講出來。我再一次謝謝大家。

【作者】
福克納(William Faulkner,1897—1962),美國著名小說家,美國“南方文學”的主要代表人物。作品大多站在道德、宗教立場批判現代資本主義的物質文明,反映美國南方的歷史狀況。代表作有《喧嘩與騷動》《當我垂死的時候》。被歐美文學界譽為當代經典作家。 譯者唐諾。

※譯本介紹:

http://www.cite.com.tw/product_info.php?products_id=1817

海明威(1899—1961),美國著名作家。代表作有《永別了,武器》《太陽照樣升起》《老人與海》等。1954年獲諾貝爾文學獎。這是他為諾貝爾文學獎頒獎會撰寫的答謝辭,由美國駐瑞典大使代為宣讀。

【賞析】
這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兩位美國作家在領獎時的演說。他們都沒有沉湎於獲獎帶來的滿足,而是把大部分篇幅用來闡釋自己對寫作生涯的感受和理解。前者是1950年福克納在頒獎典禮上的致答辭,講辭中,福克納以老作家的姿態,直接把寫作這份志業和人類的本質及其命運聯結起來,認為創作的目的是記錄並昇華令人類不朽的精神世界,“惟有描寫人類內心的自我衝突才能成為上乘之作”。後者強調寫作的最高境界是作家達到一種獨立不羈的精神狀態,“必須天天面對永恆的東西,或者面對缺乏永恆的狀況”。

二、我有一個夢想(摘錄) ‧金恩

一百年以前,一位了不起的美國人,此刻我們正好站在他紀念像的蔽蔭之下,正式簽署了解放宣言,這份重大的文獻,直如一座偉大的燈塔,照亮了當時猶煎熬於不義之火的數百萬黑奴的希望;也像歡悅的破曉曙光,終結了漫漫的桎梏長夜。

然而,整整一百年後的今天,我們卻不得不面對這個可悲的事實:黑人依然得不到自由;整整一百年後的今天,黑人仍在生活中戴著種族隔離的手銬和種族歧視的腳鐐悲慘地蹣跚而行;整整一百年後的今天,黑人仍得在物質富裕的汪洋大海之中,兀自生存於窮乏的孤島之上;整整一百年後的今天,黑人依然掙扎於美國社會的陰暗死角,驀然發現立身於自己的國土之上,卻像一名被放逐的罪人。所以說,今天我們來到此地,正爲著揭露這些駭人的真實景況。

某種意義來說,我們今天來到我們國家的首府,是要求兌現一張支票,在我們共和國的締建先賢寫下美國憲法以及獨立宣言的莊嚴字句同時,他們等於是簽下了一紙期票,向每一個美國人許下了諾言。他們承諾給予所有的人以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不可剝奪的權利。

就有色公民而論,美國顯然沒有實踐她的諾言。美國沒有履行這項神聖的義務,只是給黑人開了一張空頭支票,支票上蓋著「資金不足」的戳子後便退了回來。但是我們不相信正義的銀行已經破產。我們不相信在這個國家堆滿著各式各樣的機會之大倉廩裏,居然會發生現金不足的窘狀。因此今天我們要求將支票兌現--這張支票將給予我們寶貴的自由和正義的保障。

我們來到這個聖地也是為了提醒美國,事情已屆危急燃眉之際。現在決非侈談冷靜下來或服用漸進主義鎮靜劑的時候。現在,是實現民主的諾言的時候。現在,是從陰暗荒蕪的種族隔離幽谷走出來,步上種族平等的光明大道的時候。現在,是把我們國家從種族不平等的流沙中拔昇出來,奠基於民胞物與的堅實磐石的時候。現在,是讓上帝所有兒女同享真正公義的時候。

如果美國忽視時間的迫切性和低估黑人的決心,那麼,這對美國來說,將是致命傷。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來,黑人義憤填膺的酷暑就不會過去。一九六三年並不意味著鬥爭的結束,而是開始。有人希望,黑人只要消消氣就會滿足;如果國家安之若素,毫無反應,這些人必會大失所望的。黑人得不到公民的權利,美國就不可能有安寧或平靜。正義的光明的一天不到來,叛亂的旋風就將繼續動搖這個國家的基礎。

但是對於等候在正義殿堂前門檻上心急如焚的人們,有些話我是必須說的。在爭取合法地位的過程中,我們不要採取錯誤的做法。我們不要為了滿足對自由的渴望而抱著敵對和仇恨之杯痛飲。我們鬥爭時必須求遠舉止得體,紀律嚴明。我們不能容許我們的具有嶄新內容的抗議蛻變為暴力行動。我們要不斷地昇華到以精神力量對付物質力量的崇高境界中去。

現在黑人社會充滿著了不起的新的戰鬥精神,但是我們卻不能因此而不信任所有的白人。因為我們的許多白人兄弟已經認識到,他們的命運與我們的命運是緊密相連的,他們今天參加遊行集會就是明證。他們的自由與我們的自由是息息相關的。我們不能單獨行動。 當我們行動時,我們必須保證向前進。我們不能倒退。現在有人問熱心民權運動的人,「你們什麼時候才能滿足?」

只要黑人仍然遭受員警難以形容的野蠻迫害,我們就絕不會滿足。
只要我們在外奔波而疲乏的身軀不能在公路旁的汽車旅館和城裏的旅館找到住宿之所,我們就絕不會滿足。
只要黑人的基本活動範圍只是從少數民族聚居的小貧民區轉移到大貧民區,我們就絕不會滿足。
只要密西西比仍然有一個黑人不能參加選舉,只要紐約有一個黑人認為他投票無濟於事,我們就絕不會滿足。
不!我們現在並不滿足,我們將來也不滿足,除非正義和公正猶如江海之波濤,洶湧澎湃,滾滾而來。

我並非沒有注意到,參加今天集會的人中,有些受盡苦難和折磨;有些剛剛走出窄小的牢房;有些由於尋求自由,曾在居住地慘遭瘋狂迫害的打擊,並在員警暴行的旋風中搖搖欲墜。你們是人為痛苦的長期受難者。堅持下去吧,要堅決相信,忍受不應得的痛苦是一種贖罪。 讓我們回到密西西比去,回到阿拉巴馬去,回到南卡羅來納去,回到喬治亞去,回到路易斯安那去,回到我們北方城市中的貧民區和少數民族居住區去,要心中有數,這種狀況是能夠也必將改變的。我們不要陷入絕望而不克自拔。

朋友們,今天我對你們說,在此時此刻,我們雖然遭受種種困難和挫折,我仍然有一個夢想。這個夢想是深深紮根於美國的夢想中的。

我夢想有一天,這個國家會站立起來,真正實現其信條的真諦:「我們認為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我夢想有一天,在喬治亞的紅山上,昔日奴隸的兒子將能夠和昔日奴隸主的兒子坐在一起,共敘兄弟情誼。
我夢想有一天,甚至連密西西比州這個正義匿跡,壓迫成風,如同沙漠般的地方,也將變成自由和正義的綠洲。
我夢想有一天,我的四個孩子將在一個不是以他們的膚色,而是以他們的品格優劣來評價他們的國度裏生活。

我今天有一個夢想。
我夢想有一天,阿拉巴馬州能夠有所轉變,儘管該州州長現在仍然滿口異議,反對聯邦法令,但有朝一日,那裏的黑人男孩和女孩將能與白人男孩和女孩情同骨肉,攜手並進。

我今天有一個夢想。
我夢想有一天,幽谷上升,高山下降,坎坷曲折之路成坦途,聖光披露,滿照人間。

這就是我們的希望。我懷著這種信念回到南方。有了這個信念,我們將能從絕望之嶙劈出一塊希望之石。有了這個信念,我們將能把這個國家刺耳爭吵的聲,改變成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優美交響曲。有了這個信念,我們將能一起工作,一起祈禱,一起鬥爭,一起坐牢,一起維護自由;因為我們知道,終有一天,我們是會自由的。

在自由到來的那一天,上帝的所有兒女們將以新的含義高唱這支歌:「我的祖國,美麗的自由之鄉,我為您歌唱。您是父輩逝去的地方,您是最初移民的驕傲,讓自由之聲響徹每個山崗。」

如果美國要成為一個偉大的國家,這個夢想必須實現。讓自由之聲從新罕布什爾州的巍峨峰巔響起來!讓自由之聲從紐約州的崇山峻嶺響起來?讓自由之聲從賓夕法尼亞州阿勒格尼山的頂峰響起來! 讓自由之聲從科羅拉多州冰雪覆蓋的洛基山響起來!讓自由之聲從加利福尼亞州蜿蜒的群峰響起來?不僅如此,還要讓自由之聲從喬治亞州的石嶙響起來?讓自由之聲從田納西州的瞭望山響起來! 讓自由之聲從密西西比的每一座丘陵響起來?讓自由之聲從每一片山坡響起來。

當我們讓自由之聲響起來,讓自由之聲從每一個大小村莊、每一個州和每一個城市響起來時,我們將能夠加速這一天的到來,那時,上帝的所有兒女──黑人和白人,猶太教徒和非猶太教徒,基督教徒和天主教徒──都將手攜手,合唱一首古老的黑人靈歌:「終於自由了!終於自由了!感謝全能的上帝,我們終於自由了!」
※原音重現、英文參照:
http://www.52en.com/yy/html/20050327_007.asp

【作者】
馬丁‧路德‧金恩(Martin Luther King Jr., 1929~1968),美國浸信會牧師,黑人民權運動領袖,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他領導了美國五六十年代的民權運動。金恩所領導的黑人抗爭行動始於1955年,他成功地帶領蒙哥馬利市民,反對公車上的黑白隔離措施。在爭取種族平等的過程中,金恩遵循非暴力、不抵抗的原則,於1964年獲頒諾貝爾和平獎。1968年4月4日,他在田納西州孟菲斯被一位白人青年雷伊槍殺身亡,享年三十九歲。

【賞析】
「我有一個夢」為馬丁‧路德‧金恩博士最著名的一場演說,是1963年8月28日在首都華盛頓林肯紀念堂前、向二十萬名加入「行軍華府」的群眾發表,一位新聞記者指出,金氏的演講「充滿林肯和甘地精神的象徵和聖經的韻律」。他既義正嚴辭又有節制;公開宣揚-這是其基本哲學的一部分--非暴力的改革途徑;並且侃侃陳詞,雄辯有力。這篇演說促使國會在翌年6月通過《民權法案》,宣布種族隔離和歧視政策為非法。

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美國人逐漸認識到,南北戰爭所致力解放黑奴運動,並沒有產生使美國黑人成為完全平等公民的預期效果。十九世紀後期,美國黑人的公民權利受到州和地方歧視黑人的法規和慣例層層約束和限制。在日常生活中,美國黑人常常被隔離開來,不能與白人同在一個學校上學,乘坐同一公共交通工具,同在一個地方居住。黑人不能充分參與美國社會生活,甚至在一百年後仍然和奴隸一樣被剝奪各種權利,他們生活水準的提高與國家的發展並非完全相稱。因此美國黑人的平等問題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黑人志願團體和教會以及其他各階層關心此事的美國人團體,同心合力掀起了一場爭取民權的運動。他們敦促國會通過強有力的法律,清除美國社會種族隔離和種族歧視的最後殘餘。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美國國會、總統和法院將金氏在講演中提到的各種法律障礙解除了。

※譯本介紹:
http://www.cite.com.tw/product_info.php?products_id=1809



【如是我思】
讀過以上二篇,是否有哪一句話最打動你、令你印象深刻?請擇其一,針對其中所闡述的「文學」或「人權」的真諦,提出你的看法。

33 則留言:

  1. 『黑人得不到公民的權利,美國就不可能有安寧或平靜。正義的光明的一天不到來,叛亂的旋風就將繼續動搖這個國家的基礎』我覺得以上這兩句話最能打動我,首先是因為它所用的修辭很深動,讓我一看就能夠感同身受,其次,我認為正義永遠是能夠引領我們走向光明,走向希望遼闊的大海,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應該是公平的,人權,是人類創造的,但人類一同也可以摧毀他,總是在於人的一念之間,有時,人會因為貪婪和欲望,而利用它的存在,人可以為了金錢、權力去腐蝕自己原有的天性,或許,人本來的天性是憐憫善良的,但,在某些誘因下,逐漸轉變,所以,人需要的不多,而是想要的太多,太多的結果,或許會造成他人的傷害,甚至侵犯到他人的權力,當他人被侵犯時,我們要挺身而出,為他們出氣,在正當的途徑下,像金恩博士一樣,站出來幫他們說話。

    回覆刪除
  2. 「現在,是實現民主的諾言的時候。現在,是從陰暗荒蕪的種族隔離幽谷走出來,步上種族平等的光明大道的時候。現在,是把我們國家從種族不平等的流沙中拔昇出來,奠基於民胞物與的堅實磐石的時候。現在,是讓上帝所有兒女同享真正公義的時候。」這幾句話最能打動我,令我印象最深刻。因為我認為,自由、平等、博愛、正義、人權......等,這些都是有時間性,都是刻不容緩的。只要我們一天不實現它們,不曉得就有多少人因此而受害。現今生活在自由底下的我們是幸福的,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像我們一樣擁有自由擁有幸福。黑人一生下來不論他有多能幹他有多厲害,他都將受到不平等的待遇-只因為膚色,只因為他是黑人?或許我們不是白人,我們沒有辦法阻止他們迫害黑人,然而我相信,我們都是具有同情心的!我們都是絕不允許這種不公平、不正義的情形發生的!只要我們每個人都盡一點心力,多為他人想想,為他們發出正義之聲,這種不平等的情形終將有所改善,這個世界也將會越來越平等,金恩博士也能實現他的夢想,讓公平、自由真正實踐於這個社會中,而不再只是一個夢!

    回覆刪除
  3.   「當今人類的悲劇,在於一種遍在的、無所遁逃的肉體恐懼持續太久了,久到讓我們居然能忍耐得了,以至於變得根本沒什麼心靈問題這回事。我們變成只剩一個疑問:什麼時候我們會轟然一聲悉數化為碎片呢?」這句最能打動我。以前的我很喜歡看愛情類的小說,也因而喜歡上了寫作。由於是被愛情小說感動而興起寫作的念頭,所以寫作的題材也是以愛情為主,但隨著生活環境的改變,年齡的增長與多方面的閱讀,我發現自己的作品平庸無奇,而我也不願意再困在這狹小的圈圈中,因此我開始思考新的寫作方向。
      可是,習慣是很難一夕之間就改變的,屢經幾次失敗後,我的信心全失,寫作的速度愈來愈慢,次數也愈來愈少。為了找回信心,我又開始創作拿手的愛情小說,但是這並沒有真的讓我拾回信心,反而是一陣疲累。
      我不喜歡走回那狹隘的空間,寫出膚淺的作品。我相信自己能突破的,只是要多一些時間磨練,以及更多的耐心。我相信自己一定能找到一片寬廣的天地,寫出心靈真正的聲音。

    回覆刪除
  4. 『上帝的所有兒女──黑人和白人,猶太教徒和非猶太教徒,基督教徒和天主教徒──都將手攜手,合唱一首古老的黑人靈歌:「終於自由了!終於自由了!感謝全能的上帝,我們終於自由了!」』這句話最能打動我。
    我認為人的生命應該要由自己去彩繪它,而不是讓他人恣意塗改。當受到不平等對待時,應該具備勇氣,有勇氣,就能逆轉形勢,金恩博士站出來爲黑人開口的這種做法讓我十分欽佩。
    所謂人權,就是上帝賜與人類的基本權力,任何人都不能剝奪他人的自由,每個人都是一粒鑽石,有著屬於自己的光芒,這種光芒,並不是靠膚色來區分的。
    所有曾經對立的人種,一起合唱古老靈歌,拋開成見,盡情散發生命的熱力,揮寫出歷史嶄新的一頁。
    自由,就該是這麼的不可抹滅;自由,就該是這麼的不可或缺。

    回覆刪除
  5. TO 30330:
    你所徵引的那段話,的確如同利箭一般刺入我們的心臟!而這股刺痛感,恰好提醒我們不致淪落凡俗之中。
    關於寫作,如果成為一種習慣,那可就有遭遇瓶頸的危險。此時不妨想想寫作的初心──「由於是被愛情小說感動而興起寫作的念頭」,誠然,如今感動你的又是什麼呢?在森羅萬象的世界裡,可不要一無所感。去把感動的力量找出來吧!

    回覆刪除
  6. 『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來,黑人義憤填膺的酷暑就不會過去。』我相信世界上不會有人喜歡被壓迫,更何況是不合理的壓迫!黑人就像日據時代的台灣人們一樣,因為日人的壓搾才造成台人一直抗爭,可是誰喜歡這種被別人騎在頭上那種不平等的生活?爭取自己應得的權利是正確的,但方法很重要,金恩博士的方式很棒,以精神力量對付物質力量,沒有流血衝突對雙方都好,又能達成目的,可說是一舉兩得。總之,人人生而平等是不變的真理,沒有理由因為膚色而歧視任何人,況且,這樣黑人為了自身權益而抗議,造成社會混亂,白人也不好過啊,所以大家應該相親相愛,『種族歧視』─不屬於這個世界!

    回覆刪除
  7. 「當今人類的悲劇,在於一種遍在的、無所遁逃的肉體恐懼持續太久了,久到讓我們居然能忍耐得了,以至於變得根本沒什麼心靈問題這回事。」
    我們的生活,因為那永恆不變的輪迴,不知道從什麼時候,我們無奈的為活著而活,已經忘記了原始的熱情,甚至催眠自己要適應一切恐懼,因此心靈也跟著麻木,認為生命本該如此。直到一個作家,他從永恆中率先清醒過來,告訴我們什麼是愛情、榮譽、悲憫、尊嚴、同情,以及犧牲,終於我們從無奈的夢境中被喚醒,猛然記起了自己的使命,因此失而復得的感動深深在心中縈繞。
    作家對於文學的神聖,在於發掘人的不朽與生為人的可貴──感覺到自己的心靈,有著能同情、能犧牲、能忍耐的靈魂,是自發的而不只是被迫接受,有別於其他種類的生命。

    回覆刪除
  8. 「人類不僅僅能忍耐而已,他也必將得勝:人的不朽,不來自他是萬物中唯一有著永不停息的聲音,而是因為他有心靈、有著能同情、能犧牲、能忍耐的靈魂。」我覺得這句話最能打動我,雖然我可能有點不懂其中所含的深遠意義,但是從表面來看,這句話唸起來卻撼動我的心,因為它給我一種肯定、堅信以及不屈不撓的感受,所以我還蠻喜歡這句話的。
    只於說到對文學的看法,我覺得有關文章所說到的:生活於人群之中的文人所做的作品較平庸;而較孤寂的文人所作的作品則較有所成就。我對這種說法是非常認同的,不是有句話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增益其所不能",所以我覺得任何事都是先苦後甘的,可是我又覺得這些文人實在是太謙虛了,如果不是文采好或者是內容感動人,又怎能得到諾貝爾文學獎這無比的榮耀呢?

    回覆刪除
  9. 『當我們讓自由之聲響起來,讓自由之聲從每一個大小村莊、每一個州和每一個城市響起來時,我們將能夠加速這一天的到來,那時,上帝的所有兒女──黑人和白人,猶太教徒和非猶太教徒,基督教徒和天主教徒──都將手攜手,合唱一首古老的黑人靈歌:「終於自由了!終於自由了!感謝全能的上帝,我們終於自由了!」』我最喜歡這句話,它不只是能夠撼動人心,更能夠代表每個黑人的心聲。
    對一個普通人來說,自由與平等也許是我們認為應有的權利,但對一個黑人來說,是他們的心願,從我讀到歷史課本中有黑人的部分,他們就一直是被迫害的一群,僅僅只是膚色上的差異,就必須遭受待遇,不只是美國,世界各地都充滿著"種族歧視",上帝賦予人類生命,"人生而平等",這是每個人心中應有的價值觀,不應該只由膚色來作為評斷一個人地標準。
    只要每個人能夠漸漸的改變自己的價值觀,我相信,這種不公平的"種族歧視",總有一天會慢慢消除。

    回覆刪除
  10. 『你們是人為痛苦的長期受難者。堅持下去吧,要堅決相信,忍受不應得的痛苦是一種贖罪。 讓我們回到密西西比去,回到阿拉巴馬去,回到南卡羅來納去,回到喬治亞去,回到路易斯安那去,回到我們北方城市中的貧民區和少數民族居住區去,要心中有數,這種狀況是能夠也必將改變的。我們不要陷入絕望而不克自拔。』對我來說,這是能夠撼動人心的一句話,它告訴我們,即使身處在絕望中,也不要放棄人生的希望;即使受到不平等的對待,也不要因此而憤世忌俗。它帶給人們一種樂觀而正面的態度。
    世界上有許多的紛爭,都是源自於自己主觀的看法或是偏見,當這件事發生在一個小團體中,也許只會產一些爭執,但是,一旦發生在我們所處的這個社會裡,對人類來說卻是莫大的傷害。無論是黑人或白人,在這世上所扮演的角色同樣都是人,既然如此,人類又何苦為難人類呢?看著這些即使在受盡欺壓及各種不平等對待的環境中仍然掙扎求生的這些人,讓人不禁讚嘆他們對於求生的意志和堅定的信念,卻也必須感嘆因這些不平等的待遇才造就了的他們不平凡的一生。

    回覆刪除
  11. 「在他重新學習這一切之前,他的寫作,就像束手站立,看著人類的末日逼臨一般。我個人不願相信人類終歸劫滅的講法。說只因為人類能忍耐因此人是不朽的,這話容易;說當人類末日之鐘敲響,並從落日最後一抹餘暉中、從闇無潮聲的死寂巖岸旁逐漸杳逝之時,終歸還是會有一種聲音留下:那是人類卑弱但永不停息的聲音,這也不難。這些說法我無法接受,我相信的是,人類不僅僅能忍耐而已,他也必將得勝:人的不朽,不來自他是萬物中唯一有著永不停息的聲音,而是因為他有心靈、有著能同情、能犧牲、能忍耐的靈魂。」
    這段文字讓我最有深刻的感悟,人類的生命力其實是生生不息的,而最珍貴也最難得的就是靈魂,有著一種靈魂存在,那樣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便永遠存在。而作家書寫出人類的靈魂、那一份生生不息的力量,為的就是能激勵人們,使人們了解自我的生命力是很強大的,常常看到一些勵志性的文章都會使我心中多了一份無形的力量,即使當時有點萬念俱灰的念頭,看到了那樣撼動心波的文章,便使我心生希望,這樣的文章,還真的是寫出人的靈魂。

    回覆刪除
  12. "現在,是實現民主的諾言的時候。現在,是從陰暗荒蕪的種族隔離幽谷走出來,步上種族平等的光明大道的時候。現在,是把我們國家從種族不平等的流沙中拔昇出來,奠基於民胞物與的堅實磐石的時候。現在,是讓上帝所有兒女同享真正公義的時候。"這幾句能撼動我的心!
    儘管黑人從前被白人無情且殘酷的打壓,他們現在也開創出自己的一片天!NBA裡的籃球好手,放眼看過去,都是黑人;現在風靡全球的Hip Hop音樂,不也是黑人的文化。每個族群都各有特色,從前歧視黑人的人應該也都接受他們、認同他們了,我們該做的,不是揭開歷史的瘡疤,而是以歷史為借鏡,開拓更公平的世界!

    回覆刪除
  13. 「我夢想有一天,我的四個孩子將在一個不是以他們的膚色,而是以他們的品格優劣來評價他們的國度裏生活。」這句話最能打動我。
    我們看一個人不應該以外表來評斷他是怎樣的人,而是要看內心,曾經在李家同─讓高牆倒下吧!這本書中讀到一篇文章:有一個白人在年輕時十分討厭黑人,覺得黑人是很骯髒的,但他後來失明之後,分不出誰是黑人誰是白人,從此以後就只看人的內心,到最後其實他娶的老婆是個黑人。
    我覺得種族歧視是好幾千年前就存在的,因為覺得別人的文明比自己落後,種族優越感就油然而生,但是因為歧視而去壓迫、奴役別的種族是不好的,人生而平等,沒有一個人生來就是要當別人的奴隸,每個人都有人權,而當看到別人不如自己時,不應該是去壓迫,而是要去幫助,讓這個世界變成一個地球村,沒有隔閡,這樣人類才會越來越進步,地球是大家的,每個人都有資格在上面快樂的生活。

    回覆刪除
  14. 「在爭取合法地位的過程中,我們不要採取錯誤的做法。我們不要為了滿足對自由的渴望而抱著敵對和仇恨之杯痛飲。我們鬥爭時必須求遠舉止得體,紀律嚴明。我們不能容許我們的具有嶄新內容的抗議蛻變為暴力行動。」這幾句話最能打動我,金恩博士具備了勇氣,也保持著理性。"對的事就該堅持"這句俗語固然說的好,但所謂對的事必須要合乎義理,不能一昧只顧自己,金恩博士在這方面給了我們完美的榜樣,他爭取黑人該有的人權-用理性和平的做法,不為了那對自由的渴望而使社會動亂,我們人也應當如此,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能只顧自己的猛衝,必須以理性體貼的觀點來看待他人。

    回覆刪除
  15. 「我今天有一個夢想。
    我夢想有一天,幽谷上升,高山下降,坎坷曲折之路成坦途,聖光披露,滿照人間。」
    這段話是最撼動我心的聲音。
    雖然我的宗教信仰並不是基督教或是天主教,但是看到"聖光"這個字眼,我卻從這句話裡面彷彿看到了摩西帶領大家出紅海的那種偉大。
    正常狀態下,幽谷應該是凹陷的,而高山絕對是陡峭的,如此坎坷曲折的大地意味著這個行動的困難性,而從「聖光披露,滿照人間」又可看出金恩博士滿抱希望,希望藉著大家的力量,來使這個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努力達成,這樣的情操真的好偉大!
    我想,當時聽他演說的大眾一定也可以從他肯定的語氣中感受到,如果這樣艱困的行動都可以成功,那真的是受益到全人類,使大家都得到救贖,也使大家都能朝向更光明的世界行進。

    回覆刪除
  16. 寫作是與心靈對話的孤獨過程,重要的是享受那份寧靜,輾轉反思自己在經歷了一切之後,最想表達的是什麼‧也許,寫作是與讀者腦力激盪,產生出不同於一般的火花‧作家在乎的是藉由寫作吶喊出自己,在寫作的舞台上盡情揮灑‧在字與字之間激蕩出優美的情感,帶給讀者更寬廣的想像空間‧很多做家也是旅遊的愛好者,我相信藉由出走能夠帶給他們更多靈感,寫出讓我們讚嘆不朽的著作‧

    回覆刪除
  17. 「詩人的聲音不應該只為人類留下記錄,而是作為人類永存並且勝利的真正倚仗和柱石。」
    在困境之中,所寫出的書必定不同凡響,因為不但有切身的生活背景,還有別人所醞釀不出的深刻體悟,就像司馬遷的史記及左邱明的國語等。一部偉大作品的出爐,不只要作者本身擁有足夠的素養和知識,還得透過時間的考驗才有資格成為不朽的傑作,進而傳諸於世、名留青史。
    古人常說的三不朽,包括立言、立功、立德,其中能著書立書以傳播自己的主張並感化人心的作品,實在少見,因此要寫出一部撼動人心的作品,果然是很困難的。

    回覆刪除
  18. 「有了這個信念,我們將能從絕望之嶙劈出一塊希望之石。有了這個信念,我們將能把這個國家刺耳爭吵的聲,改變成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優美交響曲。有了這個信念,我們將能一起工作,一起祈禱,一起鬥爭,一起坐牢,一起維護自由;因為我們知道,終有一天,我們是會自由的。」
    自古以來,白人自視甚高,老是欺壓黑人,不管是工資上的壓榨也好,權力上的剝奪也罷,黑人總是備受歧視,還得咬緊牙根的默默承受。
    我認為,就連當時拿破崙在稱霸歐洲時,都不忘提出自由、平等與博愛的口號,可見追求自由實在是個難以抵擋的趨勢,且人生而平等,又何苦因膚色的不同而相互排擠?何不放下身段彼此幫助,共創一個合諧自由且美好的未來?
    因此這看似平凡的一次演說,其實對人類邁向、現代民主思想而言,是個很大的進步。

    回覆刪除
  19. 「我夢想有一天,我的四個孩子將在一個不是以他們的膚色,而是以他們的品格優劣來評價他們的國度裏生活。」
    一個人的膚色是天生的,真正覺得一個人的存在價值,因該是他的品格才對。當白人享受這豐厚的果實時,卻是踐踏在黑人的血淚上。歧視他人來增進自己的優越感,不是更顯現出自己的虛假嗎?我想大家都是生活在這個地球上,為什不讓我們更和平愉快的相處和尊重呢。

    回覆刪除
  20. 『有了這個信念,我們將能從絕望之嶙劈出一塊希望之石。有了這個信念,我們將能把這個國家刺耳爭吵的聲,改變成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優美交響曲。』種族問題一直是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從最近的弗吉尼亞理工大學槍擊案可看出,美國的種族歧視問題依然沒有解決,從兇手的遺書看來,他在美國受到了相當大的屈辱,例如被迫吃垃圾,美國人叫他滾回去,當然殺人是絕對不可行的,可是美國也必須反省。平等難實踐,但依然要做,我們雖無法達到完全平等,但必須要如此。被歧視的人不應一味的怨天尤人,而是要從絕望中找到希望,證明自己的能力,總有一天,有人會打從心底尊敬你。我們應當張開雙手,擁抱所有的人,不論他的膚色是如何。

    回覆刪除
  21. 如果美國有實施真正的自由平等,為什麼有色人種還會被歧視?如果美國有實施真正的自由平等,為什麼布魯克林區會被視為孕育犯罪的溫床?如果美國有實施真正的自由平等,為什麼白種人的優越感依舊是這麼的重?『美國沒有履行這項神聖的義務,只是給黑人開了一張空頭支票,支票上蓋著「資金不足」的戳子後便退了回來』,這具話說到了重點,也回答了所有的問題。
    說白一點,美國充其量只不過是實施了制度上的平等,獨立宣言裡面寫的是多麼的冠冕堂皇,美國憲法裡訂定了一堆要如何實行自由平等的法令,那為何在美國的家庭裡,還是有家長教導小孩「不要跟黑人或黃種人的小孩子玩」,不是大多數,但是仍舊是存在美國這個「民主」的國家中,這是不是代表著,美國現實社會中「自由平等」的天平,其實是不公正的?美國現實社會中「自由平等」的果實,其實只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金恩博士的這番話,深深的刺中了美國的要害,幸而最後,他成功的喚起了各階層的注意,使得真正的自由平等在美國的社會中慢慢甦醒。

    回覆刪除
  22. 「對於等候在正義殿堂前門檻上心急如焚的人們,有些話我是必須說的。在爭取合法地位的過程中,我們不要採取錯誤的做法。我們不要為了滿足對自由的渴望而抱著敵對和仇恨之杯痛飲。我們鬥爭時必須求遠舉止得體,紀律嚴明。我們不能容許我們的具有嶄新內容的抗議蛻變為暴力行動。我們要不斷地昇華到以精神力量對付物質力量的崇高境界中去。」這句話是最令我印象深刻且撼動人心的。
    我認為這句話不但提升了他們的價值,也讓我們對他們另眼相看!這不但富含了很深的民主素養,也教了我們一課。其中他們不能容許我們的具有嶄新內容的抗議蛻變為暴力行動說的很對,反觀當今,反省的必是我們,雖然我們已經有很深的民主觀念,卻沒有深刻的民主素養,而電視轉播裡的暴力相向,使我感到羞恥!
    而他們團結的心.團結的精神必定可以得到回報且認同的。不必因為膚色不同而歧視他們,他們也應該賦予真正的人權,他們的態度,也是我們該學習的。

    回覆刪除
  23. "我夢想有一天,我的四個孩子將在一個不是以他們的膚色,而是以他們的品格優劣來評價他們的國度裏生活。"
    這句話最能夠打動我的心。

    我覺得不應該種族來區分人類,我曾經看過一部電影--辛得勒的名單--這部片讓我們看見種族區分的慘劇。每一個人生在這個世界上都是平等的。黑人和猶太人都受過極不平等的對待,可是,他們還是沒有放棄,為自己的自由而奮鬥,這是我們都該學習的。

    回覆刪除
  24. 「寫作,在最成功的時候,是一種孤寂的生涯」。當我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深深在心裡感到共鳴。中國古代上有多少古人也是如此這般。我們讀過太多的作品,詩詞也好,文章也罷,許許多多的文人在人生最落魄無奈的時候,卻出現文采的最高峰。平日的舒適,似乎也很少人能夠注意到小細微,應該說是沈浸在表面的現實世界,寫出來的作品就能反應生存現況,或是價值觀,這樣想想,在困頓的生活中,沒有所謂實質的享受,轉移到內心精神的昇華,或是寄託於大自然中,這時作品的等級似乎就變高了。我以為的文學,就是能徹底散發真實情感,以及讓讀者感到共鳴,在現實生活裡還能有一分貼切的感動。

    回覆刪除
  25. 詩人的聲音不應該只為人類留下記錄,而是作為人類永存並且勝利的真正倚仗和柱石。

    這句話非常有意義,不只是留下作品而已,不只是留下文字,重要的是那些文字帶給人們的力量,那些文學給人心靈的滋潤,那是價值所在,詩人的聲音可以挽救人們墮落的心,可以喚醒人們的潛力,是可以改變一個人的聲音,我們必須珍藏這些聲音,他的確足以讓我們倚靠,就像現在的歌曲,現今的文章,都是改變人們想法的聲音,是人們悲傷時的依靠,文學的價值就再那些意想不到的效果,是真正永遠的勝利,我愛那些美麗的文字,可以和我心裡產生共鳴,那是勝利的鍾鳴,是非常有價值的文學

    回覆刪除
  26. "不!我們現在並不滿足,我們將來也不滿足,除非正義和公正猶如江海之波濤,洶湧澎湃,滾滾而來。"
     看到這句的瞬間,有種被電到的感覺,或許是在生活上看到不少不公平或是很讓人不愉快的事,或者是發現自己並沒有實踐正義的能力,所以這句話給我的衝擊特別大。
      所謂人權,我總覺得是種十分重要卻又難以捉模,難以界定的東西,或許是台灣的制度,有時讓人權過於膨脹,過於逾越,但是又不難看到讓人十分懷疑人權跑哪去的事情,所以人權,我只能認為是一種藉口,不過這個藉口可以用於私慾也可以用於正義。

    回覆刪除
  27. 我個人對於金恩博士的演講,有時十分深刻的體悟。記得在高中英文課本上也有節錄他的演講稿。當時還不是很能體會其中的意義,直到看到這篇全文,使我深感良多。
    民主、自由還真不是與天賜給的。自上古、中古,皆為不自由的時代,而近一、二百年,才有民主、自由的感覺。但分析民主化的這一、二年來看,進步,似乎只和白人掛鉤,有色人種實在煎熬中,成為“假民主”、“假自由”聲勢下的陪葬品。而上帝待人是平等的,直到金恩博士的出現,漸漸改變了美國所謂的民主、自由,令人感動的,金恩博士以蒼生平等為自任,帶領大眾爭取應有的權利,他不是為個人,也不是為了黑人,而是希望普天之下的人民都能平等、自由的活下去。在他眼中,人是一樣的,沒有色差,彼此有這共同的稱號“Human”。
    而現今,金恩博士的理念還在繼續進行著,平等與自由尚未到終點,但它始終在前進著。人們彼此慈遲而行,同舟共濟,必能使人們的層次又更上一層樓。

    回覆刪除
  28. 以前黑人備受白人歧視,如今雖表面上已經解除了, 但是黑人在美國的地位仍不如白人。為何膚色不一樣,就要受到這種不平等的待遇呢?像美國這樣如此進步的國家,內部對待有色人種卻如此不公,兩種狀況真令人覺得矛盾呀!我們應該多聽聽有色人種的心聲,畢竟我們都是上帝所創造的,應停止這種愚蠢的觀念。仔細想想這不就是種落後的想法嗎?人人應該平等才對!

    回覆刪除
  29. [我夢想有一天,在喬治亞的紅山上,昔日奴隸的兒子將能夠和昔日奴隸主的兒子坐在一起,共敘兄弟情誼。]看到這句話,我腦海中浮現出的畫面是美好的溫馨的和平的。
    能做到這樣是何等的不容易啊!但是這是我們全人類的夢想。
    還記得以前看過一個故事,一個黑人小女孩在學校保受欺負、沒有朋友,她幼小天真的心靈不明白為何大家要這樣對她,大家總是說她骯髒。她幼小的心靈實在不能理解,她很難過。一天,她媽媽發現她哭著在滿是鮮紅的血的浴缸裡拼命刷著皮膚,都已經刷破了,她哭著說"為什麼我刷了這麼久還是黑的?"...
    我看完這個故事其實內心非常難過痛心,儘管不一定是真實故事,但在地理大發現後的三四百年裡,這樣血淚交織的無奈故事在世界各地都在發生著。到底人類何時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我們還有很多路要走,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從身邊的"包容"做起吧!

    回覆刪除
  30. 我夢想有一天,阿拉巴馬州能夠有所轉變,儘管該州州長現在仍然滿口異議,反對聯邦法令,但有朝一日,那裏的黑人男孩和女孩將能與白人男孩和女孩情同骨肉,攜手並進。
    我覺得大家都是平等的,不應該因為膚色就排擠他,也不應該因為膚色就決定一個人的價值,一個人的能力與品德才是最重要的。同樣都活在這個世界上,更應該同心協力去讓每個人過的更好。

    回覆刪除
  31. 首先,一直讓我覺得很奇怪的是這裡的文章總還是有錯字,而且就我觀點好像略嫌過多了喔。
    我最有感觸的是這句:「寫作,在最成功的時候,是一種孤寂的生涯」,前陣子我在看的書是莒哈絲的「寫作」,那本書裡面也有提及類似的觀點。或許是英雄所見略同吧!其實那些大文豪、創作者總是強調在創作的當下需要絕對的孤獨,那是一種近乎自虐的舉動,需要極大的決心,也是種極大的痛苦。在這部分上又與柯裕棻所謂異教女尼的程度上有極大差距了,或許正因如此,柯氏才一直都處於「平庸」吧。就我的觀察,其實許多絕世大作家的性格都是非常孤僻冷傲、不擅與人相處的。或許正因為與人群隔了一種距離,反而能夠從圈外更清楚徹底地剖析這世界吧!用一種冷眼旁觀的筆觸,細膩描繪眼下的所見。一如張愛玲,她最後的晚年幾乎是與世隔絕的,而她的性格似乎亦一向如此。(雖然在最後的那段生活中她並創作出絕世作品,但那種生活方式其實可以算是種態度了吧。)有時候看到他們那樣的生活會覺得不可思議,在檯面上光鮮亮麗文采洋溢的大家,所費的艱辛就別提了,有些是靠天分有的文筆是磨出來的;那他們所忍受的孤寂呢?這恐怕更難想像了吧,唯有在那樣淒絕的痛楚下才能孕育出佳作,又讓我不禁聯想有多少作家因著無法抵抗的孤寂而自殺身亡。吳爾芙曾為類似題材下過這樣的註解:「要是上天也賦予我們強烈的自我主義的話,我們會竭盡全力把它扼殺,以便和鄰人和睦相處。我們不夠自信,不敢完全和現存秩序決裂。」她所提及的原是個性,但我覺得兩者其實是可以合為一談的,因為現在的人們都為了「和大家一樣」,而犧牲掉了本質、逼迫自己與所謂普羅大眾同流,那麼,平庸也算是必然的結果吧。

    回覆刪除
  32. 「我們的前輩大師們留下了偉大的業績,正因為如此,一個普通作家常被他們逼人的光輝驅趕到遠離他可能到達的地方,陷入孤立無助的境地。」作家的生活是很辛苦的,常為了靈感而傷腦筋。一但有了好作品,就會被比較。作家們往往都希望可以出版自己所喜歡的文章內容,可是現實總是殘忍的!作家往往要了解讀者的心情,迎合大眾的喜愛!甚至是揹負多少的壓力,只為了要超越前人的著作!所以,可以出書的作者都是令人敬佩的,儘管他不是你喜愛讀的類型!

    回覆刪除
  33. 我夢想有一天,我的四個孩子將在一個不是以他們的膚色,而是以他們的品格優劣來評價他們的國度裏生活。這句話讓我印象深刻。
    人本生而平等,不可因為外在的不同而產生歧視,外在是天生的,但後天的成就是靠個人的努力得來的,所以人人都應該擁有等同的機會,現在的西方人還是有「白人優越學」的想法,其實只是因為他們的開發早,現在有很多第三世界的國家漸漸興起,說不定哪天他們能靠自己的努力,及起直追,打敗西方先進國家。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