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魚】
春秋時期,越國的西施,是個浣紗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過人。她在河邊浣紗時,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她顯得更加美麗,這時,魚兒看見她的倒影,忘記了遊水,漸漸地沉到河底。從此,西施這個“沉魚”的代稱,在附近流傳開來。
【落雁】
漢元帝在位期間,南北交兵,邊界不得安寧。漢元帝為安撫北匈奴,選王昭君與單于結成姻緣,以保兩國永遠和好。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裏,昭君告別了故土,登程而去。一路上,馬嘶雁鳴,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緒難平。她在坐騎上,撥動琴弦,奏起悲壯的離別之曲。南飛的大雁聽到這悅耳的琴聲,看到騎在馬上的這個美麗女子,忘記擺動翅膀,跌落地下。從此,昭君就得來“落雁”的代稱。
【閉月】
漢獻帝的大臣司徒王允的歌妓貂嬋在後花園拜月時,忽然輕風吹來,一塊浮雲將那皎潔的明月遮住。這時正好王允瞧見。王允為宣揚他的養女長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說,我的女兒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過,趕緊躲在雲彩後面。因此,貂嬋也就被人們稱為“閉月”了。
【羞花】
唐朝開元年間,楊玉環被選進宮來。進宮後,她總是思念家鄉。一天,她到花園賞花散心,看見盛開的牡丹、月季……想起自己被關在宮內,虛度青春,不勝嘆息,對著盛開的花說:“花呀,花呀!你年年歲歲還有盛開之時,我什麼時候才有出頭之日?”聲淚俱下,她剛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縮,綠葉卷起低下。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這時,被一宮娥看見,宮娥到處說,楊玉環和花比美,花兒都含羞低下了頭。“羞花”稱號由此而來。
【結草】
《左傳•宣公十五年》記載,晉大夫魏顆在父親死後,沒有依照遺言讓父親的愛妾殉葬,叫她改嫁了。後魏顆與秦杜回作戰時,見一老人把草打成結絆倒杜回,魏顆因而得勝。夜裏夢見老人對他說,自己是所嫁婦人的父親。後比喻真心實意地感恩報德。李密《陳情表》:“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
【洗耳】
許由是古代傳說中的隱士。相傳堯晚年打算把君位讓給他,他逃到箕山腳下,農耕而食。堯又請他出山做九州長官,他到潁水邊洗耳朵,表示聽都不想聽。後世以之意謂以接觸世俗的東西為恥辱。曹植《七啟》:“河濱無洗耳之士,喬岳無巢居之民。”
【倒屣】
《三國志•魏書•王粲傳》中說,蔡邕十分賞識王粲的文才,聽說王粲上門求見,他來不及穿好鞋子,倒拖著就出門迎接。正因為急於迎客,才把鞋穿倒。後世以此表示熱情迎接賓客。王維《輞川別業》:“披衣倒屣且相見,相歡語笑衡門前。”又作“倒履”。
【青眼】
《晉書•阮籍傳》載,阮籍不拘禮教,能為青白眼。見凡俗之士,以白眼對之。嵇康酒挾琴造訪,籍大悅,乃對以青眼。青眼,眼睛正視,黑眼珠在中間。後因以“青眼”稱對人的器重或喜愛。杜甫《短歌行》:“仲宣樓頭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
【桃李】
春秋時魏國有個大臣叫子質,他得勢的時候,曾培養和保舉過不少人。後來他因得罪了魏文侯,便獨自跑到了北方。在北方他遇到個叫簡子的人,就大發牢騷,抱怨那些受自己培養、保舉的人不肯為他出力。簡子聽後笑著說:“春天種下桃李,夏天便可以在樹下納涼,秋天還可以吃到果子;可是,如果你春天種下的是蒺藜,那麼,不僅夏天不能利用它,就是到了秋天它滿身長的刺還會刺人。”接著簡子又說:“所以君子培養人才要像種樹一樣,應該先選準對象,然後再加以培養。你選拔的人本來就是不應該選拔的啊!”這裏簡子以“種樹”來比喻“育人”,既形象又深刻。後來,人們就把老師培育出的人才喻稱為“桃李”,喻指門生、學生。白居易《春和令公綠野堂種花》:“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以上引用育星教育網 www.ht88.com)
【滄海桑田】
典出《神仙傳·麻姑》:“麻姑自云,接侍以來,已見東海(泛指大海)三為桑田。”滄海,即大海,因大海水呈青蒼色,故稱大海變為桑田,桑田變為大海。比喻世事變化很大。
【天壤之別】
典出《抱樸子·內篇·論仙》。壤,地下。天上和地下的差別。比喻相隔很遠,差別很大。此成語也可以寫作“天淵之別”。
【唇齒相依】
典出《三國志·魏書·鮑勳傳》。嘴唇和牙齒相互依靠,不能離開。比喻關係密切,互相依存。此句中的“唇齒”也理解為“唇亡齒寒”。典出《左傳·僖公五年》。意思是:嘴唇沒有了,牙齒就會感到寒冷,比喻關係密切,利害共同。
【銜環】
銜環,典出《續齊諧記》。黃雀銜著白玉環給恩人,以報昔日救助之恩。後來人們用來比喻感恩報德、至死不忘。
【枕戈待旦】
典出《晉書·劉琨傳》。戈,古代的一種兵器;旦,天亮。枕著武器等著天亮。比喻殺敵報國的心情急切,一刻也不鬆懈。也用來形容警惕性極高。
【臥薪嚐膽】
典出《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薪,柴草;膽,苦膽。在柴草堆上睡覺,又在起坐和睡覺的地方掛上苦膽,吃飯睡覺之前都要嘗嘗膽的苦味。比喻為了達到一個目的而刻苦自勵,奮發圖強。
【七擒七縱】
典出《三國志·諸葛亮傳》。擒,捉拿;縱,釋放。諸葛亮七次捉住孟獲,又七次釋放了他。比喻善於謀略,使對方心服。也比喻有收有放地控制對方。
【學富五車】
典出《莊子·天下》:“惠施多方,其書五車。”後來人們將其縮為成語“學富五車”。其意思是:形容讀書多,學問淵博。
【投筆從戎】
典出《後漢書·班超傳》。投,扔掉;從戎,參加軍隊。扔掉筆去參加軍隊。比喻棄文就武,投身疆場,進而報國立功、施展抱負的行動。
【中流擊輯】
典出《晉書·祖逖傳》。中流,指江中;輯,船槳。在江中用船槳敲擊著船發誓言,比喻誓死收復失地的決心和行動。
【馬革裹屍】
典出《後漢書·馬援傳》。指在戰場上被打死以後,因沒有棺木盛殮,就用馬皮把屍體包裹起來。常用來表示決心為國捐驅的英雄氣概。
【精衛填海】
典出《山海經·北山經》。精衛,古代神話中的小鳥名。精衛小鳥也要用木頭,石塊填塞大海。比喻堅韌不拔、不畏艱難,不達目的、誓不甘休。
2008年8月18日 星期一
2008年8月6日 星期三
古代重要文化典故(四)
【暮雲春樹】:
唐代大詩人李白與杜甫,天寶四載(745)秋在山東定交,同游齊魯。李白當時已詩名顯赫,杜甫則方初露頭角。兩人相處時間雖不長,但彼此傾心相與,分手時,李白曾作了《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詩,依依惜別。從此杜甫西去長安,李白南游吳越,末嘗再晤。別後年餘,杜甫在長安懷念浪跡吳越的李白,曾作《春日憶李白》,極寫思念之苦,詩云:“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詩中春樹、暮雲兩句,喻分處兩地,動靜互異之狀,即景寓懷,不言情而情在其中。後因以暮雲春樹喻親朋天各一方,徒勞思念,詩文中時用之,尺牘中尤為常語。(典見《杜工部集》)
【雪泥鴻爪】:
宋代詩人蘇軾、蘇轍兄弟,感情深篤。二人于仁宗嘉佑二年(1057)同舉進士以後,宦海沉浮,常居兩地,故不時相互贈詩以寄思念之情。嘉佑六年(1061)二人於鄭州分別後,蘇軾在澠池得蘇轍詩,中有“相攜話別鄭原上,共道長途怕雪泥”句。當時天寒雨雪,“雪泥”一詞係實記征途之苦。蘇軾因在《和子由澠池懷舊》詩中予以發揮,有句云“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以鴻雁踏雪泥而又各自東西,喻兄弟因身不由己而分離。“雪泥鴻爪”後用作比喻往事所遺的痕跡。(典見《蘇軾詩集》)
【破鏡重圓】:
南朝陳代太子舍人徐德言,其妻為陳後主的妹妹樂昌公主。因見天下大亂,國亡無日,恐一旦亡國,離亂之際,夫妻失散,遂破鏡為二,夫妻各執一半,相約他年正月十五賣鏡都市以謀昭合。未幾,陳果為隋所滅。公主被隋朝重臣越國公楊素所獲,極受恩寵。德言流離至京城,遇一僕在街頭叫賣破鏡,正與自己藏的半邊契合。就題詩道:“鏡與人俱去,鏡歸人不歸。無復嫦娥影,空留明月輝。”公主見詩,悲泣不食。楊素知情後,大為感動,終於讓他們夫婦團聚。後因以“破鏡重圓”喻夫妻離散後重新團圓。(典見《本事詩》、《古今詩話》等)
【夢游華胥】:
相傳黃帝即位三十年,因思為天下大治之難,乃寡欲清心,順其自然,三月不理政事。曾夢中游於華胥氏之國。其國無元首,亦無貴賤賢愚之分。人民無所嗜好,既不戀生,也不畏死;既無親疏向背之隔,亦無愛憎利害之心;水火難傷,鞭斧無損;雲霧難遮其眼,雷霆不擾其耳,是個沒有人世利害得失的奇妙極樂世界。黃帝醒後若獲養身治物之道。廿八年後,終至天下大治。後因以“夢游華胥”喻到達理想王國。唐李商隱詩云“不見華胥夢,空聞下蔡迷”,即用此典。(典見《列子·黃帝篇》)
【莊周夢蝶】:
戰國時哲學家莊周主張是非齊一,物我兩忘。《莊子》中有一寓言申喻此理:莊周夢見自己化作一隻蝴蝶,翩翩飛舞,怡然自樂。夢醒以後,身依然是莊周。因此說,不知是莊周化為蝴蝶呢,還是蝴蝶化為莊周。後世遂以莊周夢蝶比喻人生如夢幻,難以究詰。唐李商隱名作《錦瑟》云:“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詩中頷聯即用此典。清黃景仁《濠梁》“夢久已忘身是蝶,水清安識我非魚”,也用此意。(典見《莊子·齊物論》)
【傾國傾城】:
漢武帝時,協律都尉李延年,曾在武帝前作歌道:“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複傾國,佳人難再得。”武帝無限神往,歎息良久曰:“世豈有此人乎?”平陽公主進言,謂李延年有妹,姿容絕代,妙麗善舞。武帝召見,納入後宮,即後來深受寵倖的李夫人。“傾國傾城”一詞,即用以形容女子美貌絕倫,文學作品中引用甚多。如李白《感興》“蛾眉豔曉月,一笑傾城歡”,又《清平調》“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均用此典。(典見《漢書·外戚傳》)
【司空見慣】:
唐代詩人劉禹錫某年從和州(今安徽省和縣)罷官回京,司空李紳因仰慕其名,邀至府第,盛宴款待。席間,李紳命歌妓勸酒,劉禹錫即席賦七絕一首,詩曰:“高髻雲鬟宮樣妝,春風一曲杜韋娘。司空見慣渾閒事,斷盡江南刺史腸。”李紳聽罷,就把歌妓贈給了他。此事范攄《雲溪友議》卷七、計有功《唐詩紀事》卷三七均作揚州大司馬杜鴻漸與劉禹錫事,不能詳考。後人因以“司空見慣”比喻對事物的習以為常。蘇軾《滿庭芳·佳人》詞:“人間何處,有司空見慣,應謂尋常。”(典見《本事詩·情感》
【梅妻鶴子】:
北宋詩人林逋,為詩風格淡遠,其詠梅詩“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是傳誦人口的名句。他不趨榮利,終身未仕,初放浪江、淮間,後隱居杭州西湖的孤山,二十多年足不及城市,死後賜諡和靖先生,人稱“梅妻鶴子”。後遂以“梅妻鶴子”為隱者清心寡欲的象徵。明徐復祚《偶寄》“紫綬高軒虛富貴,梅妻鶴子自風流”,即用此典。(典見《詩話總龜》、《夢溪筆談》、《宋史·隱逸傳》、《西湖遊覽志》)
【驛寄梅花】:
三國吳名將陸遜的族子陸凱,與范曄(非《後漢書》作者)是好友。兩人一處江南,一居長安,山川阻隔,常懷思念。冬日適有傳遞公文的驛吏南來,陸凱便折了一枝寒梅,命驛吏攜往長安贈與範曄,並作《贈范曄》詩一首。詩云:“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後因以“驛寄梅花”喻向遠方友人表達思念之情。如宋秦觀《踏莎行》詞:“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舒亶《虞美人·寄公度》詞“故人早晚上高臺,贈我江南春一枝梅”等,都用此典。(典見《太平御覽》卷九七零所引《荊州記》)
【力透紙背】:
顏真卿為著名的書法家,其《張長史十二意筆法記》中,稱讚張旭的書法:“當其用鋒,常欲使其透過紙背,此功成之極矣。”故後以“力透紙背”形容書法遒勁有力。又用以形容詩文立意深刻,造語精警,如清趙翼評陸游詩:“意在筆先,力透紙背。”(典見《顏魯公文集》及《甌北詩話》)
【夭桃穠李】:
《詩經》中詠男女婚嫁之詩歌極多,如:“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詩中以桃花茂盛豔麗的色澤,比喻年輕女子的貌美,並預祝女子嫁後必將給夫家帶來幸福。又如:“何彼穠矣,華如桃李。平王之孫,齊侯之子。”“穠”,繁盛之意。詩言周王之女下嫁齊侯之子,新人光彩照人,有若桃李之花。後因以喻少年俊俏的新郎新娘。如唐張說《安樂郡主花燭行》:“星昴殷冬獻吉日,夭桃穠李遙相匹。”(典見《詩經·周南·桃夭》、《詩經·召南·何彼穠矣》)
【干卿底事】:
南唐中主李璟,與中書侍郎馮延巳均工詞,李璟有《浣溪沙》一首,其佳句為“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馮延巳有《謁金門》一首,其佳句為“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一日,中主戲謂馮延巳曰:“吹皺一池春水,干卿底事?”馮延巳即應曰:“未若陛下‘小樓吹徹玉笙寒’也。”當時以君臣問答為佳話。後人遂以“吹皺一池春水”或“干卿底事”,用以責人多管閒事。(典見陸游《南唐書·馮延巳傳》)
【章台柳】:
唐代詩人韓翃是大曆十才子之一,居京時得一姬柳氏,才色雙全。後韓翃為淄青節度使侯希幕僚。時值安史之亂,他不敢攜柳氏赴任,分別三年,未能團聚,因寄詞柳氏云:“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許堯佐《柳氏傳》作“昔日青青”)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柳氏也有和詞云:“楊柳枝,芳菲節。可恨年年贈離別。一葉隨風忽報秋,縱使君來豈堪折?”她因自己貌美獨居,恐有意外,就出家為尼。不久被番將沙吒劫去,後賴虞侯將許俊用計救出,始得團圓。後人就名韓翃寄柳氏詞的詞調為“章台柳”。“章台柳”亦被用為可任人攀折之路柳牆花而專妓女這類的人物。(典見《本事詩》、《柳氏傳》、《唐詩紀事》、《全唐詩話》)
【人面桃花】:
唐詩人崔護,資質甚美,清明獨游長安南莊,至一村戶,見花木叢萃,寂無人聲。因渴極,叩門求漿。良久始有一女子應門,捧杯水讓坐。女子獨倚庭前桃花斜柯,姿態楚楚動人;凝睇相對,似有無限深情。崔護以言挑之,不應。彼此注目久之。崔辭行,女子送至門,如不勝情而入。
次年清明,崔護追憶此事,情不可遏,又往探訪,唯見門院如故,置鎖無人。惆悵之餘,題詩於門扉曰:“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後代詩文中因常以喻男子邂逅一女子,後不復再見的悵惘心情。元代白樸、尚仲賢均有《崔護謁漿》雜劇演此事,明清傳奇中亦有《題門記》、《人面桃花》等劇,皆本此。(典見《本事詩》、《唐詩紀事》及《全唐詩話》等)
【吊柳會】:
柳永初名三變,以填詞名世,與兄弟三復、三接號為“柳氏三絕”。因他常涉足花街柳巷,所作大抵為偎紅依翠的豔詞,歌台舞榭常演唱其詞,歌妓舞姬,均愛慕其才華,但為時論所不許。後改名柳永,中進士第,官任屯田員外郎,但一生流落不偶,最終客死襄陽,埋骨異鄉。
相傳他死時家無餘財,身後蕭條,靠昔日仰慕他的妓女集資營葬,草草料理後事。死後亦無親族祭奠。每年清明,群妓相約各攜酒菜食物赴其墳地祭掃。識與不識均奔集墓地,相沿成習。鄉間稱之為吊柳七或吊柳會。《古今小說·眾名姬春風吊柳七》及清王士禎《真州絕句》之五“殘月曉風仙掌路,何人為吊柳屯田”,均敘此事。(典見《獨醒雜誌》、《方輿勝覽》等
【奉旨填詞】:
宋詞人柳永,原名柳三變。擅作慢詞長調,每為教坊樂妓所傳唱,當時有“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之謠。他常與歌妓來往,留連於燈紅酒綠,徵歌逐舞。因功名未遂,曾作《鶴沖天》一首解嘲,詞中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句。景佑間中進士。仁宗曾言:“此人好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詞去。”柳永從此益放浪形骸,逢人即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後因以“奉旨填詞”喻自我嘲諷,將錯就錯。(典見《本事詞》、《能改齋漫錄》、《方輿勝覽》及《藝苑雌黃》等)
【蘭亭修禊】:
晉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大書法家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親友四十餘人,相聚於山陰(今紹興)西南二十七里的蘭亭。按照古代風習,在此舉行祛除不祥的修禊之儀:各人依次分列蘭渚曲水旁,將酒杯置於水上,任其隨波而下。酒杯過時必須賦詩,不成則罰酒。其日天朗氣清,風和日麗。王羲之等十一人各賦詩二首,另十五人各賦詩一首。王羲之為所賦詩作《蘭亭集序》,以記其事。王羲之手寫此序的書法向被視為藝術瑰寶,與其事其文相得益彰。從此“蘭亭修禊”便成了文人聚會的典故,曲水傳杯或曲水流觴遂也為文人雅集的佳話。(典見《晉書·王羲之傳》
【馬遲枚速】:
西漢著名文學家枚乘之子枚皋,曾侍梁恭王為郎。後到長安,為漢武帝文學侍臣,枚皋不通經書,詼諧調笑,甚得武帝寵倖。常從武帝東,獵射嬉遊之際,帝每有所感,即命其作賦。枚皋才思敏捷,受詔即成,所賦甚多。同時大文學家司馬相如善為文而遲,故所作少而佳於枚皋。梁代張率奉命作《待語賦》,梁武帝讀後贊道:“相如工而不敏,枚皋速而不工。卿可謂兼二子於金馬矣!”金馬,漢宮門名。後因以“馬遲枚速”、“馬工枚速”或“馬遲枚疾”,喻文人才性各異。
【雕蟲篆刻】:
西漢揚雄擅長辭賦,曾獻《甘泉》、《河東》、《羽獵》、《長楊》四賦於成帝。至晚年,悔其少年之作。他在《法言》一文中稱辭賦是“童子雕蟲篆刻”、“壯夫不為”的劣作。雕蟲篆刻,指“秦書”八體中的蟲書、刻符二體,為童子初學所習課目,故揚雄稱為“童子”之業,用以比喻雕章琢句是小技末道。後人貶斥辭賦,或表示自謙,亦常用“雕蟲小技”一詞。如李白《與韓荊州書》中,即有“恐雕蟲小技,不合大人”
【屋下架屋】:
東晉庾闡字仲初,作《揚都賦》,呈給當時掌政的庾亮。庾亮因與庾闡是親族,為了抬高這篇賦的身價,就說它可與漢代張衡的《兩京賦》、西晉左思的《三都賦》媲美。經他一推崇,人人競寫,京都為之紙貴。文學貴在創新,而《揚都賦》不過是模仿之作,並無新意。因此謝安譏笑說:“此是屋下架屋耳。”同時人王隱也以“屋下架屋”評揚雄《太玄經》,譏其摸仿《易經》。故後人常以“屋下架屋”比喻事物的模仿或重複。如《顏氏家訓序》:“魏晉以來,所著諸子,理重事複,遞相模效,猶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典見《世說新語·文學》)
唐代大詩人李白與杜甫,天寶四載(745)秋在山東定交,同游齊魯。李白當時已詩名顯赫,杜甫則方初露頭角。兩人相處時間雖不長,但彼此傾心相與,分手時,李白曾作了《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詩,依依惜別。從此杜甫西去長安,李白南游吳越,末嘗再晤。別後年餘,杜甫在長安懷念浪跡吳越的李白,曾作《春日憶李白》,極寫思念之苦,詩云:“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詩中春樹、暮雲兩句,喻分處兩地,動靜互異之狀,即景寓懷,不言情而情在其中。後因以暮雲春樹喻親朋天各一方,徒勞思念,詩文中時用之,尺牘中尤為常語。(典見《杜工部集》)
【雪泥鴻爪】:
宋代詩人蘇軾、蘇轍兄弟,感情深篤。二人于仁宗嘉佑二年(1057)同舉進士以後,宦海沉浮,常居兩地,故不時相互贈詩以寄思念之情。嘉佑六年(1061)二人於鄭州分別後,蘇軾在澠池得蘇轍詩,中有“相攜話別鄭原上,共道長途怕雪泥”句。當時天寒雨雪,“雪泥”一詞係實記征途之苦。蘇軾因在《和子由澠池懷舊》詩中予以發揮,有句云“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以鴻雁踏雪泥而又各自東西,喻兄弟因身不由己而分離。“雪泥鴻爪”後用作比喻往事所遺的痕跡。(典見《蘇軾詩集》)
【破鏡重圓】:
南朝陳代太子舍人徐德言,其妻為陳後主的妹妹樂昌公主。因見天下大亂,國亡無日,恐一旦亡國,離亂之際,夫妻失散,遂破鏡為二,夫妻各執一半,相約他年正月十五賣鏡都市以謀昭合。未幾,陳果為隋所滅。公主被隋朝重臣越國公楊素所獲,極受恩寵。德言流離至京城,遇一僕在街頭叫賣破鏡,正與自己藏的半邊契合。就題詩道:“鏡與人俱去,鏡歸人不歸。無復嫦娥影,空留明月輝。”公主見詩,悲泣不食。楊素知情後,大為感動,終於讓他們夫婦團聚。後因以“破鏡重圓”喻夫妻離散後重新團圓。(典見《本事詩》、《古今詩話》等)
【夢游華胥】:
相傳黃帝即位三十年,因思為天下大治之難,乃寡欲清心,順其自然,三月不理政事。曾夢中游於華胥氏之國。其國無元首,亦無貴賤賢愚之分。人民無所嗜好,既不戀生,也不畏死;既無親疏向背之隔,亦無愛憎利害之心;水火難傷,鞭斧無損;雲霧難遮其眼,雷霆不擾其耳,是個沒有人世利害得失的奇妙極樂世界。黃帝醒後若獲養身治物之道。廿八年後,終至天下大治。後因以“夢游華胥”喻到達理想王國。唐李商隱詩云“不見華胥夢,空聞下蔡迷”,即用此典。(典見《列子·黃帝篇》)
【莊周夢蝶】:
戰國時哲學家莊周主張是非齊一,物我兩忘。《莊子》中有一寓言申喻此理:莊周夢見自己化作一隻蝴蝶,翩翩飛舞,怡然自樂。夢醒以後,身依然是莊周。因此說,不知是莊周化為蝴蝶呢,還是蝴蝶化為莊周。後世遂以莊周夢蝶比喻人生如夢幻,難以究詰。唐李商隱名作《錦瑟》云:“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詩中頷聯即用此典。清黃景仁《濠梁》“夢久已忘身是蝶,水清安識我非魚”,也用此意。(典見《莊子·齊物論》)
【傾國傾城】:
漢武帝時,協律都尉李延年,曾在武帝前作歌道:“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複傾國,佳人難再得。”武帝無限神往,歎息良久曰:“世豈有此人乎?”平陽公主進言,謂李延年有妹,姿容絕代,妙麗善舞。武帝召見,納入後宮,即後來深受寵倖的李夫人。“傾國傾城”一詞,即用以形容女子美貌絕倫,文學作品中引用甚多。如李白《感興》“蛾眉豔曉月,一笑傾城歡”,又《清平調》“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均用此典。(典見《漢書·外戚傳》)
【司空見慣】:
唐代詩人劉禹錫某年從和州(今安徽省和縣)罷官回京,司空李紳因仰慕其名,邀至府第,盛宴款待。席間,李紳命歌妓勸酒,劉禹錫即席賦七絕一首,詩曰:“高髻雲鬟宮樣妝,春風一曲杜韋娘。司空見慣渾閒事,斷盡江南刺史腸。”李紳聽罷,就把歌妓贈給了他。此事范攄《雲溪友議》卷七、計有功《唐詩紀事》卷三七均作揚州大司馬杜鴻漸與劉禹錫事,不能詳考。後人因以“司空見慣”比喻對事物的習以為常。蘇軾《滿庭芳·佳人》詞:“人間何處,有司空見慣,應謂尋常。”(典見《本事詩·情感》
【梅妻鶴子】:
北宋詩人林逋,為詩風格淡遠,其詠梅詩“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是傳誦人口的名句。他不趨榮利,終身未仕,初放浪江、淮間,後隱居杭州西湖的孤山,二十多年足不及城市,死後賜諡和靖先生,人稱“梅妻鶴子”。後遂以“梅妻鶴子”為隱者清心寡欲的象徵。明徐復祚《偶寄》“紫綬高軒虛富貴,梅妻鶴子自風流”,即用此典。(典見《詩話總龜》、《夢溪筆談》、《宋史·隱逸傳》、《西湖遊覽志》)
【驛寄梅花】:
三國吳名將陸遜的族子陸凱,與范曄(非《後漢書》作者)是好友。兩人一處江南,一居長安,山川阻隔,常懷思念。冬日適有傳遞公文的驛吏南來,陸凱便折了一枝寒梅,命驛吏攜往長安贈與範曄,並作《贈范曄》詩一首。詩云:“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後因以“驛寄梅花”喻向遠方友人表達思念之情。如宋秦觀《踏莎行》詞:“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舒亶《虞美人·寄公度》詞“故人早晚上高臺,贈我江南春一枝梅”等,都用此典。(典見《太平御覽》卷九七零所引《荊州記》)
【力透紙背】:
顏真卿為著名的書法家,其《張長史十二意筆法記》中,稱讚張旭的書法:“當其用鋒,常欲使其透過紙背,此功成之極矣。”故後以“力透紙背”形容書法遒勁有力。又用以形容詩文立意深刻,造語精警,如清趙翼評陸游詩:“意在筆先,力透紙背。”(典見《顏魯公文集》及《甌北詩話》)
【夭桃穠李】:
《詩經》中詠男女婚嫁之詩歌極多,如:“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詩中以桃花茂盛豔麗的色澤,比喻年輕女子的貌美,並預祝女子嫁後必將給夫家帶來幸福。又如:“何彼穠矣,華如桃李。平王之孫,齊侯之子。”“穠”,繁盛之意。詩言周王之女下嫁齊侯之子,新人光彩照人,有若桃李之花。後因以喻少年俊俏的新郎新娘。如唐張說《安樂郡主花燭行》:“星昴殷冬獻吉日,夭桃穠李遙相匹。”(典見《詩經·周南·桃夭》、《詩經·召南·何彼穠矣》)
【干卿底事】:
南唐中主李璟,與中書侍郎馮延巳均工詞,李璟有《浣溪沙》一首,其佳句為“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馮延巳有《謁金門》一首,其佳句為“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一日,中主戲謂馮延巳曰:“吹皺一池春水,干卿底事?”馮延巳即應曰:“未若陛下‘小樓吹徹玉笙寒’也。”當時以君臣問答為佳話。後人遂以“吹皺一池春水”或“干卿底事”,用以責人多管閒事。(典見陸游《南唐書·馮延巳傳》)
【章台柳】:
唐代詩人韓翃是大曆十才子之一,居京時得一姬柳氏,才色雙全。後韓翃為淄青節度使侯希幕僚。時值安史之亂,他不敢攜柳氏赴任,分別三年,未能團聚,因寄詞柳氏云:“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許堯佐《柳氏傳》作“昔日青青”)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柳氏也有和詞云:“楊柳枝,芳菲節。可恨年年贈離別。一葉隨風忽報秋,縱使君來豈堪折?”她因自己貌美獨居,恐有意外,就出家為尼。不久被番將沙吒劫去,後賴虞侯將許俊用計救出,始得團圓。後人就名韓翃寄柳氏詞的詞調為“章台柳”。“章台柳”亦被用為可任人攀折之路柳牆花而專妓女這類的人物。(典見《本事詩》、《柳氏傳》、《唐詩紀事》、《全唐詩話》)
【人面桃花】:
唐詩人崔護,資質甚美,清明獨游長安南莊,至一村戶,見花木叢萃,寂無人聲。因渴極,叩門求漿。良久始有一女子應門,捧杯水讓坐。女子獨倚庭前桃花斜柯,姿態楚楚動人;凝睇相對,似有無限深情。崔護以言挑之,不應。彼此注目久之。崔辭行,女子送至門,如不勝情而入。
次年清明,崔護追憶此事,情不可遏,又往探訪,唯見門院如故,置鎖無人。惆悵之餘,題詩於門扉曰:“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後代詩文中因常以喻男子邂逅一女子,後不復再見的悵惘心情。元代白樸、尚仲賢均有《崔護謁漿》雜劇演此事,明清傳奇中亦有《題門記》、《人面桃花》等劇,皆本此。(典見《本事詩》、《唐詩紀事》及《全唐詩話》等)
【吊柳會】:
柳永初名三變,以填詞名世,與兄弟三復、三接號為“柳氏三絕”。因他常涉足花街柳巷,所作大抵為偎紅依翠的豔詞,歌台舞榭常演唱其詞,歌妓舞姬,均愛慕其才華,但為時論所不許。後改名柳永,中進士第,官任屯田員外郎,但一生流落不偶,最終客死襄陽,埋骨異鄉。
相傳他死時家無餘財,身後蕭條,靠昔日仰慕他的妓女集資營葬,草草料理後事。死後亦無親族祭奠。每年清明,群妓相約各攜酒菜食物赴其墳地祭掃。識與不識均奔集墓地,相沿成習。鄉間稱之為吊柳七或吊柳會。《古今小說·眾名姬春風吊柳七》及清王士禎《真州絕句》之五“殘月曉風仙掌路,何人為吊柳屯田”,均敘此事。(典見《獨醒雜誌》、《方輿勝覽》等
【奉旨填詞】:
宋詞人柳永,原名柳三變。擅作慢詞長調,每為教坊樂妓所傳唱,當時有“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之謠。他常與歌妓來往,留連於燈紅酒綠,徵歌逐舞。因功名未遂,曾作《鶴沖天》一首解嘲,詞中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句。景佑間中進士。仁宗曾言:“此人好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詞去。”柳永從此益放浪形骸,逢人即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後因以“奉旨填詞”喻自我嘲諷,將錯就錯。(典見《本事詞》、《能改齋漫錄》、《方輿勝覽》及《藝苑雌黃》等)
【蘭亭修禊】:
晉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大書法家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親友四十餘人,相聚於山陰(今紹興)西南二十七里的蘭亭。按照古代風習,在此舉行祛除不祥的修禊之儀:各人依次分列蘭渚曲水旁,將酒杯置於水上,任其隨波而下。酒杯過時必須賦詩,不成則罰酒。其日天朗氣清,風和日麗。王羲之等十一人各賦詩二首,另十五人各賦詩一首。王羲之為所賦詩作《蘭亭集序》,以記其事。王羲之手寫此序的書法向被視為藝術瑰寶,與其事其文相得益彰。從此“蘭亭修禊”便成了文人聚會的典故,曲水傳杯或曲水流觴遂也為文人雅集的佳話。(典見《晉書·王羲之傳》
【馬遲枚速】:
西漢著名文學家枚乘之子枚皋,曾侍梁恭王為郎。後到長安,為漢武帝文學侍臣,枚皋不通經書,詼諧調笑,甚得武帝寵倖。常從武帝東,獵射嬉遊之際,帝每有所感,即命其作賦。枚皋才思敏捷,受詔即成,所賦甚多。同時大文學家司馬相如善為文而遲,故所作少而佳於枚皋。梁代張率奉命作《待語賦》,梁武帝讀後贊道:“相如工而不敏,枚皋速而不工。卿可謂兼二子於金馬矣!”金馬,漢宮門名。後因以“馬遲枚速”、“馬工枚速”或“馬遲枚疾”,喻文人才性各異。
【雕蟲篆刻】:
西漢揚雄擅長辭賦,曾獻《甘泉》、《河東》、《羽獵》、《長楊》四賦於成帝。至晚年,悔其少年之作。他在《法言》一文中稱辭賦是“童子雕蟲篆刻”、“壯夫不為”的劣作。雕蟲篆刻,指“秦書”八體中的蟲書、刻符二體,為童子初學所習課目,故揚雄稱為“童子”之業,用以比喻雕章琢句是小技末道。後人貶斥辭賦,或表示自謙,亦常用“雕蟲小技”一詞。如李白《與韓荊州書》中,即有“恐雕蟲小技,不合大人”
【屋下架屋】:
東晉庾闡字仲初,作《揚都賦》,呈給當時掌政的庾亮。庾亮因與庾闡是親族,為了抬高這篇賦的身價,就說它可與漢代張衡的《兩京賦》、西晉左思的《三都賦》媲美。經他一推崇,人人競寫,京都為之紙貴。文學貴在創新,而《揚都賦》不過是模仿之作,並無新意。因此謝安譏笑說:“此是屋下架屋耳。”同時人王隱也以“屋下架屋”評揚雄《太玄經》,譏其摸仿《易經》。故後人常以“屋下架屋”比喻事物的模仿或重複。如《顏氏家訓序》:“魏晉以來,所著諸子,理重事複,遞相模效,猶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典見《世說新語·文學》)
2008年8月3日 星期日
古代重要文化典故(三)
【點睛】:
晉代大畫家顧愷之作人物像,或數年不點眼睛。人問其故,答曰:“四體妍媸,本無關於妙處;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阿堵,猶今吳語“這個”。意思是人體其他部份畫得美一點或醜一點無關緊要,不是畫的靈魂,傳神逼真之處,正在這一點(眼睛)上。他曾在瓦官寺北殿畫維摩潔像,畫終將欲點眼時,對寺僧預言,“此畫一點睛,不出三日,觀賞者畢至,可得百萬錢佈施。”畫像揭幕後,所得佈施錢果然大大超過此數。
又相傳南朝梁時畫家張僧繇在金陵安樂寺壁上畫龍四條,均不點睛,謂如點睛,龍即飛去。寺人不信,再三懇求。張僧繇點睛後,果然雷電破壁,兩條點睛的龍騰雲飛去。後常以“點睛”比喻行文中神情飛動的警句或文中要旨。(典見《世說新語》、《歷代名畫記》、《宣和畫譜》)
【光風霽月】:
宋代理學大儒周敦頤品行高潔,為世人所稱道。黃庭堅《濂溪詩序》中說:“春陵周茂叔(敦頤)人品甚高,胸中灑落如光風霽月。”以天朗氣清時的煦風與雨過天晴後的明月比喻他的品格氣度。亦有用以比喻政治清明或太平盛世。如《宣和遺事·元集》:“上下三千餘年,興亡百千萬事,大概光風霽月之時少,陰雨晦冥之時多。”(典見《豫章集》)
【止(只)談風月】:
南朝梁時,徐勉官至左僕射中書令,為梁武帝掌書記,參與朝章儀制及中樞機要的議策,又善屬文,著述極豐。他曾與人夜集,有虞某者亦參與其間,談話中,虞某以謀官事相求,徐勉立即收斂笑容,正色說:“今夕止(只)可談風月,不宜及公事。”當時人都佩服他的清正無私。“止談風月”意即只宜談自然風光及無關緊要之事。後來用作制止別人談當時不宜議論的話題的詞語。(典見《梁書·徐勉傳》)
【金谷酒數】:
晉代石崇,擁資巨萬,富埒王侯。在洛陽西北郊外金谷澗中築園,與達官貴戚遊樂於其中,以豪侈相尚。金谷夜宴之時,往往賦詩述懷,凡不能詩者,按例罰酒三斗。後便以“金谷酒數”作為宴席上罰酒三杯的代稱。李白《春夜宴從北桃李園序》中,有“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語,即本於此。(典見《世說新語》)
【曲高和寡】:
戰國末,宋玉為楚襄王文學侍臣,為人譭謗。楚襄王問道:“先生難道有行為不檢點之處嗎?何以旁人頗多議論呢?”宋玉答道:“有人在國都唱歌,開始唱俗曲《下里》、《巴人》,都城中應和者數千人;再唱高深一點的《陽阿》、《薤露》,都城中應和者數百人;到唱更高深的《陽春》、《白雪》時,都城中應和者不過數十人;乃至唱最高深最美妙的歌曲時,都城中應和者僅數人而已。所以曲越高和者越少。”後世因以“曲高和寡”比喻言行、作品高超,知音難得或難以企及。如三國魏阮瑀《箏賦》:“曲高和寡,妙伎難工。”而“陽春白雪”也成了高雅作品的代稱。(典見宋玉《對楚王問》)
【六馬仰秣】:
古代傳說:孟子遊說齊宣王,齊宣王不悅,孟子就教于淳於髡。淳於髡認為孟子的言辭沒有吸引力,不能打動宣王。因謂:古時瓠巴操瑟,水底游魚紛紛遊至水面傾聽;伯牙彈琴,正在吃草的馬匹也停止進食,仰頭欣賞。動物尚且為美妙的樂聲所吸引,何況君王?後因以“六馬仰秣”(也有作”匹馬”者,秣,馬食的草料,此處作動詞,食草料;仰秣,意指不食草料而仰頭傾聽)喻音樂的美妙動人。(典見《韓詩外傳》、《淮南子》、《荀子》)
【高山流水】:
春秋時俞伯牙工琴,琴曲托意遙深,常人難解,僅鐘子期能賞。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贊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旋又志在流水,鐘子期歎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後鐘子期去世,伯牙痛失知音,棄琴而終身不彈。後人遂以“高山流水”,喻知音難遇,亦指樂曲絕妙。如董解元《西廂記》有“不是秦箏合眾聽,高山流水少知音”句。明馮夢龍編《警世通言》中有《俞伯牙摔琴謝知音》小說一篇。(典見《列子·湯問》、《呂氏春秋·本味》)
【餘音繞梁】:
古代傳說:韓娥善歌,曾東行至齊,因中途斷糧,在雍門賣唱乞食,人去而餘音繞梁,三日不絕。“餘音繞梁”,迴旋不散,後遂用以讚揚歌聲之美妙動聽,使人難忘。晉張華《博物志》卷五作“餘響繞梁”。唐羅隱《中元夜泊淮口》詩“欹枕正牽題柱思,隔樓誰轉繞梁聲”,用典本此。(典見《列子·湯問》)
【響遏行雲】:
古代傳說:薛譚拜歌唱家秦青為師,學藝未成自以為得奧妙,而向老師告辭。秦青並不挽留,將他送到郊外,途中為他撫節悲歌,表達師生依依之情。其歌“聲振林木,響遏行雲”。薛譚乃知己之不足,於是懇求秦青允許他返回繼續學習,終身不敢言去。“響遏行雲”,形容歌聲高亮,似乎能阻止行雲的前進。蘇軾《減字木蘭花·詠慶姬》詞“響亮歌喉,遏住行雲翠不收”,即用此典。(典見《列子·湯問》)
【曉風殘月與大江東去】:
蘇軾是北宋傑出的文學家,所作散文汪洋恣肆,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歌也清新豪健,獨具一格。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頗具影響。他在翰林院任職時,曾遇一善歌的幕僚,因問:“我詞比柳詞何如?”對方答道:“柳中郎詞,只好十七八女孩兒,執紅牙拍板,唱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執鐵板,唱大江東去。”蘇軾聽後,為之絕倒。“曉風殘月”為柳永《雨霖鈴》中句,“大江東去”為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首句。兩句頗能代表柳、蘇兩家詞的不同風格,後人論詞,議及婉約派豪放派之不同特徵時,常用此典。(典見《吹劍續錄》)
【詠絮才高】:
東晉政治家謝安在雪天闔家聚談,與兒女討論文義。正值戶外雪越下越大,謝安興致勃發,就指著外面的飛雪問:“白雪紛紛何所似?”謝安的侄子謝朗隨口說:“撒鹽空中差可擬。”侄女謝道韞接著道:“未若柳絮因風起。”謝安聽後大加讚賞,誇獎侄女才思不凡。謝道韞是東晉有名的才女。柳絮隨風飛揚,狀似飛雪,用以比喻紛飛的白雪,恰切而形象,故世人譽婦女富有詩才為“詠絮才”。蘇軾《謝人見和雪後書北台壁二首》之一“漁蓑句好應須畫,柳絮才高不道鹽”,即用此典。(典見《世說新語·言語》、晉書王凝之妻謝氏傳》)
【管城子】:
唐代韓愈曾作《毛穎傳》一文,寄感慨於遊戲筆墨,以擬人的手法,稱毛筆曰毛穎,敍述了毛筆的歷史故實,其中有:秦皇帝使(蒙)恬賜之(指用其毛作筆的兔)湯沐而封諸管城,號曰管城子。因此後人便以管城子為毛筆的別稱。宋黃庭堅《戲呈孔毅父》詩:“管城子無食肉相,孔方兄有絕交書。”(典見《昌黎先生集》
【如椽筆】:
晉人王珣夢見一人以如椽之筆與之。夢醒後道:「此當有大筆事。」不久帝崩,哀冊、諡議皆王珣所草。如椽筆,猶言指重要的文字。後也用以比喻筆力雄健。如元程鉅夫《和寅夫惠教遊鼓山》詩:“煩公更泚如椽筆,摹寫雲天不盡容。”又宋張鎡《誠齋現韻見遺走筆複和並邀尤檢正京右司觀花》詩“戈揮就借如椽筆,不信湖邊日易沉”,都是指以大手筆描摹絢麗的自然景色。(典見《晉書·王導傳》附王珣)
【夢筆生花】:
李白是唐代偉大詩人,他與杜甫並稱,為我國詩史上的雙璧。民間愛慕其詩才,曾創造多種傳說、故事。相傳李白少年時,曾夢見筆頭生花。自此,便天才橫溢,文思泉湧。後人也因此以“夢筆生花”“生花妙筆”等語讚譽人的文才,清人彈詞《筆生花》即以此為名。唐錢起《送郭秀才赴舉》詩:“新經夢筆夜,才比棄繻年。”(典見《開元天寶遺事》)
【江郎才盡】:
南朝梁代文學家江淹,早年即以文章著名,他的《恨賦》、《別賦》更是抒情小賦中的名篇,故被時人稱為江郎。傳說他曾兩次得夢,一次夢見西晉詩人張協對他說:「前以一匹錦相寄,今可見還。」江淹就把剩下的尺錦緞奉還,這人就大怒說:「那得割截都盡!」便將所餘錦贈與江淹同時的文學家丘遲,說道:「餘此數尺,既無所用,以遺(ㄨㄟˋ,贈送)遲。」從此,江淹文思滯澀,遂無佳篇。
另一次夢見一個自稱郭璞的男子對他說:「吾有筆在卿處多年,可以見還。」江淹就從懷中取出五色筆奉還,此後,作詩遂無佳句。江淹後期詩文大不如前期,故時人謂之才盡。後人常用“江郎才盡”比喻文思減退。(典見《南史·江淹傳》、《梁書·江淹傳》)
【潤筆】:
隋代鄭譯與隋文帝楊堅有同學之誼,且有定策之功,封沛國公,位上柱國。但鄭譯貪財收賄,官聲極壞,為憲司所劾除名。但文帝念舊,仍授為隆州刺史。因病請回京,文帝在醴泉宮召見鄭譯,面諭復沛國公、上柱國爵位,並令內史令李德林立作詔書。侍臣高熲戲謂譯曰:“筆幹。”譯答曰:“出為方嶽,杖策言歸,不得一錢,何以潤筆。”隋文帝聽後大笑。潤筆或以金錢,或禮品。如宋歐陽修《歸田錄》卷一說:“王元之(禹偁)任翰林,嘗草夏州李繼遷制,繼遷送潤筆物數倍於常。”《歸田錄》卷又說:“蔡君謨(襄)既為余書《集古錄目序》刻石,其字尤精勁,為世所珍。余以鼠須栗尾筆、銅綠筆格、大小龍茶、惠山泉等物為潤筆。”明清以後,大抵以金錢為潤筆,賣文鬻書,均有潤格,按價付酬。(典見《隋書·鄭譯傳》)
晉代大畫家顧愷之作人物像,或數年不點眼睛。人問其故,答曰:“四體妍媸,本無關於妙處;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阿堵,猶今吳語“這個”。意思是人體其他部份畫得美一點或醜一點無關緊要,不是畫的靈魂,傳神逼真之處,正在這一點(眼睛)上。他曾在瓦官寺北殿畫維摩潔像,畫終將欲點眼時,對寺僧預言,“此畫一點睛,不出三日,觀賞者畢至,可得百萬錢佈施。”畫像揭幕後,所得佈施錢果然大大超過此數。
又相傳南朝梁時畫家張僧繇在金陵安樂寺壁上畫龍四條,均不點睛,謂如點睛,龍即飛去。寺人不信,再三懇求。張僧繇點睛後,果然雷電破壁,兩條點睛的龍騰雲飛去。後常以“點睛”比喻行文中神情飛動的警句或文中要旨。(典見《世說新語》、《歷代名畫記》、《宣和畫譜》)
【光風霽月】:
宋代理學大儒周敦頤品行高潔,為世人所稱道。黃庭堅《濂溪詩序》中說:“春陵周茂叔(敦頤)人品甚高,胸中灑落如光風霽月。”以天朗氣清時的煦風與雨過天晴後的明月比喻他的品格氣度。亦有用以比喻政治清明或太平盛世。如《宣和遺事·元集》:“上下三千餘年,興亡百千萬事,大概光風霽月之時少,陰雨晦冥之時多。”(典見《豫章集》)
【止(只)談風月】:
南朝梁時,徐勉官至左僕射中書令,為梁武帝掌書記,參與朝章儀制及中樞機要的議策,又善屬文,著述極豐。他曾與人夜集,有虞某者亦參與其間,談話中,虞某以謀官事相求,徐勉立即收斂笑容,正色說:“今夕止(只)可談風月,不宜及公事。”當時人都佩服他的清正無私。“止談風月”意即只宜談自然風光及無關緊要之事。後來用作制止別人談當時不宜議論的話題的詞語。(典見《梁書·徐勉傳》)
【金谷酒數】:
晉代石崇,擁資巨萬,富埒王侯。在洛陽西北郊外金谷澗中築園,與達官貴戚遊樂於其中,以豪侈相尚。金谷夜宴之時,往往賦詩述懷,凡不能詩者,按例罰酒三斗。後便以“金谷酒數”作為宴席上罰酒三杯的代稱。李白《春夜宴從北桃李園序》中,有“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語,即本於此。(典見《世說新語》)
【曲高和寡】:
戰國末,宋玉為楚襄王文學侍臣,為人譭謗。楚襄王問道:“先生難道有行為不檢點之處嗎?何以旁人頗多議論呢?”宋玉答道:“有人在國都唱歌,開始唱俗曲《下里》、《巴人》,都城中應和者數千人;再唱高深一點的《陽阿》、《薤露》,都城中應和者數百人;到唱更高深的《陽春》、《白雪》時,都城中應和者不過數十人;乃至唱最高深最美妙的歌曲時,都城中應和者僅數人而已。所以曲越高和者越少。”後世因以“曲高和寡”比喻言行、作品高超,知音難得或難以企及。如三國魏阮瑀《箏賦》:“曲高和寡,妙伎難工。”而“陽春白雪”也成了高雅作品的代稱。(典見宋玉《對楚王問》)
【六馬仰秣】:
古代傳說:孟子遊說齊宣王,齊宣王不悅,孟子就教于淳於髡。淳於髡認為孟子的言辭沒有吸引力,不能打動宣王。因謂:古時瓠巴操瑟,水底游魚紛紛遊至水面傾聽;伯牙彈琴,正在吃草的馬匹也停止進食,仰頭欣賞。動物尚且為美妙的樂聲所吸引,何況君王?後因以“六馬仰秣”(也有作”匹馬”者,秣,馬食的草料,此處作動詞,食草料;仰秣,意指不食草料而仰頭傾聽)喻音樂的美妙動人。(典見《韓詩外傳》、《淮南子》、《荀子》)
【高山流水】:
春秋時俞伯牙工琴,琴曲托意遙深,常人難解,僅鐘子期能賞。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贊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旋又志在流水,鐘子期歎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後鐘子期去世,伯牙痛失知音,棄琴而終身不彈。後人遂以“高山流水”,喻知音難遇,亦指樂曲絕妙。如董解元《西廂記》有“不是秦箏合眾聽,高山流水少知音”句。明馮夢龍編《警世通言》中有《俞伯牙摔琴謝知音》小說一篇。(典見《列子·湯問》、《呂氏春秋·本味》)
【餘音繞梁】:
古代傳說:韓娥善歌,曾東行至齊,因中途斷糧,在雍門賣唱乞食,人去而餘音繞梁,三日不絕。“餘音繞梁”,迴旋不散,後遂用以讚揚歌聲之美妙動聽,使人難忘。晉張華《博物志》卷五作“餘響繞梁”。唐羅隱《中元夜泊淮口》詩“欹枕正牽題柱思,隔樓誰轉繞梁聲”,用典本此。(典見《列子·湯問》)
【響遏行雲】:
古代傳說:薛譚拜歌唱家秦青為師,學藝未成自以為得奧妙,而向老師告辭。秦青並不挽留,將他送到郊外,途中為他撫節悲歌,表達師生依依之情。其歌“聲振林木,響遏行雲”。薛譚乃知己之不足,於是懇求秦青允許他返回繼續學習,終身不敢言去。“響遏行雲”,形容歌聲高亮,似乎能阻止行雲的前進。蘇軾《減字木蘭花·詠慶姬》詞“響亮歌喉,遏住行雲翠不收”,即用此典。(典見《列子·湯問》)
【曉風殘月與大江東去】:
蘇軾是北宋傑出的文學家,所作散文汪洋恣肆,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歌也清新豪健,獨具一格。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頗具影響。他在翰林院任職時,曾遇一善歌的幕僚,因問:“我詞比柳詞何如?”對方答道:“柳中郎詞,只好十七八女孩兒,執紅牙拍板,唱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執鐵板,唱大江東去。”蘇軾聽後,為之絕倒。“曉風殘月”為柳永《雨霖鈴》中句,“大江東去”為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首句。兩句頗能代表柳、蘇兩家詞的不同風格,後人論詞,議及婉約派豪放派之不同特徵時,常用此典。(典見《吹劍續錄》)
【詠絮才高】:
東晉政治家謝安在雪天闔家聚談,與兒女討論文義。正值戶外雪越下越大,謝安興致勃發,就指著外面的飛雪問:“白雪紛紛何所似?”謝安的侄子謝朗隨口說:“撒鹽空中差可擬。”侄女謝道韞接著道:“未若柳絮因風起。”謝安聽後大加讚賞,誇獎侄女才思不凡。謝道韞是東晉有名的才女。柳絮隨風飛揚,狀似飛雪,用以比喻紛飛的白雪,恰切而形象,故世人譽婦女富有詩才為“詠絮才”。蘇軾《謝人見和雪後書北台壁二首》之一“漁蓑句好應須畫,柳絮才高不道鹽”,即用此典。(典見《世說新語·言語》、晉書王凝之妻謝氏傳》)
【管城子】:
唐代韓愈曾作《毛穎傳》一文,寄感慨於遊戲筆墨,以擬人的手法,稱毛筆曰毛穎,敍述了毛筆的歷史故實,其中有:秦皇帝使(蒙)恬賜之(指用其毛作筆的兔)湯沐而封諸管城,號曰管城子。因此後人便以管城子為毛筆的別稱。宋黃庭堅《戲呈孔毅父》詩:“管城子無食肉相,孔方兄有絕交書。”(典見《昌黎先生集》
【如椽筆】:
晉人王珣夢見一人以如椽之筆與之。夢醒後道:「此當有大筆事。」不久帝崩,哀冊、諡議皆王珣所草。如椽筆,猶言指重要的文字。後也用以比喻筆力雄健。如元程鉅夫《和寅夫惠教遊鼓山》詩:“煩公更泚如椽筆,摹寫雲天不盡容。”又宋張鎡《誠齋現韻見遺走筆複和並邀尤檢正京右司觀花》詩“戈揮就借如椽筆,不信湖邊日易沉”,都是指以大手筆描摹絢麗的自然景色。(典見《晉書·王導傳》附王珣)
【夢筆生花】:
李白是唐代偉大詩人,他與杜甫並稱,為我國詩史上的雙璧。民間愛慕其詩才,曾創造多種傳說、故事。相傳李白少年時,曾夢見筆頭生花。自此,便天才橫溢,文思泉湧。後人也因此以“夢筆生花”“生花妙筆”等語讚譽人的文才,清人彈詞《筆生花》即以此為名。唐錢起《送郭秀才赴舉》詩:“新經夢筆夜,才比棄繻年。”(典見《開元天寶遺事》)
【江郎才盡】:
南朝梁代文學家江淹,早年即以文章著名,他的《恨賦》、《別賦》更是抒情小賦中的名篇,故被時人稱為江郎。傳說他曾兩次得夢,一次夢見西晉詩人張協對他說:「前以一匹錦相寄,今可見還。」江淹就把剩下的尺錦緞奉還,這人就大怒說:「那得割截都盡!」便將所餘錦贈與江淹同時的文學家丘遲,說道:「餘此數尺,既無所用,以遺(ㄨㄟˋ,贈送)遲。」從此,江淹文思滯澀,遂無佳篇。
另一次夢見一個自稱郭璞的男子對他說:「吾有筆在卿處多年,可以見還。」江淹就從懷中取出五色筆奉還,此後,作詩遂無佳句。江淹後期詩文大不如前期,故時人謂之才盡。後人常用“江郎才盡”比喻文思減退。(典見《南史·江淹傳》、《梁書·江淹傳》)
【潤筆】:
隋代鄭譯與隋文帝楊堅有同學之誼,且有定策之功,封沛國公,位上柱國。但鄭譯貪財收賄,官聲極壞,為憲司所劾除名。但文帝念舊,仍授為隆州刺史。因病請回京,文帝在醴泉宮召見鄭譯,面諭復沛國公、上柱國爵位,並令內史令李德林立作詔書。侍臣高熲戲謂譯曰:“筆幹。”譯答曰:“出為方嶽,杖策言歸,不得一錢,何以潤筆。”隋文帝聽後大笑。潤筆或以金錢,或禮品。如宋歐陽修《歸田錄》卷一說:“王元之(禹偁)任翰林,嘗草夏州李繼遷制,繼遷送潤筆物數倍於常。”《歸田錄》卷又說:“蔡君謨(襄)既為余書《集古錄目序》刻石,其字尤精勁,為世所珍。余以鼠須栗尾筆、銅綠筆格、大小龍茶、惠山泉等物為潤筆。”明清以後,大抵以金錢為潤筆,賣文鬻書,均有潤格,按價付酬。(典見《隋書·鄭譯傳》)
2008年8月2日 星期六
大視界書摘(一)龍應台:親愛的安德烈
眼看兒子從少年變成人,龍應台發現她完全不了解兒子的內心世界。 在封閉的兩代關係中,青年兒女的煩惱和中年父母的挫折,有沒有可以打破沉默、開始溝通的窗口?一本跨世代、跨文化的兩代交鋒對話。你從來沒有想過,兩代人是可以這樣面對面。藉著書寫,龍應台和21歲的安德烈共同找到一個透著天光的窗口.....
【導讀序】認識一個十八歲的人 ~龍應台
我離開歐洲的時候,安德烈十四歲。當我結束台北市政府的工作,重新有時間過日子的時候,他已經是一個十八歲的青年,一百八十四公分高,有了駕照,可以進出酒吧,是高校學生了。臉上早沒有了可愛的「嬰兒肥」,線條稜角分明,眼神寧靜深沈,透著一種獨立的距離,手裡拿著紅酒杯,坐在桌子的那一端,有一點「冷」地看著你。
我極不適應---我可愛的安安,哪裡去了?那個讓我擁抱、讓我親吻、讓我牽手、讓我牽腸掛肚、頭髮有點汗味的小男孩,哪裡去了?我走近他,他退後;我要跟他談天,他說,談什麼?我企求地追問,他說,我不是你可愛的安安了,我是我。
我想和他說話,但是一開口,發現,即使他願意,我也不知說什麼好,因為,十八歲的兒子,已經是一個我不認識的人。他在想什麼?他怎麼看事情?他在乎什麼,不在乎什麼?他喜歡什麼討厭什麼,他為什麼這樣做那樣做,什麼使他尷尬什麼使他狂熱,我的價值觀和他的價值觀距離有多遠。。。我一無所知。 他在德國,我在香港。電話上的對話,只能這樣:
你好嗎?
好啊。
學校如何?
沒問題。 。。。
假期中會面時,他願意將所有的時間給他的朋友,和我對坐於晚餐桌時,卻默默無語,眼睛,盯著手機,手指,忙著傳訊。
我知道他愛我,但是,愛,不等於喜歡,愛,不等於認識。愛,其實是很多不喜歡、不認識、不溝通的藉口。因為有愛,所以正常的溝通彷彿可以不必了。不,我不要掉進這個陷阱。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沒有關係,但是我可以認識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認識這個人。
我要認識這個十八歲的人。
於是我問他,願不願意和我以通信的方式共同寫一個專欄。條件是,一旦答應,就絕不能半途而廢。 他答應了。我還不敢相信,多次追問,真的嗎?你知道不是鬧著玩的,截稿期到了,天打雷劈都得寫的。
我沒想到出書,也沒想到有沒有讀者,我只有一個念頭:透過這個方式,我或許可以進入一個十八歲的人的世界。因此,當讀者的信從世界各地湧入的時候,我確實嚇了一跳。有一天,在台北一家書店排隊付帳的時候,一個中年男人走過來跟我握手,用低沈的聲音說,「如果不是你的文章,我和我兒子會形同陌路,因為我們不知道怎麼和對方說話。」他的神情嚴肅,眼中有忍住的淚光。
很多父母和他一樣,把文章影印給兒女讀,然後在晚餐桌上一家人打開話題。美國和加拿大的父母們來信,希望取得我們通信的英文版,以便他們在英語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們能與他們分享。那作兒女的,往往自己已是三四十歲的人了,跟父母無法溝通;雖然心中有愛,但是愛,凍結在經年累月的沈默裡,好像藏著一個疼痛的傷口,沒有紗布可綁。
這麼多的信件,來自不同的年齡層,我才知道,多少父母和兒女同處一室卻無話可談,他們深愛彼此卻互不相識,他們嚮往接觸卻找不到橋樑,渴望表達卻沒有語言。我們的通信,彷彿黑夜海上的旗語,被其他漂流不安、尋找港灣的船隻看見了。
寫作的過程,非常辛苦。安德烈和我說漢語,但是他不識中文。所以我們每一篇文章都要經過這幾道程序:
一,安德烈以英文寫信給我。他最好的文字是德文,我最好的文字是中文,於是我們往前各跨一步,半途相會---用英文。
二,我將之譯成中文。在翻譯的過程中,必須和他透過越洋電話討論—我們溝通的語言是漢語:這個詞是什麼意思?為何用這個詞而不用那個詞?這個詞的德文是哪個?如果第二段放在最後,是不是主題更清楚?我有沒有誤會你的意思?中文的讀者可能無法理解你這一個論點,可否更細地解釋?
三,我用英文寫回信,傳給安德烈看,以便他作答。
四,我將我的英文信重新用中文寫一遍---只能重寫,不能翻譯,翻譯便壞。
四道程序裡,我們有很多的討論和辯論。我常批評他文風草率,「不夠具體」,他常不耐我吹毛求疵,太重細節。在寫作的過程裡,我們人生哲學的差異被凸顯了:他把寫作當「玩」,我把寫作當「事」。我們的價值觀和生活態度,也出現對比:他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的認真;我有八分的認真,二分的知性懷疑。他對我嘲笑有加,我對他認真研究。
認識一個十八歲的人,你得從頭學起。你得放空自己。
專欄寫了足足三年,中間有多次的拖稿,但總算堅持到有始有終。寫信給他的年輕讀者有時會問他:「你怎麼可能跟自己的母親這樣溝通?怎麼可能?」安德烈就四兩撥千金地回信,「老兄,因為要賺稿費。」我至今不知他當初為何會答應,心中也著實覺得不可思議他竟然真的寫了三年。我們是兩代人,中間隔個三十年。我們也是兩國人,中間隔個東西文化。我們原來也可能在他十八歲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樣各自蕩開,從此天涯淡泊,但是我們做了不同的嘗試---我努力了,他也回報以同等的努力。我認識了人生裡第一個十八歲的人,他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
日後的人生旅程,當然還是要漂萍離散---人生哪有恆長的廝守?但是三年的海上旗語,如星辰凝望,如月色滿懷,我還奢求什麼呢。
【安德烈序】Connected to You
親愛的MM:
我們的書要出版了---不可思議吧? 那個老是往你床上爬的小孩,愛聽鬼故事又怕鬼、怕閃電又不肯睡覺的小孩,一轉眼變成一個可以理性思考、可以和你溝通對話的成人,儘管我們寫的東西也許有意思,也許沒有意思。
你記得是怎麼開始的嗎?三年前,我是那個自我感覺特別好的十八歲青年,自以為很有見解,自以為這個世界可以被我的見解改變。三年前,你是那個跟孩子分開了幾年而愈來愈焦慮的母親。孩子一直長大,年齡、文化和兩地分隔的距離,使你強烈地感覺到「不認識」自己進入成年的兒子。我們共同找出來的解決問題方法,就是透過寫信,而這些信,雖說是為了要處理你的焦慮的,一旦開始,也就好像「猛獸出閘」,我們之間的異議和情緒,也都被釋放出來,浮上了表面。
這三年對話,過程真的好辛苦:一次又一次的越洋電話、一封又一封的電子郵件、很多個深夜凌晨的線上對談、無數次的討論和爭辯---整個結果,現在呈現在讀者眼前。你老是囉唆我的文字風格不夠講究,老是念念念「截稿期到了」,老是要求我一次又一次地「能不能再補充一點細節」。其實,有時候我覺得我寫得比你好!
現在三年回頭,我有一個發現。寫了三年以後,你的目的還是和開始時完全一樣--- 為了瞭解你的成人兒子,但是我,隨著時間,卻變了。我是逐漸、逐漸才明白你為什麼要和我寫這些信的,而且,寫了一段時間以後,我發現自己其實還蠻樂在其中的,雖然我絕對不動聲色。
開始的時候,只是覺得自己有很多想法,既然你給我一個「麥克風」,我就把想法大聲說出來罷了。到後期,我才忽然察覺到,這件事有一個更重大的意義:我跟我的母親,有了連結,而我同時意識到,這是大部分的人一生都不會得到的份,我卻有了。我在想:假使我們三年前沒開始做這件事,我們大概就會和絕大多數的人一樣只是繼續過日子,繼續重複那每天不痛不養的問候:吃了嗎----嗯,功課做了嗎----嗯,沒和弟弟吵架吧----沒,不缺錢用吧----嗯。。。
三年,真的不短。回頭看,我還真的同意你說的,這些通信,雖然是給讀者的,但是它其實是我們最私己、最親密、最真實的手印,記下了刻下了我們的三年生活歲月----我們此生永遠不會忘記的生活歲月。
在這裡,因此我最想說的是,謝謝你,謝謝你給了我這個「分」----不是出書,而是,和你有了連結的「分」。
愛你的 安德烈, 2007-09-26
【作者簡介】
龍應台、安德烈 龍應台 -33歲寫《野火集》,34歲第一次做母親,從此開始上「人生」課,至今未畢業,且成績不佳。安德烈 -1985年12月生於台灣,8個月大移居瑞士及德國。2006年秋進入香港大學經濟系,認為經濟學很「好玩」。
【第1封信】十八歲那一年
親愛的安德烈:
你在電話上聽起來上氣不接下氣:剛剛賽完足球才進門,晚上要和朋友去村子裡的酒吧聊天,明天要考駕照,秋天會去義大利,暑假來亞洲學中文,你已經開始瀏覽大學的入學資料。。。
「可是,我真的不知道將來要做什麼,」你說,「MM,你十八歲的時候知道什麼?」
安德烈,記得去年夏天我們在西安一家回民飯館裡見到的那個女孩?她從甘肅的山溝小村裡來到西安打工,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一個月賺兩百多塊,寄回去養她的父母。那個女孩衣衫襤褸,神情疲憊,髒髒的辮子垂到胸前。從她的眼睛,你就看得出,她其實很小。十六歲的她,知道些什麼,不知道些什麼?你能想像嗎?
十八歲的我知道些什麼?不知道些什麼?
我住在一個海邊的漁村裡,漁村只有一條窄窄馬路;上班上課的時候,客運巴士、摩托車、腳踏車、賣菜的手推車橫七豎八地把馬路塞得水洩不通,之後就安靜下來,老黃狗睡在路中間,巷子裡的母豬也挨挨擠擠帶著一隊小豬出來遛達。海風吹得椰子樹的闊葉刷刷作響。海水的鹽分摻雜在土裡,所以椰子樹的樹幹底部裹著一層白鹽。
我不知道什麼叫高速公路。二十三歲時到了洛杉磯,在駛出機場的大道上,我發現,對面來車那一列全是明晃晃的白燈,而自己這條線道上看出去,全是車的尾燈,一溜紅燈。怎麼會這樣整齊?我大大地吃驚。二十三歲的我,還習慣人車雜踏、雞鴨爭道的馬路概念。
我不知道什麼叫下水道。颱風往往在黑夜來襲,海嘯同時發作,海水像一鍋突然打翻了的湯,滾滾向村落捲來。天亮時,一片汪洋,鍋碗瓢盆、竹凳竹床漂浮到大廟前,魚塭裡養著的魚蝦也游上了大街。過幾天水退了,人們撩起褲腳清理門前的陰溝。自溝裡挖出油黑黏膩的爛泥,爛泥裡拌著死雞死狗死魚的屍體。整條街飄著腐臭腥味。然後太陽出來了,炎熱毒辣的陽光照在開腸破肚的陰溝上。
我沒有進過音樂廳或美術館。唯一與「藝術」有關的經驗就是廟前酬神的歌仔戲。老人坐在凳子上搧扇子,小孩在廟埕上追打,中年的漁民成群的蹲在地上抽煙,音樂被劣質的擴音器無限放大。
漁村唯一的電影院裡,偶爾有一場歌星演唱。電影院裡永遠有一股尿臊,揉著人體酸酸的汗味,電風扇嘎嘎地響著,孩子踢著椅背,歌星不斷地說黃色笑話,賣力地唱。下面的群眾時不時就喊,扭啊扭啊,脫啊脫啊。
游泳池?沒有。你說,我們有了大海,何必要游泳池。可是,安德烈,大海不是拿來游泳的;台灣的海岸線是軍事防線,不是玩耍的地方。再說,沙灘上是一座又一座的垃圾山。漁村沒有垃圾處理場,人們把垃圾堆到空曠的海灘上去。風刮起來了,「噗」一下,一張骯髒的塑膠袋貼到你臉上來。
我也不知道,垃圾是要科學處裡的。離漁村不遠的地方有條河,我每天上學經過都聞到令人頭暈的怪味,不知是什麼。多年以後,才知道那是人們在河岸上焚燒廢棄的電纜;我聞到的氣味是「戴奧辛」的氣味,那個村子,生出很多無腦的嬰兒。
我不知道什麼叫環境污染,不知道什麼叫生態破壞。上學的時間那樣長,從清晨六點出門候車到晚上七八點天黑回家,禮拜六都要上課,我們永遠穿著白衣黑裙,留著齊耳的直髮。我不知道什麼叫時尚,化妝,髮型。因此也不知道什麼叫消費。是的,我沒有逛過百貨公司。村子裡只有漁民開的小店,玻璃櫃裡塞得滿滿的:小孩的襪子、學生的書包、老婆婆的內褲、女人的奶罩和男人的汗衫。還附帶賣斗笠塑膠雨鞋和指甲刀。
我的十八歲,安德烈,是一九六九、一九七零年的台灣。你或許驚訝,說,MM,那一年,阿波羅都上了月球了,你怎麼可能這樣完整地什麼都「不知道」?不要忘記一個東西,叫城鄉差距。愈是貧窮落後的國家,城鄉差距愈大。我的經驗是一個南部鄉下漁村的經驗,和當時的台北是很不一樣的。更何況,當時的台北也是一個閉塞的小城啊。全台灣的人口一千四百萬,國民平均所得只有二百五十八美元。台灣,還屬於所謂「第三世界」。
我要滿十八歲的時候,阿波羅登上月球,美國和越南的軍隊侵入高棉,全美爆發激烈的反越戰示威,俄亥俄州有大學生被槍殺;德國的布朗德總理上台,到華沙屈膝下跪,求歷史的寬赦;日本赤軍連劫機到了北韓而三島由紀夫自殺。還有,中國的文革正在一個恐怖的高潮。這些,我都很模糊,因為,安德烈,我們家,連電視都沒有啊。即使有,也不見得會看,因為,那一年,我考大學;讀書就是一切,世界是不存在的。
我要滿十八歲的時候,台灣高速公路基隆到楊梅的一段才剛開始動工。台獨聯盟在美國成立,蔣經國遇刺,被關了近十年的雷震剛出獄,台南的美國新聞處被炸,我即將考上的成台南功大學爆發了「共產黨案」,很多學生被逮捕下獄。保釣運動在美國開始風起雲湧。
那一年,台灣的內政部公佈說,他們查扣了四百二十三萬件出版品。但是這一切,我知道得很少。
你也許覺得,我是在描繪一個黯淡壓抑的社會,一個愚昧無知的鄉村,一段浪費的青春,但是,不那麼簡單,安德烈。
對那裡頭的許多人,尤其是有個性有思想的個人,譬如雷震、譬如殷海光──你以後會知道他們是誰,生活是抑鬱的,人生是浪費的。可是整個社會,如果歷史拉長來看,卻是在抑鬱中逐漸成熟,在浪費中逐漸累積能量。因為,經驗過壓迫的人更認識自由的脆弱,更珍惜自由的難得。你沒發現,經過納粹歷史的德國人就比一向和平的瑞士人深沈一點嗎?
那個「愚昧無知」的鄉村對於我,究竟是一種剝奪還是給予?親愛的安德烈,十八歲離開了漁村,三十年之後我才忽然明白了一件事,明白了我和這個漁村的關係。
離開了漁村,走到世界的天涯海角,在往後的悠悠歲月裡,我看見權力的更迭和黑白是非的顛倒,目睹帝國的瓦解、圍牆的崩塌,更參與決定城邦的興衰。當價值這東西被顛覆、被滲透、被構建、被解構、被謊言撐托得理直氣壯、是非難分的地步時,我會想到漁村裡的人:在後台把嬰兒摟在懷裡偷偷餵奶的歌仔戲花旦、把女兒賣到「菜店」的阿婆、那死在海上不見屍骨的漁民、老是多給一塊糖的雜貨店老闆、騎車出去為孩子借學費而被火車撞死的鄉下警察、每天黃昏到海灘上去看一眼大陸的老兵、笑得特別開暢卻又哭得特別傷心的阿美族女人。。。這些人,以最原始最真實的面貌存在我心理,使我清醒,彷彿是錨,牢牢定住我的價值。
那「愚昧無知」的漁村,確實沒有給我知識,但是給了我一種能力,悲憫同情的能力,使得我在日後面對權力的傲慢、慾望的囂張和種種時代的虛假時,仍舊得以穿透,看見文明的核心關懷所在。你懂嗎,安德烈?
同時我看見自己的殘缺。十八歲時所不知道的高速公路、下水道、環境保護、政府責任、政治自由等等,都不難補課。但是生活的藝術,這其中包括品味和態度,是無法補課的。音樂、美術,在我身上仍舊是一種知識範圍,不是一種內在涵養。生活的美,在我身上是個要時時提醒自己去保持的東西,就像一串不能遺忘的鑰匙,一盆必須每天澆水的植物,但是生活藝術,更應該是一種內化的氣質吧?它應該像呼吸,像不自覺的舉手投足。我強烈地感覺自己對生活藝術的笨拙;漁村的貧乏,造成我美的貧乏。
而你們這一代,安德烈,知道什麼、不知道什麼?網絡讓你們擁有廣泛的知識,富裕使你們精通物質的享受,同時具備藝術和美的薰陶。我看你和你的同學們會討論美國入侵伊拉克的正義問題,你們熟悉每一種時尚品牌和汽車款式,你們很小就聽過莫札特的「魔笛」、看過莎士比亞的「李爾王」、去過紐約的百老匯、欣賞過台北的「水月」也瀏覽過大英博物館和梵諦岡教堂。你們生活的城市裡,有自己的音樂廳、圖書館、美術館、畫廊、報紙、游泳池,自己的藝術節、音樂節、電影節。。。
你們這一代簡直就是大海裡鮮豔多姿的熱帶魚啊。但是我思索的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你們這一代「定錨」的價值是什麼?終極的關懷是什麼?你,和那個甘肅來的疲憊不堪的少女之間,有沒有一種關連?我的安德烈,你認為美麗的熱帶魚游泳也要在乎方向嗎,或者,你要挑釁地說,這是一個無謂的問題,因為熱帶魚只為自己而活?
MM 2004-05-12
【第2封信】為誰加油?
親愛的安德烈,
不久前,五十個中國的奧運金牌運動員到了香港,香港萬人空巷地去迎接他們。朋友和我在電視新聞裡看到這樣的鏡頭,她一面吃香蕉一面說,「龍應台,德國隊比賽的時候,你為他們加油嗎?」
我想了想,回答不出來。德國,我住了十三年的地方,我最親愛的孩子們成長的家鄉,對於我是什麼呢?
她不耐煩了,又問,「那──你為不為台灣隊加油啊?」
我又開始想,嗯,台灣隊。。。不一定啊。要看情形,譬如說,如果台灣隊是跟──尼泊爾或者伊拉克或者海地比賽,說不定我會為後者加油呢,因為,這些國家很弱勢啊。
朋友笑了,「去你的世界公民,我只為中國隊加油。」
她兩個月前才離開中國。
為什麼我這麼猶豫,安德烈?是什麼使得我看什麼金牌都興奮不起來?電視上的人們單純,熱烈,奮力伸出手,在擁擠得透不過氣來的人堆裡,試圖摸到運動員的手,我想的卻是:這五十個金牌運動員,在香港大選前四天,被北京「派」到香港來做宣傳,為「保皇黨」拉票,簡直就是政治工具,他們自己清楚嗎?或說,他們在乎嗎?
你說,為台灣隊加油的激情到哪兒去了?難道世界公民主義真的可以取代素樸的民族主義或者社群情感?怎麼我對「民族」這東西感覺這麼冷?從小到大,我們被教導以作中國人為榮,「為榮」和「為恥」是連在一起的。
我當年流傳很廣的一篇文章叫做「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一位有名的前輩寫的是「醜陋的中國人」,批判的都是我們自己。然後,隨著獨立意識的抬頭,「中國人」這個詞不「正確」了,不能用了。政治上,這不稀奇,任何「獨立建國」的追求過程裡,都會出現這種現象。但是現在的台灣很尷尬,因為獨立不獨立還沒有共識,文化的尷尬就常出現,譬如說,講「勤儉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或者「中秋和七夕蘊含著中國人的民族美學」時,你會句子講一半就,嗯,卡住了,不知怎麼講完這個句子,因為,說,「勤儉是台灣人的傳統美德」,怪怪的,難道只有台灣人勤儉?說,「中秋和七夕蘊含著台灣人的民族美學」,怪怪的,好像偷了別人的東西似的。於是有很多習慣性概括性句子不能說了。前幾天在電視新聞裡還看見一個台灣的部長,正要讚美工程人員的認真辛勞,他脫口而出「我們中國人──」然後一副要天打雷劈的樣子,馬上中途截斷,改口「我們台灣人」。看他懊惱的樣子,心裡一定在掌自己的嘴巴。
我的「冷」來自哪裡?老實說,安德烈,作為這個歷史座標點上的台灣人,「民族主義」使我反胃──不管它是中國民族主義還是台灣民族主義。你知道,一個被長年過度灌食某種飼料的人,見到飼料都想吐。我們都被灌得撐了,被剝奪的,就是一份本來可以自自然然、單單純純的鄉土之愛,純潔而珍貴的群體歸屬感。它一經操弄就會變形。
但是有一個相反的東西卻使我很清楚地看見自己的歸屬:恥感。當代表我的總統跑到國際的舞台上,耍的卻是國內的政治鬥爭,我覺得羞恥。當台灣的商人跑到貧窮的國家訪問,把鈔票拋向空中讓赤腳的孩子去搶,而他在一旁哈哈大笑,我覺得羞恥。當國際新聞報導台灣在中國和東南亞的製造工廠如何不人道地虐待工人,我覺得羞恥。當台灣的外交部長在國際的舞台上說出不堪入耳的髒話,(他說新加坡licking the balls of China—這是最正確的翻譯),我覺得羞恥。最讓我覺得羞恥的,是讀到台灣人如何虐待越南和中國的新娘或泰國印尼的勞工。
這份羞恥,使我知道我是台灣人。
美國出兵伊拉克那幾天,我出席了一個宴會。賓客來自很多不同國家。有一個人被介紹時,主人隨口加了一句,「斯蒂夫是美國人。」斯蒂夫一聽,深深一鞠躬,說,「對不起。」他很認真地說,「對不起。」沒解釋他為什麼這樣說,但是大家彷彿都懂了。那是一種恥感。觥籌交錯之間,一時安靜下來。
我想,他大概也不會只要是美國隊就瘋狂喊加油吧。
我們這一代人,因為受過「國家」太多的欺騙,心裡有太多的不信任,太多的不屑,太多的不贊成,對於所謂國家,對於所謂代表國家的人。
所以,十八歲的安德烈,請你告訴我,你,為德國隊加油嗎?「德國」對你意味著什麼?德國的歷史,它的土地、風景、教堂、學校,對你的意義是什麼?你以馬丁路德、以歌德、以尼采、以貝多芬為榮嗎?希特勒的恥辱是不是你的恥辱?你,還有你十八歲的朋友們,已經能自由地擁抱「德國」這個概念嗎?或者,因為歷史給了你們「過度腫脹的」罪感和恥感,押著你們遠離「德國」這個概念,反而又造成另外一種不安和尷尬?
歐洲已經是深秋,森林都變金黃色了吧?我們這兒已是中秋了,海上的月光一天比一天亮。
喔,孩子,答應我,踢完球滿頭大汗時,不要直接吹風。
MM 2004-10-04
【第3封信】逃避國家
MM,
記得兩年前,我和朋友擠在法蘭克福中心的「羅馬廣場」上---起碼有五千人擠近了那個小廣場。我們用力揮舞手裡一支巨大的國旗,五千人在等候從韓國和日本參加世界盃足球賽回國的德國國家隊。五千個人唱歌、鼓掌、跳躍,有人流下眼淚。
在那之前的一個禮拜,我們守在廣場上,大概也有一千多人,守在廣場上一個超大螢幕前,看決賽。所有的人都在喊,在唱,在哭,在笑。
這感覺好奇怪---好像突然之間,作為「德國人」是一件被容許的事。更奇怪的,你竟然還可以流露出你的身份和你的感情來。
從哪裡說起呢,MM?你知道爸爸是挺「愛國」的---你曾經不以為然;而他的愛國,我想和爺爺有關。爺爺,他的父親,隨著德國部隊在蘇聯戰場打過仗,而爸爸的叔叔,在從列寧格勒撤退的冰天雪地裡失蹤。所以我其實受到爸爸某個程度的影響,可以說是「以德國為榮」的,但是因為納粹的歷史,我很小很小的時候,就知道這種「榮」的情感是「錯誤」的,是不可以流露出來的。你記不記得,我小學的時候就很喜歡看各種統計指標,每次看到在什麼指標上德國被列入世界前十名,就很高興,甚至還包括什麼「欠債最多」前十名,我也覺得光榮,反正不懂。
所以從小,一方面在心裡關心自己的國家,為德國驕傲,另一方面又要表現得很冷漠,很不屑;像拔河一樣,有一種緊張,要小心翼翼才能不說錯話。覺得德國是個不錯的國家這種感覺是沒有人敢顯露、大家都要藏起來的。在別的國家你常看到國旗,德國很少;我們也沒唱過國歌。我記得,MM,當你發現我們小學的開學典禮在教堂裡舉行,你大吃一驚,說,不是政教分離嗎,怎麼開學典禮在教堂舉行?
我想過這問題,MM。那是因為,德國人逃避「國家」這個東西,以致於宗教都顯得比較「安全」。逃避「政」,所以「教」就凸顯了。
在這種與「國家」保持距離的文化和教育中長大,我看見它的優點:我們這一代人身上,真的很少很少愛國宣傳的影響---政客要操弄我們太不容易了;當你對「國家」抱著一種不信任的態度的時候,你比較能夠冷靜地去分析它的問題所在。
可是最近幾年,年輕人,我這一代人,對這種老是小心翼翼、老是低著頭怕做錯事說錯話、老是要保持「政治正確」的行為和思維模式,開始覺得受不了了,煩了。很多年輕人開始說:為什麼我不能跟別人一樣?我要做我自己想做的,說我自己想說的,讓我自由吧,我受夠了---這包括,我還要努力假裝「以身為德國人為恥」多久?
我不是社會學家,但是我覺得,世界盃足球賽對德國的集體意識有巨大影響。譬如說,在一九五四年的世界盃比賽裡,德國出乎意料地贏了當時一直稱霸的瑞士隊。你想想一九五四年的德國人自信心多麼低落,自我感覺多麼壞啊,二戰的失敗和羞辱才結束沒多久。這場比賽使德國人重新發覺,咦,我沒那麼爛,我竟然還可以啊。
這一兩年來,我有個感覺,好像德國文化像浪頭一樣起來---我說的當然是流行音樂、時尚、電影等等通俗文化。好萊塢文化本來籠罩一切,但是最近,突然有好多德國電影,譬如「再見列寧」,還有「曼尼圖的鞋子」,大大走紅。一群很年輕很傑出的德國演員,突然出現。還有流行音樂,本來只聽美國音樂的我們,也開始注意德國的創作了…….
我得走了,因為練球的時間到了。不是我自己踢,每個星期六是我當教練。你不要笑,MM,這群孩子足球員,我從他們四歲開始教,現在他們六歲了,可愛死了,而且訓練他們踢球能讓我自己放鬆,忘記功課的壓力。跟他們一起使我很快樂,更何況,我覺得我對他們有責任呢。
給你「偷窺」一下我和一個美國朋友昨晚的的網上交談,你可能覺得有一點意思。路易斯跟我同年,在波士頓讀大一。
安德烈 2004/10/04
MSN 對話,波士頓晚上六點半,法蘭克福凌晨一時半
路:昨晚,一個朋友還在說我們這一代好像很失落,怎麼定義自己都不知道。二三十年代是「失落的一代」,四十年代是戰爭的一代,五十年代是 beatniks, 六十年代是嘻皮,七十年代是 funkies, 八十年代是punk (還有嘻哈),九十年代是rap, 而我們是什麼?
安:可是自己本來就不可能給自己下定義啊。我們這一代缺乏叛逆,缺乏冒險,倒是真的。我們大多在舒適、有教養的家庭裡長大,沒有什麼真正的痛苦或艱難,也就沒什麼真實的挑戰。。。生活太安逸了,使我們找不到需要叛逆、可以冒險的東西....
路:我們怎麼看自己---還是媒體在塑造我們怎麼看自己?缺叛逆、缺冒險,會不會也是因為主流媒體只會報導不叛逆、不冒險的主流價值?美國媒體都是大財團控制的。
安:但是我們究竟能對什麼叛逆或反抗呢?你們美國人可能有對象---你們有個布希總統,歐洲這邊沒有。
路:可是我們得找到自己的身份認同啊。不過沒有衝突,就找不到認同。
安:需要身份認同嗎?
路:當然。
安:為什麼?
路:因為....心理學家是這麼說的。
安:我要知道「你」怎麼說。
路:我覺得很重要。
安:為什麼?
路:譬如說,我認識一個黑白混血兒,她卡在兩個種族和文化之間,就很茫然。很多年輕人,為了要有歸屬感,就加入犯罪團體;即使是個犯罪團體,他也要有歸屬。
安:很糟的是,這個社會常常強迫你選邊。
路:對。安德烈,我問你,做德國人是不是比較累?
安:不久前我去看一場國際足球賽。德國隊踢進一球,群眾跳起來,又唱又喊,我聽見他們混聲唱的是,「德國人,站起來!德國人,站起來!」我嚇一大跳。其實他們唱的完全是一般比賽時加油的歌,譬如柏林跟法蘭克福對決的時候,你可能唱「柏林人,站起來!」因為是國際比賽,所以「柏林人,站起來」自然就變成「德國人,站起來」,可是我當下卻覺得,哇,很不習慣,渾身不自在。好奇怪。
路:你馬上想到納粹?
安:正是。
路:你們在學校裡教很多納粹那段歷史?
安:從小學就教,教了又教,教了又教。我問你,球賽散後,假如馬路上晃過來五十個興奮的美國人,大喊大唱「美國第一」,「美國萬歲」的時候,你會想什麼?
路:我會想,哼,典型美國人。不過,英國球迷也會這樣。
安:對。如果這樣大喊大唱晃過來的---是五十個德國人呢?
路:....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安:如果是五十個德國人在街上大唱「德國第一」,「德國萬歲」,會把人給嚇死,第二天可以上「紐約時報」了,對吧?
路:明白。
安:你怎麼界定自己是「美國人」?
路:這太難答了。我不喜歡美國人。
安:那麼你認同什麼?
路:我認同我的同代人,和國籍無關。
安:那麼有哪些特質使你的這一代人是「美國人」呢?世界第一強國的年輕人,怎麼理解他自己,還有他跟這個世界之間的關係?
路:我其實跟美國文化很疏離。朋友裡頭關心政治的很少很少。他們說他們反對布希,事實上那樣說也只是為了表現自己「酷」。反布希是流行的。年輕人每個都反,除非你是個基督徒或是好戰主義者。
安:你是說,年輕人不知道要跟什麼價值去認同?
路:美國是強國,強國的意思就是我們可以對政治、經濟、國際情勢一概不知道,反正承受得起,天塌下來有人撐著。我覺得美國青年的悲哀就是這個,我們對世界完全淡漠,只關心自己的小圈。
安:嗯,這恐怕是所有富國的共同特徵吧。
【第4封信】年輕卻不清狂
信遲了,因為我和朋友們去旅行了三個禮拜。不要抱怨啦,兒子十八歲了還願意跟你寫信你也應該夠滿足了,尤其你知道我從小就懶。好,跟你報告一下我的生活內容吧,也免得你老囉唆說我們愈來愈疏離。
可我馬上陷入兩難:我們去了地中海的馬爾他島和巴塞隆納,但我真的能告訴我媽我們幹了什麼嗎?你---身為母親---能不能理解、受不受得了歐洲十八歲青年人的生活方式?能,我就老老實實地告訴你:沒錯,青春歲月,我們的生活信條就是俗語所說的,「性、藥,搖滾樂」。只有偽君子假道學才會否定這個哲學。德語有個說法:
「如果你年輕卻不激進,那麼你就是個沒心的人;如果你老了卻不保守,那麼你就是個沒腦的人。」
我接到一封讀者來信。一個十八歲的香港女生問我時間是怎麼花的,我讀什麼書、想什麼議題、朋友相聚時討論什麼話題等等。我嚇一跳,嘿,她真以為我是個虛矯的知識份子?我當然偶爾會去思考一些嚴肅的大問題--- 一個月裡有五分鐘吧,當我無聊得要死的時候。。。
好啦,我在誇張啦,但是我要誇張你才會明白十八歲是怎麼回事。剛剛我才從咖啡館回來;我們在咖啡館裡談得最熱烈的大半是身邊的小世界、朋友之間發生的芝麻蒜皮。我們當然也辯論政治和社會議題---譬如我今晚就會去看「華氏9/11」,朋友們一定也會各有看法,但是我們的看法都是很膚淺的,而且,每個人說完自己的想法也就夠了,不會太認真。
週一到週五每個人都忙:足球、籃球、舞蹈,每個人瘋的不一樣。德國學制每天下午三點就放學了,下午的時間各管各的。我是個足球狂:一週三個下午踢球,加上一次自己作教練,教六歲的小鬼踢球。每個週末又都有巡迴球賽,所以我的生活裡足球佔了最高比例。功課不需要花太多時間。
其他,就是跟朋友磨混,尤其是週末,我們不是在朋友家裡就是在咖啡館或小酒館裡喝酒聊天,爛醉的時候就用瓶子把酒館砸個稀爛或者把隨便什麼看不順眼的人揍個鼻青臉腫。。。
怎麼樣,又嚇到你了吧?(我知道你會真信呢,MM,你真的是「小紅帽」,沒辦法!)好,說正經點,有些事,是十四歲到十六歲的小傢伙想嚐試的,譬如喝酒(所以,小心看著你的老二飛力普),而我們已經到一個程度,覺得酗酒而醉是難堪之至的事了。我有時候會喝醉,譬如在馬爾他,相處九年的好朋友們要各奔西東了,我們就都喝醉了,但是。。。你要我提非洲納米比亞的某一晚嗎?我認識一個華文作家,在納米比亞的酒店裡喝醉了,醉得當場敲杯子唱歌,還要把餐廳的杯盤碗碟刀叉全部用桌巾捲起來帶走。。。那個人你記得嗎?你大醉的那年我才十歲,可是至今難忘呢。
我不是在為飲酒辯護,我是說,歐洲的飲酒文化,可能和亞洲不太一樣。你知道飲酒時的碰杯怎麼來的嗎?中世紀時,如果你要害死一個你恨的人,你就在他喝的啤酒裡下毒。很多人是這樣被毒死的。所以就開始流行碰杯,厚厚的啤酒杯用力一碰,啤酒花濺到別人杯裡,要死就跟對方一起死。同時,一起喝啤酒,碰杯,醉倒,表示你信任坐在你身邊的人,漸漸地就變成社會習俗了。講了這麼長的「前言」,其實是想告訴你,MM,對於年輕人飲酒,我覺得作父母的不需要過度緊張。
到馬爾他島是我們的畢業旅行,十個男生,十個女生,一個老師。這個島其實滿無聊的,對我們重要的只是朋友的相處,而且,因為朝夕相處而得到不同角度的認識。白天,老師陪著我們看古蹟,晚上,他就「下班」了。十八歲的人,自己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有幾個下午,我們懶懶地圍在游泳池畔,聽音樂,喝啤酒,聊天。晚上就到酒館裡晃。老街很窄,擠滿了歐洲各國的人。
巴塞隆納比較有意思。我們是五個人,租了一個公寓,一整個星期只要五百歐元,放下行囊就出去逛了。那麼多的廣場,圍繞著廣場都是美麗得驚人的建築,不論古典或是現代的,都那麼美,雕塑也是。每天我們都在用腳走路,細細發掘這個城市。.我覺得巴塞隆納是我所走過的最美的城市之一,而我走過的城市還真不少了。
有一天晚上我們和一個在美國認識的朋友碰面,她是委內瑞拉人,在巴塞隆納讀書。她就帶著我們走遍了老街老巷。這就是歐洲的美好之處:往任何一個方向飛兩個小時,你就進入一個截然不同的文化。在美國就不行了,飛到哪都千城一面。
你呢,MM?在匱乏的年代裡成長,你到底有沒有「青少年期」?你的父母怎麼對你?你的時代怎麼看你?十八歲的你,是一個人緣很好的女生?還是一個永遠第一名的最讓人討厭的模範生?一個沒人理睬的邊緣人,還是最自以為是的風紀股長?
安德烈2004-10-25
收件人:Andreas
寄件人:Lung Yingtai
主旨: urgent
安德烈,請你告訴我,你信中所說「性、藥、搖滾樂」是現實描述還是抽象隱喻?儘速回信。MM
────────────────────────────
收件人: Lung Yingtai
寄件人: Andreas
主旨: Don’t panick
MM,能不能拜託拜託你,不要只跟我談知識份子的大問題?生活裡還有最凡俗的快樂:「性、藥、搖滾樂」當然是一個隱喻。 我想表達的是,生命有很多種樂趣,所謂「藥」,可以是酒精,可以是足球或者任何讓你全心投入、盡情燃燒的東西。我想從弗洛伊德開始我們就已經知道人類是由直覺所左右的。「搖滾樂」不僅只是音樂,它是一種生活方式和品味的總體概念:一種自我解放,不在乎別人的眼光,自由自在的生活,對不可知的敢於探索,對人與人關係的聯繫加深。。。
安
【第16封信】藏在心中的小鎮
MM,
我畢業了。
此刻,我正坐在陽台上。傍晚的陽光穿過樹林,把長長的樹影灑地面上。剛下過一陣雨,到處還是濕的。我點起一根煙,給自己倒了一杯紅酒,看天空很藍。煙,一圈圈緩緩繚繞,消失,我開始想那過去的日子。
是不是所有畢業的人都會感到一種慢溫溫的留戀和不捨?我要離開了,離開這個我生活了一輩子的小鎮---我的「家」。我開始想,我的「家」,又是什麼呢?最重要的不是父母(MM別生氣啊),是我的朋友。怎麼能忘記那些星期天的下午,總是蹉跎逗留到最後一刻,假裝不記得還有功課要做。在黑暗的大雪夜裡,我們擠進小鎮的咖啡館喝熱呼呼的茶。在夏日明亮的午後,我們溜到小鎮公園的草坪去踢足球,躺在池塘邊聊天到天黑,有時候水鴨會嘩一聲飛過我們的頭。
一個只有兩萬人口的小鎮克倫堡,聽起來好像會讓你無聊死,尤其對我們年輕人,可是,我覺得它是「家」,我感覺一種特別的眷戀。人們可能會以為,這麼小的小鎮,文化一定很單調,裡頭的居民大概都是最典型、最沒個性、最保守的土德國人。其實正好相反,克倫堡國際得很。就拿我那三個最好的朋友來說吧,你或許還記得他們?
穆尼爾,是德國和突尼西亞的混血,生在沙烏地阿拉伯,然後在杜拜、突尼西亞長大。佛瑞弟,跟我「穿一條褲子」的哥兒們,是德國和巴西的混血,除了德語之外會講葡萄牙語、西班牙語、法語和英語。大衛---看這名字你就知道他是猶太人。大衛的母親是德國人,父親是以色列人,所以他也會說意第緒語。然後是我自己,是德國和台灣的混血。我們四個死黨走上街時,簡直就是個「混血黨」。但是你要知道,我們在克倫堡一點也不特別,我們這樣的背景幾乎是克倫堡小鎮的「典型」。
死黨外一圈的好朋友裡面,我用手指可以數出來:印度人、巴基斯坦人、土耳其人、西班牙人、法國人、英國人、美國人、韓國人。。。當然,不同的文化背景確實有時候會引發爭執,但是大部分的時候,「混血兒」和「混血兒」還處得特別好,特別有默契。
譬如說,我們隨便到一個空的足球場,準備踢球。不管認不認識,人數一夠,就開始組隊比賽。幾乎每一次,會自然而然分成兩隊:德國隊和國際隊。凡是有國際背景的就自動歸到國際隊去了。這和種族主義沒任何關係,大家只是覺得這樣比較好玩。我自己從來沒有因為我的中國血統(還是應該說「台灣血統」?很麻煩哩,MM)而受到過任何歧視。而且,我們常常開種族差異的玩笑。
昨天我和佛瑞弟,還有佛瑞弟的金髮女朋友一起看足球賽。剛好是巴西對阿根廷---兩個不共戴天的世仇。佛瑞弟當然很激動地在為他的巴西隊加油,我就故意給阿根廷加油。足球賽一定會引發政治和文化的衝突的,很快我們就變成真正在爭吵,巴西人跟阿根廷人誰比誰傲慢、愚笨、醜陋等等。吵到一半,佛瑞弟的女朋友好奇地問,「如果你們兩個人都是純粹德國人的話,會怎麼吵法?」
我們楞了一下,然後兩個人幾乎同時說,「那我們會悶死,跳樓算了。」
多國文化,就像湯裡的香料,使生活多了滋味。
我馬上要去香港了,那是一個多麼不一樣的世界。我發愁的是,我怎麼跟我的克倫堡朋友們說再見?你怎麼跟十年來都是你生活核心的好友說再見,而心裡又知道,人生岔路多,這種再見很可能是永遠的?甚至那些你沒有深交,但是很喜歡的人,你還沒有機會去告訴他們你對他們的好感,以後,他們將從你的人生完全地消失。
我感覺一種遺憾,和憂愁。你或許會說,安德烈,人生就是這樣,一條線往前走,沒什麼好遺憾的。我知道,但是,我還是覺得遺憾,不捨。
所以我坐在這陽台上,細細回想我們共有的美好時光,把回憶擁在心裡,是得往前走,但是知道我從哪裡來。
安德烈2005-07-07
【導讀序】認識一個十八歲的人 ~龍應台
我離開歐洲的時候,安德烈十四歲。當我結束台北市政府的工作,重新有時間過日子的時候,他已經是一個十八歲的青年,一百八十四公分高,有了駕照,可以進出酒吧,是高校學生了。臉上早沒有了可愛的「嬰兒肥」,線條稜角分明,眼神寧靜深沈,透著一種獨立的距離,手裡拿著紅酒杯,坐在桌子的那一端,有一點「冷」地看著你。
我極不適應---我可愛的安安,哪裡去了?那個讓我擁抱、讓我親吻、讓我牽手、讓我牽腸掛肚、頭髮有點汗味的小男孩,哪裡去了?我走近他,他退後;我要跟他談天,他說,談什麼?我企求地追問,他說,我不是你可愛的安安了,我是我。
我想和他說話,但是一開口,發現,即使他願意,我也不知說什麼好,因為,十八歲的兒子,已經是一個我不認識的人。他在想什麼?他怎麼看事情?他在乎什麼,不在乎什麼?他喜歡什麼討厭什麼,他為什麼這樣做那樣做,什麼使他尷尬什麼使他狂熱,我的價值觀和他的價值觀距離有多遠。。。我一無所知。 他在德國,我在香港。電話上的對話,只能這樣:
你好嗎?
好啊。
學校如何?
沒問題。 。。。
假期中會面時,他願意將所有的時間給他的朋友,和我對坐於晚餐桌時,卻默默無語,眼睛,盯著手機,手指,忙著傳訊。
我知道他愛我,但是,愛,不等於喜歡,愛,不等於認識。愛,其實是很多不喜歡、不認識、不溝通的藉口。因為有愛,所以正常的溝通彷彿可以不必了。不,我不要掉進這個陷阱。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沒有關係,但是我可以認識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認識這個人。
我要認識這個十八歲的人。
於是我問他,願不願意和我以通信的方式共同寫一個專欄。條件是,一旦答應,就絕不能半途而廢。 他答應了。我還不敢相信,多次追問,真的嗎?你知道不是鬧著玩的,截稿期到了,天打雷劈都得寫的。
我沒想到出書,也沒想到有沒有讀者,我只有一個念頭:透過這個方式,我或許可以進入一個十八歲的人的世界。因此,當讀者的信從世界各地湧入的時候,我確實嚇了一跳。有一天,在台北一家書店排隊付帳的時候,一個中年男人走過來跟我握手,用低沈的聲音說,「如果不是你的文章,我和我兒子會形同陌路,因為我們不知道怎麼和對方說話。」他的神情嚴肅,眼中有忍住的淚光。
很多父母和他一樣,把文章影印給兒女讀,然後在晚餐桌上一家人打開話題。美國和加拿大的父母們來信,希望取得我們通信的英文版,以便他們在英語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們能與他們分享。那作兒女的,往往自己已是三四十歲的人了,跟父母無法溝通;雖然心中有愛,但是愛,凍結在經年累月的沈默裡,好像藏著一個疼痛的傷口,沒有紗布可綁。
這麼多的信件,來自不同的年齡層,我才知道,多少父母和兒女同處一室卻無話可談,他們深愛彼此卻互不相識,他們嚮往接觸卻找不到橋樑,渴望表達卻沒有語言。我們的通信,彷彿黑夜海上的旗語,被其他漂流不安、尋找港灣的船隻看見了。
寫作的過程,非常辛苦。安德烈和我說漢語,但是他不識中文。所以我們每一篇文章都要經過這幾道程序:
一,安德烈以英文寫信給我。他最好的文字是德文,我最好的文字是中文,於是我們往前各跨一步,半途相會---用英文。
二,我將之譯成中文。在翻譯的過程中,必須和他透過越洋電話討論—我們溝通的語言是漢語:這個詞是什麼意思?為何用這個詞而不用那個詞?這個詞的德文是哪個?如果第二段放在最後,是不是主題更清楚?我有沒有誤會你的意思?中文的讀者可能無法理解你這一個論點,可否更細地解釋?
三,我用英文寫回信,傳給安德烈看,以便他作答。
四,我將我的英文信重新用中文寫一遍---只能重寫,不能翻譯,翻譯便壞。
四道程序裡,我們有很多的討論和辯論。我常批評他文風草率,「不夠具體」,他常不耐我吹毛求疵,太重細節。在寫作的過程裡,我們人生哲學的差異被凸顯了:他把寫作當「玩」,我把寫作當「事」。我們的價值觀和生活態度,也出現對比:他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的認真;我有八分的認真,二分的知性懷疑。他對我嘲笑有加,我對他認真研究。
認識一個十八歲的人,你得從頭學起。你得放空自己。
專欄寫了足足三年,中間有多次的拖稿,但總算堅持到有始有終。寫信給他的年輕讀者有時會問他:「你怎麼可能跟自己的母親這樣溝通?怎麼可能?」安德烈就四兩撥千金地回信,「老兄,因為要賺稿費。」我至今不知他當初為何會答應,心中也著實覺得不可思議他竟然真的寫了三年。我們是兩代人,中間隔個三十年。我們也是兩國人,中間隔個東西文化。我們原來也可能在他十八歲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樣各自蕩開,從此天涯淡泊,但是我們做了不同的嘗試---我努力了,他也回報以同等的努力。我認識了人生裡第一個十八歲的人,他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
日後的人生旅程,當然還是要漂萍離散---人生哪有恆長的廝守?但是三年的海上旗語,如星辰凝望,如月色滿懷,我還奢求什麼呢。
【安德烈序】Connected to You
親愛的MM:
我們的書要出版了---不可思議吧? 那個老是往你床上爬的小孩,愛聽鬼故事又怕鬼、怕閃電又不肯睡覺的小孩,一轉眼變成一個可以理性思考、可以和你溝通對話的成人,儘管我們寫的東西也許有意思,也許沒有意思。
你記得是怎麼開始的嗎?三年前,我是那個自我感覺特別好的十八歲青年,自以為很有見解,自以為這個世界可以被我的見解改變。三年前,你是那個跟孩子分開了幾年而愈來愈焦慮的母親。孩子一直長大,年齡、文化和兩地分隔的距離,使你強烈地感覺到「不認識」自己進入成年的兒子。我們共同找出來的解決問題方法,就是透過寫信,而這些信,雖說是為了要處理你的焦慮的,一旦開始,也就好像「猛獸出閘」,我們之間的異議和情緒,也都被釋放出來,浮上了表面。
這三年對話,過程真的好辛苦:一次又一次的越洋電話、一封又一封的電子郵件、很多個深夜凌晨的線上對談、無數次的討論和爭辯---整個結果,現在呈現在讀者眼前。你老是囉唆我的文字風格不夠講究,老是念念念「截稿期到了」,老是要求我一次又一次地「能不能再補充一點細節」。其實,有時候我覺得我寫得比你好!
現在三年回頭,我有一個發現。寫了三年以後,你的目的還是和開始時完全一樣--- 為了瞭解你的成人兒子,但是我,隨著時間,卻變了。我是逐漸、逐漸才明白你為什麼要和我寫這些信的,而且,寫了一段時間以後,我發現自己其實還蠻樂在其中的,雖然我絕對不動聲色。
開始的時候,只是覺得自己有很多想法,既然你給我一個「麥克風」,我就把想法大聲說出來罷了。到後期,我才忽然察覺到,這件事有一個更重大的意義:我跟我的母親,有了連結,而我同時意識到,這是大部分的人一生都不會得到的份,我卻有了。我在想:假使我們三年前沒開始做這件事,我們大概就會和絕大多數的人一樣只是繼續過日子,繼續重複那每天不痛不養的問候:吃了嗎----嗯,功課做了嗎----嗯,沒和弟弟吵架吧----沒,不缺錢用吧----嗯。。。
三年,真的不短。回頭看,我還真的同意你說的,這些通信,雖然是給讀者的,但是它其實是我們最私己、最親密、最真實的手印,記下了刻下了我們的三年生活歲月----我們此生永遠不會忘記的生活歲月。
在這裡,因此我最想說的是,謝謝你,謝謝你給了我這個「分」----不是出書,而是,和你有了連結的「分」。
愛你的 安德烈, 2007-09-26
【作者簡介】
龍應台、安德烈 龍應台 -33歲寫《野火集》,34歲第一次做母親,從此開始上「人生」課,至今未畢業,且成績不佳。安德烈 -1985年12月生於台灣,8個月大移居瑞士及德國。2006年秋進入香港大學經濟系,認為經濟學很「好玩」。
【第1封信】十八歲那一年
親愛的安德烈:
你在電話上聽起來上氣不接下氣:剛剛賽完足球才進門,晚上要和朋友去村子裡的酒吧聊天,明天要考駕照,秋天會去義大利,暑假來亞洲學中文,你已經開始瀏覽大學的入學資料。。。
「可是,我真的不知道將來要做什麼,」你說,「MM,你十八歲的時候知道什麼?」
安德烈,記得去年夏天我們在西安一家回民飯館裡見到的那個女孩?她從甘肅的山溝小村裡來到西安打工,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一個月賺兩百多塊,寄回去養她的父母。那個女孩衣衫襤褸,神情疲憊,髒髒的辮子垂到胸前。從她的眼睛,你就看得出,她其實很小。十六歲的她,知道些什麼,不知道些什麼?你能想像嗎?
十八歲的我知道些什麼?不知道些什麼?
我住在一個海邊的漁村裡,漁村只有一條窄窄馬路;上班上課的時候,客運巴士、摩托車、腳踏車、賣菜的手推車橫七豎八地把馬路塞得水洩不通,之後就安靜下來,老黃狗睡在路中間,巷子裡的母豬也挨挨擠擠帶著一隊小豬出來遛達。海風吹得椰子樹的闊葉刷刷作響。海水的鹽分摻雜在土裡,所以椰子樹的樹幹底部裹著一層白鹽。
我不知道什麼叫高速公路。二十三歲時到了洛杉磯,在駛出機場的大道上,我發現,對面來車那一列全是明晃晃的白燈,而自己這條線道上看出去,全是車的尾燈,一溜紅燈。怎麼會這樣整齊?我大大地吃驚。二十三歲的我,還習慣人車雜踏、雞鴨爭道的馬路概念。
我不知道什麼叫下水道。颱風往往在黑夜來襲,海嘯同時發作,海水像一鍋突然打翻了的湯,滾滾向村落捲來。天亮時,一片汪洋,鍋碗瓢盆、竹凳竹床漂浮到大廟前,魚塭裡養著的魚蝦也游上了大街。過幾天水退了,人們撩起褲腳清理門前的陰溝。自溝裡挖出油黑黏膩的爛泥,爛泥裡拌著死雞死狗死魚的屍體。整條街飄著腐臭腥味。然後太陽出來了,炎熱毒辣的陽光照在開腸破肚的陰溝上。
我沒有進過音樂廳或美術館。唯一與「藝術」有關的經驗就是廟前酬神的歌仔戲。老人坐在凳子上搧扇子,小孩在廟埕上追打,中年的漁民成群的蹲在地上抽煙,音樂被劣質的擴音器無限放大。
漁村唯一的電影院裡,偶爾有一場歌星演唱。電影院裡永遠有一股尿臊,揉著人體酸酸的汗味,電風扇嘎嘎地響著,孩子踢著椅背,歌星不斷地說黃色笑話,賣力地唱。下面的群眾時不時就喊,扭啊扭啊,脫啊脫啊。
游泳池?沒有。你說,我們有了大海,何必要游泳池。可是,安德烈,大海不是拿來游泳的;台灣的海岸線是軍事防線,不是玩耍的地方。再說,沙灘上是一座又一座的垃圾山。漁村沒有垃圾處理場,人們把垃圾堆到空曠的海灘上去。風刮起來了,「噗」一下,一張骯髒的塑膠袋貼到你臉上來。
我也不知道,垃圾是要科學處裡的。離漁村不遠的地方有條河,我每天上學經過都聞到令人頭暈的怪味,不知是什麼。多年以後,才知道那是人們在河岸上焚燒廢棄的電纜;我聞到的氣味是「戴奧辛」的氣味,那個村子,生出很多無腦的嬰兒。
我不知道什麼叫環境污染,不知道什麼叫生態破壞。上學的時間那樣長,從清晨六點出門候車到晚上七八點天黑回家,禮拜六都要上課,我們永遠穿著白衣黑裙,留著齊耳的直髮。我不知道什麼叫時尚,化妝,髮型。因此也不知道什麼叫消費。是的,我沒有逛過百貨公司。村子裡只有漁民開的小店,玻璃櫃裡塞得滿滿的:小孩的襪子、學生的書包、老婆婆的內褲、女人的奶罩和男人的汗衫。還附帶賣斗笠塑膠雨鞋和指甲刀。
我的十八歲,安德烈,是一九六九、一九七零年的台灣。你或許驚訝,說,MM,那一年,阿波羅都上了月球了,你怎麼可能這樣完整地什麼都「不知道」?不要忘記一個東西,叫城鄉差距。愈是貧窮落後的國家,城鄉差距愈大。我的經驗是一個南部鄉下漁村的經驗,和當時的台北是很不一樣的。更何況,當時的台北也是一個閉塞的小城啊。全台灣的人口一千四百萬,國民平均所得只有二百五十八美元。台灣,還屬於所謂「第三世界」。
我要滿十八歲的時候,阿波羅登上月球,美國和越南的軍隊侵入高棉,全美爆發激烈的反越戰示威,俄亥俄州有大學生被槍殺;德國的布朗德總理上台,到華沙屈膝下跪,求歷史的寬赦;日本赤軍連劫機到了北韓而三島由紀夫自殺。還有,中國的文革正在一個恐怖的高潮。這些,我都很模糊,因為,安德烈,我們家,連電視都沒有啊。即使有,也不見得會看,因為,那一年,我考大學;讀書就是一切,世界是不存在的。
我要滿十八歲的時候,台灣高速公路基隆到楊梅的一段才剛開始動工。台獨聯盟在美國成立,蔣經國遇刺,被關了近十年的雷震剛出獄,台南的美國新聞處被炸,我即將考上的成台南功大學爆發了「共產黨案」,很多學生被逮捕下獄。保釣運動在美國開始風起雲湧。
那一年,台灣的內政部公佈說,他們查扣了四百二十三萬件出版品。但是這一切,我知道得很少。
你也許覺得,我是在描繪一個黯淡壓抑的社會,一個愚昧無知的鄉村,一段浪費的青春,但是,不那麼簡單,安德烈。
對那裡頭的許多人,尤其是有個性有思想的個人,譬如雷震、譬如殷海光──你以後會知道他們是誰,生活是抑鬱的,人生是浪費的。可是整個社會,如果歷史拉長來看,卻是在抑鬱中逐漸成熟,在浪費中逐漸累積能量。因為,經驗過壓迫的人更認識自由的脆弱,更珍惜自由的難得。你沒發現,經過納粹歷史的德國人就比一向和平的瑞士人深沈一點嗎?
那個「愚昧無知」的鄉村對於我,究竟是一種剝奪還是給予?親愛的安德烈,十八歲離開了漁村,三十年之後我才忽然明白了一件事,明白了我和這個漁村的關係。
離開了漁村,走到世界的天涯海角,在往後的悠悠歲月裡,我看見權力的更迭和黑白是非的顛倒,目睹帝國的瓦解、圍牆的崩塌,更參與決定城邦的興衰。當價值這東西被顛覆、被滲透、被構建、被解構、被謊言撐托得理直氣壯、是非難分的地步時,我會想到漁村裡的人:在後台把嬰兒摟在懷裡偷偷餵奶的歌仔戲花旦、把女兒賣到「菜店」的阿婆、那死在海上不見屍骨的漁民、老是多給一塊糖的雜貨店老闆、騎車出去為孩子借學費而被火車撞死的鄉下警察、每天黃昏到海灘上去看一眼大陸的老兵、笑得特別開暢卻又哭得特別傷心的阿美族女人。。。這些人,以最原始最真實的面貌存在我心理,使我清醒,彷彿是錨,牢牢定住我的價值。
那「愚昧無知」的漁村,確實沒有給我知識,但是給了我一種能力,悲憫同情的能力,使得我在日後面對權力的傲慢、慾望的囂張和種種時代的虛假時,仍舊得以穿透,看見文明的核心關懷所在。你懂嗎,安德烈?
同時我看見自己的殘缺。十八歲時所不知道的高速公路、下水道、環境保護、政府責任、政治自由等等,都不難補課。但是生活的藝術,這其中包括品味和態度,是無法補課的。音樂、美術,在我身上仍舊是一種知識範圍,不是一種內在涵養。生活的美,在我身上是個要時時提醒自己去保持的東西,就像一串不能遺忘的鑰匙,一盆必須每天澆水的植物,但是生活藝術,更應該是一種內化的氣質吧?它應該像呼吸,像不自覺的舉手投足。我強烈地感覺自己對生活藝術的笨拙;漁村的貧乏,造成我美的貧乏。
而你們這一代,安德烈,知道什麼、不知道什麼?網絡讓你們擁有廣泛的知識,富裕使你們精通物質的享受,同時具備藝術和美的薰陶。我看你和你的同學們會討論美國入侵伊拉克的正義問題,你們熟悉每一種時尚品牌和汽車款式,你們很小就聽過莫札特的「魔笛」、看過莎士比亞的「李爾王」、去過紐約的百老匯、欣賞過台北的「水月」也瀏覽過大英博物館和梵諦岡教堂。你們生活的城市裡,有自己的音樂廳、圖書館、美術館、畫廊、報紙、游泳池,自己的藝術節、音樂節、電影節。。。
你們這一代簡直就是大海裡鮮豔多姿的熱帶魚啊。但是我思索的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你們這一代「定錨」的價值是什麼?終極的關懷是什麼?你,和那個甘肅來的疲憊不堪的少女之間,有沒有一種關連?我的安德烈,你認為美麗的熱帶魚游泳也要在乎方向嗎,或者,你要挑釁地說,這是一個無謂的問題,因為熱帶魚只為自己而活?
MM 2004-05-12
【第2封信】為誰加油?
親愛的安德烈,
不久前,五十個中國的奧運金牌運動員到了香港,香港萬人空巷地去迎接他們。朋友和我在電視新聞裡看到這樣的鏡頭,她一面吃香蕉一面說,「龍應台,德國隊比賽的時候,你為他們加油嗎?」
我想了想,回答不出來。德國,我住了十三年的地方,我最親愛的孩子們成長的家鄉,對於我是什麼呢?
她不耐煩了,又問,「那──你為不為台灣隊加油啊?」
我又開始想,嗯,台灣隊。。。不一定啊。要看情形,譬如說,如果台灣隊是跟──尼泊爾或者伊拉克或者海地比賽,說不定我會為後者加油呢,因為,這些國家很弱勢啊。
朋友笑了,「去你的世界公民,我只為中國隊加油。」
她兩個月前才離開中國。
為什麼我這麼猶豫,安德烈?是什麼使得我看什麼金牌都興奮不起來?電視上的人們單純,熱烈,奮力伸出手,在擁擠得透不過氣來的人堆裡,試圖摸到運動員的手,我想的卻是:這五十個金牌運動員,在香港大選前四天,被北京「派」到香港來做宣傳,為「保皇黨」拉票,簡直就是政治工具,他們自己清楚嗎?或說,他們在乎嗎?
你說,為台灣隊加油的激情到哪兒去了?難道世界公民主義真的可以取代素樸的民族主義或者社群情感?怎麼我對「民族」這東西感覺這麼冷?從小到大,我們被教導以作中國人為榮,「為榮」和「為恥」是連在一起的。
我當年流傳很廣的一篇文章叫做「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一位有名的前輩寫的是「醜陋的中國人」,批判的都是我們自己。然後,隨著獨立意識的抬頭,「中國人」這個詞不「正確」了,不能用了。政治上,這不稀奇,任何「獨立建國」的追求過程裡,都會出現這種現象。但是現在的台灣很尷尬,因為獨立不獨立還沒有共識,文化的尷尬就常出現,譬如說,講「勤儉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或者「中秋和七夕蘊含著中國人的民族美學」時,你會句子講一半就,嗯,卡住了,不知怎麼講完這個句子,因為,說,「勤儉是台灣人的傳統美德」,怪怪的,難道只有台灣人勤儉?說,「中秋和七夕蘊含著台灣人的民族美學」,怪怪的,好像偷了別人的東西似的。於是有很多習慣性概括性句子不能說了。前幾天在電視新聞裡還看見一個台灣的部長,正要讚美工程人員的認真辛勞,他脫口而出「我們中國人──」然後一副要天打雷劈的樣子,馬上中途截斷,改口「我們台灣人」。看他懊惱的樣子,心裡一定在掌自己的嘴巴。
我的「冷」來自哪裡?老實說,安德烈,作為這個歷史座標點上的台灣人,「民族主義」使我反胃──不管它是中國民族主義還是台灣民族主義。你知道,一個被長年過度灌食某種飼料的人,見到飼料都想吐。我們都被灌得撐了,被剝奪的,就是一份本來可以自自然然、單單純純的鄉土之愛,純潔而珍貴的群體歸屬感。它一經操弄就會變形。
但是有一個相反的東西卻使我很清楚地看見自己的歸屬:恥感。當代表我的總統跑到國際的舞台上,耍的卻是國內的政治鬥爭,我覺得羞恥。當台灣的商人跑到貧窮的國家訪問,把鈔票拋向空中讓赤腳的孩子去搶,而他在一旁哈哈大笑,我覺得羞恥。當國際新聞報導台灣在中國和東南亞的製造工廠如何不人道地虐待工人,我覺得羞恥。當台灣的外交部長在國際的舞台上說出不堪入耳的髒話,(他說新加坡licking the balls of China—這是最正確的翻譯),我覺得羞恥。最讓我覺得羞恥的,是讀到台灣人如何虐待越南和中國的新娘或泰國印尼的勞工。
這份羞恥,使我知道我是台灣人。
美國出兵伊拉克那幾天,我出席了一個宴會。賓客來自很多不同國家。有一個人被介紹時,主人隨口加了一句,「斯蒂夫是美國人。」斯蒂夫一聽,深深一鞠躬,說,「對不起。」他很認真地說,「對不起。」沒解釋他為什麼這樣說,但是大家彷彿都懂了。那是一種恥感。觥籌交錯之間,一時安靜下來。
我想,他大概也不會只要是美國隊就瘋狂喊加油吧。
我們這一代人,因為受過「國家」太多的欺騙,心裡有太多的不信任,太多的不屑,太多的不贊成,對於所謂國家,對於所謂代表國家的人。
所以,十八歲的安德烈,請你告訴我,你,為德國隊加油嗎?「德國」對你意味著什麼?德國的歷史,它的土地、風景、教堂、學校,對你的意義是什麼?你以馬丁路德、以歌德、以尼采、以貝多芬為榮嗎?希特勒的恥辱是不是你的恥辱?你,還有你十八歲的朋友們,已經能自由地擁抱「德國」這個概念嗎?或者,因為歷史給了你們「過度腫脹的」罪感和恥感,押著你們遠離「德國」這個概念,反而又造成另外一種不安和尷尬?
歐洲已經是深秋,森林都變金黃色了吧?我們這兒已是中秋了,海上的月光一天比一天亮。
喔,孩子,答應我,踢完球滿頭大汗時,不要直接吹風。
MM 2004-10-04
【第3封信】逃避國家
MM,
記得兩年前,我和朋友擠在法蘭克福中心的「羅馬廣場」上---起碼有五千人擠近了那個小廣場。我們用力揮舞手裡一支巨大的國旗,五千人在等候從韓國和日本參加世界盃足球賽回國的德國國家隊。五千個人唱歌、鼓掌、跳躍,有人流下眼淚。
在那之前的一個禮拜,我們守在廣場上,大概也有一千多人,守在廣場上一個超大螢幕前,看決賽。所有的人都在喊,在唱,在哭,在笑。
這感覺好奇怪---好像突然之間,作為「德國人」是一件被容許的事。更奇怪的,你竟然還可以流露出你的身份和你的感情來。
從哪裡說起呢,MM?你知道爸爸是挺「愛國」的---你曾經不以為然;而他的愛國,我想和爺爺有關。爺爺,他的父親,隨著德國部隊在蘇聯戰場打過仗,而爸爸的叔叔,在從列寧格勒撤退的冰天雪地裡失蹤。所以我其實受到爸爸某個程度的影響,可以說是「以德國為榮」的,但是因為納粹的歷史,我很小很小的時候,就知道這種「榮」的情感是「錯誤」的,是不可以流露出來的。你記不記得,我小學的時候就很喜歡看各種統計指標,每次看到在什麼指標上德國被列入世界前十名,就很高興,甚至還包括什麼「欠債最多」前十名,我也覺得光榮,反正不懂。
所以從小,一方面在心裡關心自己的國家,為德國驕傲,另一方面又要表現得很冷漠,很不屑;像拔河一樣,有一種緊張,要小心翼翼才能不說錯話。覺得德國是個不錯的國家這種感覺是沒有人敢顯露、大家都要藏起來的。在別的國家你常看到國旗,德國很少;我們也沒唱過國歌。我記得,MM,當你發現我們小學的開學典禮在教堂裡舉行,你大吃一驚,說,不是政教分離嗎,怎麼開學典禮在教堂舉行?
我想過這問題,MM。那是因為,德國人逃避「國家」這個東西,以致於宗教都顯得比較「安全」。逃避「政」,所以「教」就凸顯了。
在這種與「國家」保持距離的文化和教育中長大,我看見它的優點:我們這一代人身上,真的很少很少愛國宣傳的影響---政客要操弄我們太不容易了;當你對「國家」抱著一種不信任的態度的時候,你比較能夠冷靜地去分析它的問題所在。
可是最近幾年,年輕人,我這一代人,對這種老是小心翼翼、老是低著頭怕做錯事說錯話、老是要保持「政治正確」的行為和思維模式,開始覺得受不了了,煩了。很多年輕人開始說:為什麼我不能跟別人一樣?我要做我自己想做的,說我自己想說的,讓我自由吧,我受夠了---這包括,我還要努力假裝「以身為德國人為恥」多久?
我不是社會學家,但是我覺得,世界盃足球賽對德國的集體意識有巨大影響。譬如說,在一九五四年的世界盃比賽裡,德國出乎意料地贏了當時一直稱霸的瑞士隊。你想想一九五四年的德國人自信心多麼低落,自我感覺多麼壞啊,二戰的失敗和羞辱才結束沒多久。這場比賽使德國人重新發覺,咦,我沒那麼爛,我竟然還可以啊。
這一兩年來,我有個感覺,好像德國文化像浪頭一樣起來---我說的當然是流行音樂、時尚、電影等等通俗文化。好萊塢文化本來籠罩一切,但是最近,突然有好多德國電影,譬如「再見列寧」,還有「曼尼圖的鞋子」,大大走紅。一群很年輕很傑出的德國演員,突然出現。還有流行音樂,本來只聽美國音樂的我們,也開始注意德國的創作了…….
我得走了,因為練球的時間到了。不是我自己踢,每個星期六是我當教練。你不要笑,MM,這群孩子足球員,我從他們四歲開始教,現在他們六歲了,可愛死了,而且訓練他們踢球能讓我自己放鬆,忘記功課的壓力。跟他們一起使我很快樂,更何況,我覺得我對他們有責任呢。
給你「偷窺」一下我和一個美國朋友昨晚的的網上交談,你可能覺得有一點意思。路易斯跟我同年,在波士頓讀大一。
安德烈 2004/10/04
MSN 對話,波士頓晚上六點半,法蘭克福凌晨一時半
路:昨晚,一個朋友還在說我們這一代好像很失落,怎麼定義自己都不知道。二三十年代是「失落的一代」,四十年代是戰爭的一代,五十年代是 beatniks, 六十年代是嘻皮,七十年代是 funkies, 八十年代是punk (還有嘻哈),九十年代是rap, 而我們是什麼?
安:可是自己本來就不可能給自己下定義啊。我們這一代缺乏叛逆,缺乏冒險,倒是真的。我們大多在舒適、有教養的家庭裡長大,沒有什麼真正的痛苦或艱難,也就沒什麼真實的挑戰。。。生活太安逸了,使我們找不到需要叛逆、可以冒險的東西....
路:我們怎麼看自己---還是媒體在塑造我們怎麼看自己?缺叛逆、缺冒險,會不會也是因為主流媒體只會報導不叛逆、不冒險的主流價值?美國媒體都是大財團控制的。
安:但是我們究竟能對什麼叛逆或反抗呢?你們美國人可能有對象---你們有個布希總統,歐洲這邊沒有。
路:可是我們得找到自己的身份認同啊。不過沒有衝突,就找不到認同。
安:需要身份認同嗎?
路:當然。
安:為什麼?
路:因為....心理學家是這麼說的。
安:我要知道「你」怎麼說。
路:我覺得很重要。
安:為什麼?
路:譬如說,我認識一個黑白混血兒,她卡在兩個種族和文化之間,就很茫然。很多年輕人,為了要有歸屬感,就加入犯罪團體;即使是個犯罪團體,他也要有歸屬。
安:很糟的是,這個社會常常強迫你選邊。
路:對。安德烈,我問你,做德國人是不是比較累?
安:不久前我去看一場國際足球賽。德國隊踢進一球,群眾跳起來,又唱又喊,我聽見他們混聲唱的是,「德國人,站起來!德國人,站起來!」我嚇一大跳。其實他們唱的完全是一般比賽時加油的歌,譬如柏林跟法蘭克福對決的時候,你可能唱「柏林人,站起來!」因為是國際比賽,所以「柏林人,站起來」自然就變成「德國人,站起來」,可是我當下卻覺得,哇,很不習慣,渾身不自在。好奇怪。
路:你馬上想到納粹?
安:正是。
路:你們在學校裡教很多納粹那段歷史?
安:從小學就教,教了又教,教了又教。我問你,球賽散後,假如馬路上晃過來五十個興奮的美國人,大喊大唱「美國第一」,「美國萬歲」的時候,你會想什麼?
路:我會想,哼,典型美國人。不過,英國球迷也會這樣。
安:對。如果這樣大喊大唱晃過來的---是五十個德國人呢?
路:....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安:如果是五十個德國人在街上大唱「德國第一」,「德國萬歲」,會把人給嚇死,第二天可以上「紐約時報」了,對吧?
路:明白。
安:你怎麼界定自己是「美國人」?
路:這太難答了。我不喜歡美國人。
安:那麼你認同什麼?
路:我認同我的同代人,和國籍無關。
安:那麼有哪些特質使你的這一代人是「美國人」呢?世界第一強國的年輕人,怎麼理解他自己,還有他跟這個世界之間的關係?
路:我其實跟美國文化很疏離。朋友裡頭關心政治的很少很少。他們說他們反對布希,事實上那樣說也只是為了表現自己「酷」。反布希是流行的。年輕人每個都反,除非你是個基督徒或是好戰主義者。
安:你是說,年輕人不知道要跟什麼價值去認同?
路:美國是強國,強國的意思就是我們可以對政治、經濟、國際情勢一概不知道,反正承受得起,天塌下來有人撐著。我覺得美國青年的悲哀就是這個,我們對世界完全淡漠,只關心自己的小圈。
安:嗯,這恐怕是所有富國的共同特徵吧。
【第4封信】年輕卻不清狂
信遲了,因為我和朋友們去旅行了三個禮拜。不要抱怨啦,兒子十八歲了還願意跟你寫信你也應該夠滿足了,尤其你知道我從小就懶。好,跟你報告一下我的生活內容吧,也免得你老囉唆說我們愈來愈疏離。
可我馬上陷入兩難:我們去了地中海的馬爾他島和巴塞隆納,但我真的能告訴我媽我們幹了什麼嗎?你---身為母親---能不能理解、受不受得了歐洲十八歲青年人的生活方式?能,我就老老實實地告訴你:沒錯,青春歲月,我們的生活信條就是俗語所說的,「性、藥,搖滾樂」。只有偽君子假道學才會否定這個哲學。德語有個說法:
「如果你年輕卻不激進,那麼你就是個沒心的人;如果你老了卻不保守,那麼你就是個沒腦的人。」
我接到一封讀者來信。一個十八歲的香港女生問我時間是怎麼花的,我讀什麼書、想什麼議題、朋友相聚時討論什麼話題等等。我嚇一跳,嘿,她真以為我是個虛矯的知識份子?我當然偶爾會去思考一些嚴肅的大問題--- 一個月裡有五分鐘吧,當我無聊得要死的時候。。。
好啦,我在誇張啦,但是我要誇張你才會明白十八歲是怎麼回事。剛剛我才從咖啡館回來;我們在咖啡館裡談得最熱烈的大半是身邊的小世界、朋友之間發生的芝麻蒜皮。我們當然也辯論政治和社會議題---譬如我今晚就會去看「華氏9/11」,朋友們一定也會各有看法,但是我們的看法都是很膚淺的,而且,每個人說完自己的想法也就夠了,不會太認真。
週一到週五每個人都忙:足球、籃球、舞蹈,每個人瘋的不一樣。德國學制每天下午三點就放學了,下午的時間各管各的。我是個足球狂:一週三個下午踢球,加上一次自己作教練,教六歲的小鬼踢球。每個週末又都有巡迴球賽,所以我的生活裡足球佔了最高比例。功課不需要花太多時間。
其他,就是跟朋友磨混,尤其是週末,我們不是在朋友家裡就是在咖啡館或小酒館裡喝酒聊天,爛醉的時候就用瓶子把酒館砸個稀爛或者把隨便什麼看不順眼的人揍個鼻青臉腫。。。
怎麼樣,又嚇到你了吧?(我知道你會真信呢,MM,你真的是「小紅帽」,沒辦法!)好,說正經點,有些事,是十四歲到十六歲的小傢伙想嚐試的,譬如喝酒(所以,小心看著你的老二飛力普),而我們已經到一個程度,覺得酗酒而醉是難堪之至的事了。我有時候會喝醉,譬如在馬爾他,相處九年的好朋友們要各奔西東了,我們就都喝醉了,但是。。。你要我提非洲納米比亞的某一晚嗎?我認識一個華文作家,在納米比亞的酒店裡喝醉了,醉得當場敲杯子唱歌,還要把餐廳的杯盤碗碟刀叉全部用桌巾捲起來帶走。。。那個人你記得嗎?你大醉的那年我才十歲,可是至今難忘呢。
我不是在為飲酒辯護,我是說,歐洲的飲酒文化,可能和亞洲不太一樣。你知道飲酒時的碰杯怎麼來的嗎?中世紀時,如果你要害死一個你恨的人,你就在他喝的啤酒裡下毒。很多人是這樣被毒死的。所以就開始流行碰杯,厚厚的啤酒杯用力一碰,啤酒花濺到別人杯裡,要死就跟對方一起死。同時,一起喝啤酒,碰杯,醉倒,表示你信任坐在你身邊的人,漸漸地就變成社會習俗了。講了這麼長的「前言」,其實是想告訴你,MM,對於年輕人飲酒,我覺得作父母的不需要過度緊張。
到馬爾他島是我們的畢業旅行,十個男生,十個女生,一個老師。這個島其實滿無聊的,對我們重要的只是朋友的相處,而且,因為朝夕相處而得到不同角度的認識。白天,老師陪著我們看古蹟,晚上,他就「下班」了。十八歲的人,自己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有幾個下午,我們懶懶地圍在游泳池畔,聽音樂,喝啤酒,聊天。晚上就到酒館裡晃。老街很窄,擠滿了歐洲各國的人。
巴塞隆納比較有意思。我們是五個人,租了一個公寓,一整個星期只要五百歐元,放下行囊就出去逛了。那麼多的廣場,圍繞著廣場都是美麗得驚人的建築,不論古典或是現代的,都那麼美,雕塑也是。每天我們都在用腳走路,細細發掘這個城市。.我覺得巴塞隆納是我所走過的最美的城市之一,而我走過的城市還真不少了。
有一天晚上我們和一個在美國認識的朋友碰面,她是委內瑞拉人,在巴塞隆納讀書。她就帶著我們走遍了老街老巷。這就是歐洲的美好之處:往任何一個方向飛兩個小時,你就進入一個截然不同的文化。在美國就不行了,飛到哪都千城一面。
你呢,MM?在匱乏的年代裡成長,你到底有沒有「青少年期」?你的父母怎麼對你?你的時代怎麼看你?十八歲的你,是一個人緣很好的女生?還是一個永遠第一名的最讓人討厭的模範生?一個沒人理睬的邊緣人,還是最自以為是的風紀股長?
安德烈2004-10-25
收件人:Andreas
寄件人:Lung Yingtai
主旨: urgent
安德烈,請你告訴我,你信中所說「性、藥、搖滾樂」是現實描述還是抽象隱喻?儘速回信。MM
────────────────────────────
收件人: Lung Yingtai
寄件人: Andreas
主旨: Don’t panick
MM,能不能拜託拜託你,不要只跟我談知識份子的大問題?生活裡還有最凡俗的快樂:「性、藥、搖滾樂」當然是一個隱喻。 我想表達的是,生命有很多種樂趣,所謂「藥」,可以是酒精,可以是足球或者任何讓你全心投入、盡情燃燒的東西。我想從弗洛伊德開始我們就已經知道人類是由直覺所左右的。「搖滾樂」不僅只是音樂,它是一種生活方式和品味的總體概念:一種自我解放,不在乎別人的眼光,自由自在的生活,對不可知的敢於探索,對人與人關係的聯繫加深。。。
安
【第16封信】藏在心中的小鎮
MM,
我畢業了。
此刻,我正坐在陽台上。傍晚的陽光穿過樹林,把長長的樹影灑地面上。剛下過一陣雨,到處還是濕的。我點起一根煙,給自己倒了一杯紅酒,看天空很藍。煙,一圈圈緩緩繚繞,消失,我開始想那過去的日子。
是不是所有畢業的人都會感到一種慢溫溫的留戀和不捨?我要離開了,離開這個我生活了一輩子的小鎮---我的「家」。我開始想,我的「家」,又是什麼呢?最重要的不是父母(MM別生氣啊),是我的朋友。怎麼能忘記那些星期天的下午,總是蹉跎逗留到最後一刻,假裝不記得還有功課要做。在黑暗的大雪夜裡,我們擠進小鎮的咖啡館喝熱呼呼的茶。在夏日明亮的午後,我們溜到小鎮公園的草坪去踢足球,躺在池塘邊聊天到天黑,有時候水鴨會嘩一聲飛過我們的頭。
一個只有兩萬人口的小鎮克倫堡,聽起來好像會讓你無聊死,尤其對我們年輕人,可是,我覺得它是「家」,我感覺一種特別的眷戀。人們可能會以為,這麼小的小鎮,文化一定很單調,裡頭的居民大概都是最典型、最沒個性、最保守的土德國人。其實正好相反,克倫堡國際得很。就拿我那三個最好的朋友來說吧,你或許還記得他們?
穆尼爾,是德國和突尼西亞的混血,生在沙烏地阿拉伯,然後在杜拜、突尼西亞長大。佛瑞弟,跟我「穿一條褲子」的哥兒們,是德國和巴西的混血,除了德語之外會講葡萄牙語、西班牙語、法語和英語。大衛---看這名字你就知道他是猶太人。大衛的母親是德國人,父親是以色列人,所以他也會說意第緒語。然後是我自己,是德國和台灣的混血。我們四個死黨走上街時,簡直就是個「混血黨」。但是你要知道,我們在克倫堡一點也不特別,我們這樣的背景幾乎是克倫堡小鎮的「典型」。
死黨外一圈的好朋友裡面,我用手指可以數出來:印度人、巴基斯坦人、土耳其人、西班牙人、法國人、英國人、美國人、韓國人。。。當然,不同的文化背景確實有時候會引發爭執,但是大部分的時候,「混血兒」和「混血兒」還處得特別好,特別有默契。
譬如說,我們隨便到一個空的足球場,準備踢球。不管認不認識,人數一夠,就開始組隊比賽。幾乎每一次,會自然而然分成兩隊:德國隊和國際隊。凡是有國際背景的就自動歸到國際隊去了。這和種族主義沒任何關係,大家只是覺得這樣比較好玩。我自己從來沒有因為我的中國血統(還是應該說「台灣血統」?很麻煩哩,MM)而受到過任何歧視。而且,我們常常開種族差異的玩笑。
昨天我和佛瑞弟,還有佛瑞弟的金髮女朋友一起看足球賽。剛好是巴西對阿根廷---兩個不共戴天的世仇。佛瑞弟當然很激動地在為他的巴西隊加油,我就故意給阿根廷加油。足球賽一定會引發政治和文化的衝突的,很快我們就變成真正在爭吵,巴西人跟阿根廷人誰比誰傲慢、愚笨、醜陋等等。吵到一半,佛瑞弟的女朋友好奇地問,「如果你們兩個人都是純粹德國人的話,會怎麼吵法?」
我們楞了一下,然後兩個人幾乎同時說,「那我們會悶死,跳樓算了。」
多國文化,就像湯裡的香料,使生活多了滋味。
我馬上要去香港了,那是一個多麼不一樣的世界。我發愁的是,我怎麼跟我的克倫堡朋友們說再見?你怎麼跟十年來都是你生活核心的好友說再見,而心裡又知道,人生岔路多,這種再見很可能是永遠的?甚至那些你沒有深交,但是很喜歡的人,你還沒有機會去告訴他們你對他們的好感,以後,他們將從你的人生完全地消失。
我感覺一種遺憾,和憂愁。你或許會說,安德烈,人生就是這樣,一條線往前走,沒什麼好遺憾的。我知道,但是,我還是覺得遺憾,不捨。
所以我坐在這陽台上,細細回想我們共有的美好時光,把回憶擁在心裡,是得往前走,但是知道我從哪裡來。
安德烈2005-07-07
古代重要文化典故(二)
【八叉成詩】:
晚唐詩人溫庭筠,詞藻豔麗,與李商隱齊名,世稱“溫李”。唐代科舉重視詩賦律對,溫庭筠每入試作賦,只須叉手(兩手相拱)沉思八次,即可吟成八韻,故而人稱“溫八叉”。另說溫庭筠應試時,從不起草,往往雙手籠袖憑幾,一吟即成一韻,故稱為“溫八吟”。後人即以“八叉”喻才思敏捷。明解縉《贈虞生》詩“文章倚馬待,詩句八叉成”,即用此典。
【長安居大不易】:
白居易是唐代卓越的大詩人,他年輕時期到長安參加進士考試,為了找名人揄揚、引薦,曾經攜詩卷,拜謁前輩詩人顧況。顧況見名刺,上書“白居易”,蹙眉作諧語道:“長安百物昂貴,居大不易。”旋展讀詩卷,其第一首為《賦得古原草送別》,起四句為:“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詩句質而不俚,形象鮮明,富於哲理。顧況不禁大為贊許,笑道:“有句如此,居天下有甚難!老夫前言戲之耳。”從此大為推薦延譽,白居易因之聲名大振,不久考取了進士。(典見《幽閒鼓吹》、《唐摭言》、《唐才子傳》)
【探驪得珠】:
驪珠,古代傳說長於驪龍頷下,而驪龍又遨遊於九重深淵之下,甚難獲得,故價值連城。唐代中葉,元稹、劉禹錫、韋楚客等到詩人白居易家聚會,約定各賦《金陵懷古》一首。劉禹錫先成,於是白居易說:“四人探驪,子先獲珠,所餘麟角何用?”於是三人均棄筆罷作。後遂以“探驪得珠”比喻吟詩作文能得命題精蘊。羅隱《謝鄭長官啟》“鏤筆才清,探驪介重”,即用此典。(典見《莊子·列禦寇》、《鑒戒錄》、《古今詩話》)
【錦囊貯詩】:
中唐詩人李賀,為人纖瘦,但作詩異常刻苦,常清晨騎弱馬,一小奚奴背破囊相隨,邊行邊吟,每得佳句,即寫下投於囊中。日暮歸家後,取出詩句,構成全篇,除有重大事故外,日日如此。其母使婢女檢討錦囊,見所書詩句甚多,即怒:是兒要嘔出心乃耳。後人稱好詩為錦囊佳句者本此。錦囊又稱奚囊。元楊維楨《感懷》“盡取江山錦繡句,嘔心瀝血入奚囊”,即用此典。(典見李商隱《李賀小傳》,《新唐書·李賀傳》,《唐詩紀事》,《唐才子傳》)
【腹稿】:
初唐詩人王勃,少年時即有才名,後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被稱為初唐四傑。王勃詩風清新,為文也沉雄博麗,冠絕一時,著名的《滕王閣序》就是他的膾炙人口之作,其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兩句,更是傳誦千古的名句。傳說他寫文章,先把墨磨好,再以被子覆面臥床,然後起而疾書,文不加點,一氣呵成,時人謂之腹稿。後常稱下筆前的構思為“腹稿”。清趙翼《不寐》詩:“老來無寐夜景清,聊營腹稿待天明”,即用此典。(典見《唐語林》《唐詩紀事》《唐才子傳》)!
【自出機杼】:
北魏車騎大將軍祖瑩,聰明好學,八歲便能誦讀《詩》、《書》。祖瑩讀書每每夜以繼日,父母親怕他積勞成疾,禁止他夜讀。古代燃火不易,祖瑩每藏火於爐灰之中,遣走僮僕,俟父母安寢後,獨自點燈燭夜讀,乃至通宵達旦。祖瑩後以才名拜官太學博士,與名士袁翻齊名。當時人稱:“京師楚楚袁與祖;洛中翩翩祖與袁。”祖瑩為文重獨創,反對模擬剽竊,常謂:“文章須自出機杼,成一家風骨,何能共人同生活也。”機杼,即織布用的梭子,是“織造”的代語。後因以“自出機杼”比喻詩文不依傍他人,能別開生面、匠心獨運。(典見《魏書·祖瑩傳》)
【雕龍】:
戰國時齊人騶衍善談天地自然之事,雄辯恢奇,頗動人心,梁惠王待以上賓,平原君拂席為敬,燕昭王擁帚掃除而迎,均極為禮敬。稍後有騶奭,采騶衍之術以紀文,甚得齊王嘉賞,命為列大夫,專營高門大屋為居處,以示尊重,以博能致天下賢士之名。國人因頌為“談天衍,雕龍奭”。後因以“雕龍”比喻善於文辭。如《後漢書·崔駰傳贊》說:“崔為文宗,世禪雕龍。”崔駰一家祖孫父子數代為文壇宗主,均以文辭名世。梁劉勰名作《文心雕龍》,亦取此意而命名。明蔡汝楠《寄華鴻山學士》詩:“才邁雕龍客,心齊失馬翁”,也用此典。(典見《史記·孟子荀卿傳》)
【傍人門戶】:
宋代文學家蘇軾喜戲謔,曾述一寓言云:桃符與艾人爭執,桃符仰視艾人而罵曰:“汝何等草芥,輒居我上?”艾人俯而應說:“汝已半截入土,猶爭高下爾?”桃符怒,紛然不已。門神解之說:“吾輩不肖,方傍人門戶,何暇爭閒氣耶?”桃符為古代懸於門上避邪的桃木板,上書“神荼”、“鬱壘”四字,為後世春聯的前身,每年元旦更換。艾人為端陽節避邪之物,以艾草作成。端陽為五月,一年已將過半,故艾人譏桃符“已半截入土”。門神為門上驅邪之物,三者均著於門戶,故說“傍人門戶”。世指學問文章無獨立見解,詩文無獨創風格,追隨他人,不能自成一家者為“傍人門戶”,詩文評論中常用之。(典見《東坡志林》)
【依樣畫葫蘆】:
陶彀博學強記,善文詞。在後晉時,已任知制,草擬詔令文書;曆後漢、後周,均居顯職。宋太祖趙匡胤在陳橋驛兵變中禪位,倉促間未有禪文,陶彀在旁,探懷出禪文進呈,說:“已成矣”。太祖以此甚薄其人。入宋,官翰林學士,有人在太祖面前推薦,言陶彀效力甚多,應提拔。太祖笑道:“頗聞翰林草制,皆撿前人舊本,改換詞語,此乃所謂依樣畫葫蘆耳,何宣力之有?”陶彀知後,乃在翰林院壁上題詩:“官職須由生處有,才能不管用時無。堪笑翰林陶學士,年年依樣畫葫蘆。”後人以“依樣畫葫蘆”比喻模仿套用,因襲他人。清黃宗羲《明儒學案·發凡》中說:“學問之道,以各人自用得著者為真,凡依門傍戶,依樣畫葫蘆者,非流俗之士,則經生之業也。”(典見《東軒筆錄》、《續湘山野錄》、《孔氏談苑》)
【藏拙】:
南朝詩人徐陵,為當時宮體詩的重要作者,在文壇上與庾信齊名。北齊史家魏收曾收錄所作詩文,編成一集求教,意在借徐陵重名,請其將詩集刊刻傳播。徐陵卻竟將魏收詩集投入江中。旁人問其故,徐陵答道:“吾為魏公藏拙。”意為魏收詩不佳,一旦傳佈,適足自形其拙劣。藏拙即隱藏短處,不以示人。後人常用為自謙之辭。唐羅隱《自貽》:“縱無顯效亦藏拙,若有所成甘守株。”(典見《隋唐嘉話》)
【左圖右史】:
唐代楊綰少聰慧。四歲時親賓宴集,各舉座中物,包括平上去入四聲者呼之。諸賓未言,楊綰應聲指鐵樹燈,曰:「燈盞柄曲,恰合四聲,一座皆驚。」及長,好學不倦。史稱其「常獨處一室,左圖右史,凝塵滿席,澹如也。」形容其案前置滿書藉,沉浸其中,居所滿積塵灰,亦不以為意。後因以左圖右史喻積書盈室,可供研讀。如清代龔自珍《阮尚書年譜第一敘》云“乃設精舍,顏曰詁經,背山面湖,左圖右史”,即用此意。(典見新、舊《唐書·楊綰傳》)
【坐擁百城】:
南北朝時後魏李謐,自幼好學,博覽典籍。平生無意於仕途,日以讀書遊覽山水為樂,屢徵(徵召)不就(就任),閉門絕跡,將家中財產都花在收羅書籍上,並細加審訂刪削,經其手訂的書達四千卷之多。他有一句名言:“丈夫擁書萬卷,何假南而百城?”意思說:大丈夫只要擁有書籍萬卷,何必一定做南面而坐、管轄百城的長官。後因以坐擁百城喻人藏書之富與愛書的嗜好。(典見《魏書·李謐傳》)
【孔壁】:
漢魯恭王劉餘口吃,不善言辭,性豪奢,肆意大興土木,建樓造殿,廣闢園林。漢武帝時,劉餘下令毀孔子舊宅,以擴建宮室。相傳因壁中有鐘磬琴瑟之聲,入未敢盡毀。當時,匠人在孔宅夾壁中發現《尚書》、《禮記》、《論語》、《孝經》等古文經籍多種,全以先秦古篆書寫。後因以孔壁為收藏經典之所。如元代柳貫《尊經堂》詩“濟南耆言出,孔壁發神秘”,明代顧清《謁文文山祠》詩“貂蟬不改崖山制,金石惟聞孔壁音”,均用此事。(典見《漢書·魯恭王傳》、《說文解字敘》及《漢書·藝文志》等)
【雞窗】:
古代志怪書稱:兗州刺史宋處宗得一長鳴雞,喜愛備至,每日將雞籠放在書房窗前。此雞常聽主人吟詩讀書,時間長了,竟能諳(ㄢ)習人語,時與宋處宗對話,談論問題頗有見解。後世遂以“雞窗”代指書窗,書齋。如唐代詩人羅隱《題袁溪張逸人所居》詩,有“雞窗夜靜開書卷,魚檻春深展釣絲”句。(典見《藝文類聚》引《幽明錄》)
晚唐詩人溫庭筠,詞藻豔麗,與李商隱齊名,世稱“溫李”。唐代科舉重視詩賦律對,溫庭筠每入試作賦,只須叉手(兩手相拱)沉思八次,即可吟成八韻,故而人稱“溫八叉”。另說溫庭筠應試時,從不起草,往往雙手籠袖憑幾,一吟即成一韻,故稱為“溫八吟”。後人即以“八叉”喻才思敏捷。明解縉《贈虞生》詩“文章倚馬待,詩句八叉成”,即用此典。
【長安居大不易】:
白居易是唐代卓越的大詩人,他年輕時期到長安參加進士考試,為了找名人揄揚、引薦,曾經攜詩卷,拜謁前輩詩人顧況。顧況見名刺,上書“白居易”,蹙眉作諧語道:“長安百物昂貴,居大不易。”旋展讀詩卷,其第一首為《賦得古原草送別》,起四句為:“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詩句質而不俚,形象鮮明,富於哲理。顧況不禁大為贊許,笑道:“有句如此,居天下有甚難!老夫前言戲之耳。”從此大為推薦延譽,白居易因之聲名大振,不久考取了進士。(典見《幽閒鼓吹》、《唐摭言》、《唐才子傳》)
【探驪得珠】:
驪珠,古代傳說長於驪龍頷下,而驪龍又遨遊於九重深淵之下,甚難獲得,故價值連城。唐代中葉,元稹、劉禹錫、韋楚客等到詩人白居易家聚會,約定各賦《金陵懷古》一首。劉禹錫先成,於是白居易說:“四人探驪,子先獲珠,所餘麟角何用?”於是三人均棄筆罷作。後遂以“探驪得珠”比喻吟詩作文能得命題精蘊。羅隱《謝鄭長官啟》“鏤筆才清,探驪介重”,即用此典。(典見《莊子·列禦寇》、《鑒戒錄》、《古今詩話》)
【錦囊貯詩】:
中唐詩人李賀,為人纖瘦,但作詩異常刻苦,常清晨騎弱馬,一小奚奴背破囊相隨,邊行邊吟,每得佳句,即寫下投於囊中。日暮歸家後,取出詩句,構成全篇,除有重大事故外,日日如此。其母使婢女檢討錦囊,見所書詩句甚多,即怒:是兒要嘔出心乃耳。後人稱好詩為錦囊佳句者本此。錦囊又稱奚囊。元楊維楨《感懷》“盡取江山錦繡句,嘔心瀝血入奚囊”,即用此典。(典見李商隱《李賀小傳》,《新唐書·李賀傳》,《唐詩紀事》,《唐才子傳》)
【腹稿】:
初唐詩人王勃,少年時即有才名,後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被稱為初唐四傑。王勃詩風清新,為文也沉雄博麗,冠絕一時,著名的《滕王閣序》就是他的膾炙人口之作,其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兩句,更是傳誦千古的名句。傳說他寫文章,先把墨磨好,再以被子覆面臥床,然後起而疾書,文不加點,一氣呵成,時人謂之腹稿。後常稱下筆前的構思為“腹稿”。清趙翼《不寐》詩:“老來無寐夜景清,聊營腹稿待天明”,即用此典。(典見《唐語林》《唐詩紀事》《唐才子傳》)!
【自出機杼】:
北魏車騎大將軍祖瑩,聰明好學,八歲便能誦讀《詩》、《書》。祖瑩讀書每每夜以繼日,父母親怕他積勞成疾,禁止他夜讀。古代燃火不易,祖瑩每藏火於爐灰之中,遣走僮僕,俟父母安寢後,獨自點燈燭夜讀,乃至通宵達旦。祖瑩後以才名拜官太學博士,與名士袁翻齊名。當時人稱:“京師楚楚袁與祖;洛中翩翩祖與袁。”祖瑩為文重獨創,反對模擬剽竊,常謂:“文章須自出機杼,成一家風骨,何能共人同生活也。”機杼,即織布用的梭子,是“織造”的代語。後因以“自出機杼”比喻詩文不依傍他人,能別開生面、匠心獨運。(典見《魏書·祖瑩傳》)
【雕龍】:
戰國時齊人騶衍善談天地自然之事,雄辯恢奇,頗動人心,梁惠王待以上賓,平原君拂席為敬,燕昭王擁帚掃除而迎,均極為禮敬。稍後有騶奭,采騶衍之術以紀文,甚得齊王嘉賞,命為列大夫,專營高門大屋為居處,以示尊重,以博能致天下賢士之名。國人因頌為“談天衍,雕龍奭”。後因以“雕龍”比喻善於文辭。如《後漢書·崔駰傳贊》說:“崔為文宗,世禪雕龍。”崔駰一家祖孫父子數代為文壇宗主,均以文辭名世。梁劉勰名作《文心雕龍》,亦取此意而命名。明蔡汝楠《寄華鴻山學士》詩:“才邁雕龍客,心齊失馬翁”,也用此典。(典見《史記·孟子荀卿傳》)
【傍人門戶】:
宋代文學家蘇軾喜戲謔,曾述一寓言云:桃符與艾人爭執,桃符仰視艾人而罵曰:“汝何等草芥,輒居我上?”艾人俯而應說:“汝已半截入土,猶爭高下爾?”桃符怒,紛然不已。門神解之說:“吾輩不肖,方傍人門戶,何暇爭閒氣耶?”桃符為古代懸於門上避邪的桃木板,上書“神荼”、“鬱壘”四字,為後世春聯的前身,每年元旦更換。艾人為端陽節避邪之物,以艾草作成。端陽為五月,一年已將過半,故艾人譏桃符“已半截入土”。門神為門上驅邪之物,三者均著於門戶,故說“傍人門戶”。世指學問文章無獨立見解,詩文無獨創風格,追隨他人,不能自成一家者為“傍人門戶”,詩文評論中常用之。(典見《東坡志林》)
【依樣畫葫蘆】:
陶彀博學強記,善文詞。在後晉時,已任知制,草擬詔令文書;曆後漢、後周,均居顯職。宋太祖趙匡胤在陳橋驛兵變中禪位,倉促間未有禪文,陶彀在旁,探懷出禪文進呈,說:“已成矣”。太祖以此甚薄其人。入宋,官翰林學士,有人在太祖面前推薦,言陶彀效力甚多,應提拔。太祖笑道:“頗聞翰林草制,皆撿前人舊本,改換詞語,此乃所謂依樣畫葫蘆耳,何宣力之有?”陶彀知後,乃在翰林院壁上題詩:“官職須由生處有,才能不管用時無。堪笑翰林陶學士,年年依樣畫葫蘆。”後人以“依樣畫葫蘆”比喻模仿套用,因襲他人。清黃宗羲《明儒學案·發凡》中說:“學問之道,以各人自用得著者為真,凡依門傍戶,依樣畫葫蘆者,非流俗之士,則經生之業也。”(典見《東軒筆錄》、《續湘山野錄》、《孔氏談苑》)
【藏拙】:
南朝詩人徐陵,為當時宮體詩的重要作者,在文壇上與庾信齊名。北齊史家魏收曾收錄所作詩文,編成一集求教,意在借徐陵重名,請其將詩集刊刻傳播。徐陵卻竟將魏收詩集投入江中。旁人問其故,徐陵答道:“吾為魏公藏拙。”意為魏收詩不佳,一旦傳佈,適足自形其拙劣。藏拙即隱藏短處,不以示人。後人常用為自謙之辭。唐羅隱《自貽》:“縱無顯效亦藏拙,若有所成甘守株。”(典見《隋唐嘉話》)
【左圖右史】:
唐代楊綰少聰慧。四歲時親賓宴集,各舉座中物,包括平上去入四聲者呼之。諸賓未言,楊綰應聲指鐵樹燈,曰:「燈盞柄曲,恰合四聲,一座皆驚。」及長,好學不倦。史稱其「常獨處一室,左圖右史,凝塵滿席,澹如也。」形容其案前置滿書藉,沉浸其中,居所滿積塵灰,亦不以為意。後因以左圖右史喻積書盈室,可供研讀。如清代龔自珍《阮尚書年譜第一敘》云“乃設精舍,顏曰詁經,背山面湖,左圖右史”,即用此意。(典見新、舊《唐書·楊綰傳》)
【坐擁百城】:
南北朝時後魏李謐,自幼好學,博覽典籍。平生無意於仕途,日以讀書遊覽山水為樂,屢徵(徵召)不就(就任),閉門絕跡,將家中財產都花在收羅書籍上,並細加審訂刪削,經其手訂的書達四千卷之多。他有一句名言:“丈夫擁書萬卷,何假南而百城?”意思說:大丈夫只要擁有書籍萬卷,何必一定做南面而坐、管轄百城的長官。後因以坐擁百城喻人藏書之富與愛書的嗜好。(典見《魏書·李謐傳》)
【孔壁】:
漢魯恭王劉餘口吃,不善言辭,性豪奢,肆意大興土木,建樓造殿,廣闢園林。漢武帝時,劉餘下令毀孔子舊宅,以擴建宮室。相傳因壁中有鐘磬琴瑟之聲,入未敢盡毀。當時,匠人在孔宅夾壁中發現《尚書》、《禮記》、《論語》、《孝經》等古文經籍多種,全以先秦古篆書寫。後因以孔壁為收藏經典之所。如元代柳貫《尊經堂》詩“濟南耆言出,孔壁發神秘”,明代顧清《謁文文山祠》詩“貂蟬不改崖山制,金石惟聞孔壁音”,均用此事。(典見《漢書·魯恭王傳》、《說文解字敘》及《漢書·藝文志》等)
【雞窗】:
古代志怪書稱:兗州刺史宋處宗得一長鳴雞,喜愛備至,每日將雞籠放在書房窗前。此雞常聽主人吟詩讀書,時間長了,竟能諳(ㄢ)習人語,時與宋處宗對話,談論問題頗有見解。後世遂以“雞窗”代指書窗,書齋。如唐代詩人羅隱《題袁溪張逸人所居》詩,有“雞窗夜靜開書卷,魚檻春深展釣絲”句。(典見《藝文類聚》引《幽明錄》)
古代重要文化典故(一)
【立雪程門】:
禪宗二祖慧可初次參見菩提達摩(中國佛教禪宗創始人),夜間適逢雨雪交加。但他從師心切,不為所動,恭候不懈。至天明,積雪已沒及膝蓋。菩提達摩見其求道誠篤,終於收他為弟子,授予《楞伽經》四卷。唐方幹《贈江南僧》所云“繼後傳衣者,還需立雪中”,即詠此事。
我國古代崇儒,佛家故事流傳不廣,另有儒者立雪故事,則為世所廣傳,即宋代學者楊時事。楊時被尊為龜山先生,通經史,能詩文。早年中進士後調官不赴,遠從著名理學家程顥、程頤兄弟為師。一日往謁程頤,程頤方暝目而坐,楊時與同學游酢侍立一旁。及至程覺醒,二人鵠立多時,門外積雪已一尺。謝應芳《楊龜山祠》詩,有“卓彼文靖(楊時死後諡“文靖”)公,早立程門雪”句,正指此。後遂以“立雪程門”喻尊師重道之誠。(典見《景德傳燈錄》、《宋史·楊時傳》)
【才高八斗】:
南朝宋詩人謝靈運以善於刻畫自然景物著稱,是山水詩派的創始者。曾言:“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曹植,字子建,曹操之子,生前封陳王,死後諡號思,故世稱陳思王。他的文學才能,為當時和後世所推重。所以謝靈運在自負的同時,又對曹植作了高度的評價。後人因稱才學出眾者為“才高八斗”或“八斗之才”。如唐李商隱《可歎》:“宓妃愁坐芝田館,用盡陳王八斗才。”又唐徐夤《獻內翰楊侍郎》:“欲言溫暑三緘口,閑賦宮詞八斗才。”(典見《南史·謝靈運傳》,《釋常談》)
【奪錦才】:
武則天曾游洛陽龍門,下詔令眾臣賦詩,先成者賞賜錦袍。左史東方虯詩先成,武則天以錦袍賜之。未幾,宋之問詩亦成,武則天吟賞不止,以為宋之問詩高於東方虯,令人將錦袍從東方虯手中奪回賞與宋之問。後人因以“奪錦才”喻指才識超群之士。明高啟《謝賜衣》中“慚無奪錦才”句,用典本此。(典見《隋唐嘉話》、《新唐書·宋之問傳》、《唐詩紀事》、《唐才子傳》)
【倚馬可待】:
東晉時桓溫率部北征,參軍袁虎隨行。袁虎因故失去桓溫信任,被免去參軍職。時軍中需發佈緊急文書,一時無人擬草,桓溫宣袁虎前來,令他倚在馬前立刻寫出。袁虎手不輟筆,頃刻立就,共寫了七張紙,洋洋灑灑,觀者無不驚歎其才,連桓溫也頻頻點頭稱賞。後因以“倚馬可待”喻文思敏捷。如李白《與韓荊州書》:“請日試萬言,倚馬可待。”(典見《世說新語·文學》)
【七步成詩】:
三國時傑出詩人曹植,自幼富於才華,曾深受曹操寵愛,一度欲立為太子。同母兄曹丕稱帝後,挾嫌猜忌,時加迫害。曹丕曾命他于七步中作詩,不成則行大法,曹植應聲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詩中以“煮豆燃萁”為喻,指責曹丕手足相殘。曹丕聽後深為慚愧。後因以“煮豆燃萁”比喻兄弟相逼,又以“七步成詩”稱人的文思敏捷。(典見《世說新語·文學》)
【胸有成竹】:
北宋大作家蘇軾不僅詩詞文賦與書法各臻絕境,其繪畫亦卓爾成家。蘇軾之作畫,師法於其表兄湖州畫派開山人文同。文同,字與可,以繪墨竹名世。蘇軾既師法文同,故深悉其畫竹之真諦,曾評繪竹之法,“今畫者乃節節而為之,葉葉而累之,豈復有竹乎!故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後遂以“胸有成竹”喻下筆或作事之前心中先須有完整概念,成為常用口頭語。清沈德潛《說詩照會語》云:寫竹者必有成竹在胸,謂意在筆先,然後著墨也。即論此事。(典見蘇軾《文與可畫篔簹穀偃竹記》))
【目送手揮】:
魏晉之際著名文學家嵇康所作《四言贈兄秀才入軍詩》之十四中,句云“目送歸鴻,手揮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目送歸鴻”,指眼睛追隨天空中的飛鳥;“手揮五弦”,指揮動手指彈琴。後因以“目送手揮”比喻寫作詩文書畫時的從容盡意,得心應手,妙意雙關。清人王士稹評作詩云“手撥五弦易,目送歸鴻難”,語即出此。(典見《嵇康集》)
【擲地有聲】:
東晉文學家孫綽以文才著稱,曾作《遊天臺山賦》,辭致精工,寫成後示友人范榮期,自詡:“卿試擲地,當作金石聲也。”范榮期初猶不信,開卷披覽,每念至佳處,就讚歎說:“應是我輩語!”後因以形容辭章優美。如唐李嶠《賦》詩:“乍有淩雲勢,時聞擲地聲。”又以擲地稱人的才華之高,如宋王禹偁《重修山廟碑》:“慚非擲地之才,有玷他山之石。”(典見《世說新語·文學》《晉書·孫綽傳》)
【洛陽紙貴】:
西晉作家左思,以十年時間寫成《三都賦》,初不為時人賞識。後來左思攜此拜見當時的名士皇甫謐,皇甫謐閱後大為稱賞,親自為之作序,張載、劉逵也為《三都賦》作注,張華把左思譽為東漢著名辭賦家班固、張衡一流人物。班、張諸人均是當時文壇領袖,左思因此聲名大振,他的《三都賦》也為豪門富家爭相傳抄,京都洛陽一時為之紙貴。後人因常以“洛陽紙貴”形容文章的廣泛傳播或被人推重。元稹《和觀放榜詩》中的“都中紙貴流傳後,海外金填姓字時”一聯的上句,即用此典。(典見《世說新語·文學》、《晉書·左思傳》
【一字千金】:
戰國末年,秦相國呂不韋秉政,有家僮萬人、食客三千。他命門客各著其所聞,彙集為《呂氏春秋》一書。書成,呂不韋令公佈於咸陽城門,同時懸千金于其上,聲稱有能增刪一字者,賞千金。西漢時,淮南王劉安撰《淮南子》,亦仿效此法,懸千金以徵求意見。後代遂以“一字千金”喻文學作品或書法的造詣深湛。如梁朝詩歌理論家鐘嶸的《詩品》,稱讚《古詩十九首》:“驚心動魄,可謂幾乎一字千金。”(典見《史記·呂不韋列傳》)
【黃絹幼婦】:
東漢邯鄲淳作《曹娥碑》,蔡邕讀之,大加讚賞,因在碑側題“黃絹幼婦,外孫齏臼”八字。曹操不解此語之意。因問楊修是否理解。楊修答道:“解。”曹操命楊修且不解釋,容他自作揣測。約行三十里後始解悟,乃命楊修記於別紙,楊修解說:“黃絹,色絲也,於字為‘絕’。幼婦,少女也,於字‘妙’。外孫,女子也,於字‘好’。齏臼,受辛也,於字‘辭’。所謂‘絕妙好辭’也。”曹操所記亦同。歎說:“我才不及卿,乃覺(通「較」)三十里。”因“黃絹幼婦,外孫齏臼”是“絕妙好辭”的隱語(「謎面」),後人以省文,單取“黃絹幼婦”喻指文辭優美。唐代黃滔《和王舍人崔補闕題天王寺》“紫微今日句,黃絹昔年碑”,用典本此。(典見《世說新語·捷悟》)
【懸樑剌股】:
戰國時辯士蘇秦,遊說秦王失敗後,形容枯槁,面目黧黑,回到洛陽遭家人的冷遇:妻不下衽(織機),嫂不為炊,父母不與言。為此,他發憤苦讀,研究兵書《太公陰符》,夜以繼日。每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大腿),血流至足,最後終以合縱之說,佩六國相印。
漢代孫敬,極好讀書。曾編織柳條以寫經書,閉戶日夜誦習。被人稱之為閉戶先生。夜間倦極思睡,以繩索系發,懸於屋樑之上,遇瞌睡低頭,即可被拉醒。後因以懸樑刺股喻刻苦自學。如梁任昉《答陸倕感知己賦》“時坐睡而懸樑,裁據梧而錐幄”,即用此事。(典見《戰國策·秦策》,《太平御覽》引《楚國先賢傳》等)
【鑿壁偷光】:
西漢匡衡少年時勤奮好學,因家境貧寒,夜讀無燭。鄰舍每晚點燭,但燭光照不到他家中。於是匡衡鑿穿牆壁,使鄰家燭光照入,以書映光而讀。由於刻苦攻讀,後來他終於成為西漢有名的經學家,以說《詩經》著名於世。漢元帝時還官至丞相,封樂安侯。後世就以鑿壁偷光為家貧苦讀之典,如唐代駱賓王《螢火賦》:“匪偷光於鄰壁,甯假輝于陽燧。”唐代獨孤鉉並有《鑿壁偷光賦》,稱頌此事。(典見《西京雜記》)
【升屋讀書】:
南齊人江泌,家貧。他白晝斫木作屐為生,夜間以月光映書苦讀不輟。夜深月影斜移,乃手持書卷就月而讀,甚至因乏已極,竟從屋頂上跌墜,仍復再登。如此積年,學問大進。後齊武帝命他任南康王蕭子琳的侍讀。明人解(ㄒㄧㄝˋ)縉詩:“江郎升屋得升堂。”升堂用《論語·先進》典,喻學業入門。“江郎升屋”即用江泌事。(典見《南史》及《南齊書·江泌傳》)
【乙夜觀書】:
唐文宗李昂即位後,勵精圖治,企圖依靠李訓、鄭注等過臣,內除宦官專政,外息牛李黨爭。每天朝罷,展讀群書,讀史到昏君讒臣,不禁扼腕歎息;對明君善政,則讚歎推崇。曾對左右侍臣曰:“若不甲夜親事,乙夜覽書,何以為人君耶?”甲夜,指初更時分;乙夜,指二更時分。後遂稱夜讀為乙夜觀書,也稱作乙覽。如劉克莊詩:“學徒誰是單傳者,史稿曾經乙覽無?”(典見《杜陽雜編》)
【牛角掛書】:
隋代李密,父李寬爵蒲山公。李密初為隋煬帝侍衛,狀貌奇俊,為煬帝所忌。宇文述勸諭曰:“君家世素貴,當以才學顯,何必居身侍衛。”李密於是辭去侍衛職,折節讀書。聞學者包愷名,騎牛前往從學,沿途不廢讀書,將《漢書》掛在牛角上,且行且讀。途中為越國公楊素所見,楊素按轡在後跟蹤,見他讀得專心致志,問道“書生何以如此勤學?”李密見是越國公,立即下牛拜見。詢問之下,方知正讀《項羽傳》,楊素不勝讚歎,歸語其子玄感。楊玄感即傾心結交。“牛角掛書”遂為喻好學不倦的掌故。(典見《新唐書·李密傳》、《語林》)
【韋編三絕】:
先秦時期,紙張尚未發明,文字通常書寫於竹簡上,然後用皮繩(韋)編綴成書,稱為“韋編”。孔子晚年喜讀《易經》,反復研習,以至於韋編三絕(韋繩磨斷了三次)。但他仍未以此為滿足,曾云:如果再能給我幾年時間,那麼我對於《易經》的理解,便可以達到文質兼備的程度了。“韋編三絕”,後成為發奮苦讀的代稱,為詩文中所廣泛使用。(典見《史記·孔子世家》)
【三年不窺園】:
西漢名儒董仲舒,是專治《春秋公羊傳》的今文經學大師。漢景帝時代任博士,悉心傳授經學,曾三年不窺園。後人常以三年不窺園形容學習專心。元馬祖常《壯遊》詩:“三年不窺園,自謂五經笥。(“經笥”是裝經書的箱子,詩意為因專心學習而學問淵博)”,即用此典。(典見《漢書·董仲舒傳》)“
【磨杵作針】:
相傳唐代大詩人李白少年時曾在四川的象耳山中讀書,中途廢棄。某日閒逛至小溪畔,遇一老嫗磨鐵杵,李白不解磨杵何用。老婦人告以欲磨杵作針,李白深受感動,立即回山,發憤讀書,學問大進。後人因以“磨杵成針”比喻持之以恆者有志竟成。今諺也仍然有“只有功夫深,鐵杵磨成針”之語。(典見《蜀中廣記·上川南道彭山縣》)
【燃糠夜讀】:
南齊人顧歡,家貧好學。其父命往田間驅趕麻雀,顧歡作《黃雀賦》而歸,田中稻穗被雀食過半。父怒,欲責之,見其所作賦乃止。鄉間有學舍,顧歡因家貧無以受業,常倚學會舍壁後偷聽,默記心中。夜間或點松枝以映書,或燃糠夜讀。積年,學業大成。後在浙江天臺山開館授徒,受業者常多達百人。“燃糠夜讀”遂與“囊螢映雪”一樣,被後世作為刻苦自學之典,用於詩文中。(典見《南史》及《南齊書》本傳)
禪宗二祖慧可初次參見菩提達摩(中國佛教禪宗創始人),夜間適逢雨雪交加。但他從師心切,不為所動,恭候不懈。至天明,積雪已沒及膝蓋。菩提達摩見其求道誠篤,終於收他為弟子,授予《楞伽經》四卷。唐方幹《贈江南僧》所云“繼後傳衣者,還需立雪中”,即詠此事。
我國古代崇儒,佛家故事流傳不廣,另有儒者立雪故事,則為世所廣傳,即宋代學者楊時事。楊時被尊為龜山先生,通經史,能詩文。早年中進士後調官不赴,遠從著名理學家程顥、程頤兄弟為師。一日往謁程頤,程頤方暝目而坐,楊時與同學游酢侍立一旁。及至程覺醒,二人鵠立多時,門外積雪已一尺。謝應芳《楊龜山祠》詩,有“卓彼文靖(楊時死後諡“文靖”)公,早立程門雪”句,正指此。後遂以“立雪程門”喻尊師重道之誠。(典見《景德傳燈錄》、《宋史·楊時傳》)
【才高八斗】:
南朝宋詩人謝靈運以善於刻畫自然景物著稱,是山水詩派的創始者。曾言:“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曹植,字子建,曹操之子,生前封陳王,死後諡號思,故世稱陳思王。他的文學才能,為當時和後世所推重。所以謝靈運在自負的同時,又對曹植作了高度的評價。後人因稱才學出眾者為“才高八斗”或“八斗之才”。如唐李商隱《可歎》:“宓妃愁坐芝田館,用盡陳王八斗才。”又唐徐夤《獻內翰楊侍郎》:“欲言溫暑三緘口,閑賦宮詞八斗才。”(典見《南史·謝靈運傳》,《釋常談》)
【奪錦才】:
武則天曾游洛陽龍門,下詔令眾臣賦詩,先成者賞賜錦袍。左史東方虯詩先成,武則天以錦袍賜之。未幾,宋之問詩亦成,武則天吟賞不止,以為宋之問詩高於東方虯,令人將錦袍從東方虯手中奪回賞與宋之問。後人因以“奪錦才”喻指才識超群之士。明高啟《謝賜衣》中“慚無奪錦才”句,用典本此。(典見《隋唐嘉話》、《新唐書·宋之問傳》、《唐詩紀事》、《唐才子傳》)
【倚馬可待】:
東晉時桓溫率部北征,參軍袁虎隨行。袁虎因故失去桓溫信任,被免去參軍職。時軍中需發佈緊急文書,一時無人擬草,桓溫宣袁虎前來,令他倚在馬前立刻寫出。袁虎手不輟筆,頃刻立就,共寫了七張紙,洋洋灑灑,觀者無不驚歎其才,連桓溫也頻頻點頭稱賞。後因以“倚馬可待”喻文思敏捷。如李白《與韓荊州書》:“請日試萬言,倚馬可待。”(典見《世說新語·文學》)
【七步成詩】:
三國時傑出詩人曹植,自幼富於才華,曾深受曹操寵愛,一度欲立為太子。同母兄曹丕稱帝後,挾嫌猜忌,時加迫害。曹丕曾命他于七步中作詩,不成則行大法,曹植應聲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詩中以“煮豆燃萁”為喻,指責曹丕手足相殘。曹丕聽後深為慚愧。後因以“煮豆燃萁”比喻兄弟相逼,又以“七步成詩”稱人的文思敏捷。(典見《世說新語·文學》)
【胸有成竹】:
北宋大作家蘇軾不僅詩詞文賦與書法各臻絕境,其繪畫亦卓爾成家。蘇軾之作畫,師法於其表兄湖州畫派開山人文同。文同,字與可,以繪墨竹名世。蘇軾既師法文同,故深悉其畫竹之真諦,曾評繪竹之法,“今畫者乃節節而為之,葉葉而累之,豈復有竹乎!故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後遂以“胸有成竹”喻下筆或作事之前心中先須有完整概念,成為常用口頭語。清沈德潛《說詩照會語》云:寫竹者必有成竹在胸,謂意在筆先,然後著墨也。即論此事。(典見蘇軾《文與可畫篔簹穀偃竹記》))
【目送手揮】:
魏晉之際著名文學家嵇康所作《四言贈兄秀才入軍詩》之十四中,句云“目送歸鴻,手揮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目送歸鴻”,指眼睛追隨天空中的飛鳥;“手揮五弦”,指揮動手指彈琴。後因以“目送手揮”比喻寫作詩文書畫時的從容盡意,得心應手,妙意雙關。清人王士稹評作詩云“手撥五弦易,目送歸鴻難”,語即出此。(典見《嵇康集》)
【擲地有聲】:
東晉文學家孫綽以文才著稱,曾作《遊天臺山賦》,辭致精工,寫成後示友人范榮期,自詡:“卿試擲地,當作金石聲也。”范榮期初猶不信,開卷披覽,每念至佳處,就讚歎說:“應是我輩語!”後因以形容辭章優美。如唐李嶠《賦》詩:“乍有淩雲勢,時聞擲地聲。”又以擲地稱人的才華之高,如宋王禹偁《重修山廟碑》:“慚非擲地之才,有玷他山之石。”(典見《世說新語·文學》《晉書·孫綽傳》)
【洛陽紙貴】:
西晉作家左思,以十年時間寫成《三都賦》,初不為時人賞識。後來左思攜此拜見當時的名士皇甫謐,皇甫謐閱後大為稱賞,親自為之作序,張載、劉逵也為《三都賦》作注,張華把左思譽為東漢著名辭賦家班固、張衡一流人物。班、張諸人均是當時文壇領袖,左思因此聲名大振,他的《三都賦》也為豪門富家爭相傳抄,京都洛陽一時為之紙貴。後人因常以“洛陽紙貴”形容文章的廣泛傳播或被人推重。元稹《和觀放榜詩》中的“都中紙貴流傳後,海外金填姓字時”一聯的上句,即用此典。(典見《世說新語·文學》、《晉書·左思傳》
【一字千金】:
戰國末年,秦相國呂不韋秉政,有家僮萬人、食客三千。他命門客各著其所聞,彙集為《呂氏春秋》一書。書成,呂不韋令公佈於咸陽城門,同時懸千金于其上,聲稱有能增刪一字者,賞千金。西漢時,淮南王劉安撰《淮南子》,亦仿效此法,懸千金以徵求意見。後代遂以“一字千金”喻文學作品或書法的造詣深湛。如梁朝詩歌理論家鐘嶸的《詩品》,稱讚《古詩十九首》:“驚心動魄,可謂幾乎一字千金。”(典見《史記·呂不韋列傳》)
【黃絹幼婦】:
東漢邯鄲淳作《曹娥碑》,蔡邕讀之,大加讚賞,因在碑側題“黃絹幼婦,外孫齏臼”八字。曹操不解此語之意。因問楊修是否理解。楊修答道:“解。”曹操命楊修且不解釋,容他自作揣測。約行三十里後始解悟,乃命楊修記於別紙,楊修解說:“黃絹,色絲也,於字為‘絕’。幼婦,少女也,於字‘妙’。外孫,女子也,於字‘好’。齏臼,受辛也,於字‘辭’。所謂‘絕妙好辭’也。”曹操所記亦同。歎說:“我才不及卿,乃覺(通「較」)三十里。”因“黃絹幼婦,外孫齏臼”是“絕妙好辭”的隱語(「謎面」),後人以省文,單取“黃絹幼婦”喻指文辭優美。唐代黃滔《和王舍人崔補闕題天王寺》“紫微今日句,黃絹昔年碑”,用典本此。(典見《世說新語·捷悟》)
【懸樑剌股】:
戰國時辯士蘇秦,遊說秦王失敗後,形容枯槁,面目黧黑,回到洛陽遭家人的冷遇:妻不下衽(織機),嫂不為炊,父母不與言。為此,他發憤苦讀,研究兵書《太公陰符》,夜以繼日。每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大腿),血流至足,最後終以合縱之說,佩六國相印。
漢代孫敬,極好讀書。曾編織柳條以寫經書,閉戶日夜誦習。被人稱之為閉戶先生。夜間倦極思睡,以繩索系發,懸於屋樑之上,遇瞌睡低頭,即可被拉醒。後因以懸樑刺股喻刻苦自學。如梁任昉《答陸倕感知己賦》“時坐睡而懸樑,裁據梧而錐幄”,即用此事。(典見《戰國策·秦策》,《太平御覽》引《楚國先賢傳》等)
【鑿壁偷光】:
西漢匡衡少年時勤奮好學,因家境貧寒,夜讀無燭。鄰舍每晚點燭,但燭光照不到他家中。於是匡衡鑿穿牆壁,使鄰家燭光照入,以書映光而讀。由於刻苦攻讀,後來他終於成為西漢有名的經學家,以說《詩經》著名於世。漢元帝時還官至丞相,封樂安侯。後世就以鑿壁偷光為家貧苦讀之典,如唐代駱賓王《螢火賦》:“匪偷光於鄰壁,甯假輝于陽燧。”唐代獨孤鉉並有《鑿壁偷光賦》,稱頌此事。(典見《西京雜記》)
【升屋讀書】:
南齊人江泌,家貧。他白晝斫木作屐為生,夜間以月光映書苦讀不輟。夜深月影斜移,乃手持書卷就月而讀,甚至因乏已極,竟從屋頂上跌墜,仍復再登。如此積年,學問大進。後齊武帝命他任南康王蕭子琳的侍讀。明人解(ㄒㄧㄝˋ)縉詩:“江郎升屋得升堂。”升堂用《論語·先進》典,喻學業入門。“江郎升屋”即用江泌事。(典見《南史》及《南齊書·江泌傳》)
【乙夜觀書】:
唐文宗李昂即位後,勵精圖治,企圖依靠李訓、鄭注等過臣,內除宦官專政,外息牛李黨爭。每天朝罷,展讀群書,讀史到昏君讒臣,不禁扼腕歎息;對明君善政,則讚歎推崇。曾對左右侍臣曰:“若不甲夜親事,乙夜覽書,何以為人君耶?”甲夜,指初更時分;乙夜,指二更時分。後遂稱夜讀為乙夜觀書,也稱作乙覽。如劉克莊詩:“學徒誰是單傳者,史稿曾經乙覽無?”(典見《杜陽雜編》)
【牛角掛書】:
隋代李密,父李寬爵蒲山公。李密初為隋煬帝侍衛,狀貌奇俊,為煬帝所忌。宇文述勸諭曰:“君家世素貴,當以才學顯,何必居身侍衛。”李密於是辭去侍衛職,折節讀書。聞學者包愷名,騎牛前往從學,沿途不廢讀書,將《漢書》掛在牛角上,且行且讀。途中為越國公楊素所見,楊素按轡在後跟蹤,見他讀得專心致志,問道“書生何以如此勤學?”李密見是越國公,立即下牛拜見。詢問之下,方知正讀《項羽傳》,楊素不勝讚歎,歸語其子玄感。楊玄感即傾心結交。“牛角掛書”遂為喻好學不倦的掌故。(典見《新唐書·李密傳》、《語林》)
【韋編三絕】:
先秦時期,紙張尚未發明,文字通常書寫於竹簡上,然後用皮繩(韋)編綴成書,稱為“韋編”。孔子晚年喜讀《易經》,反復研習,以至於韋編三絕(韋繩磨斷了三次)。但他仍未以此為滿足,曾云:如果再能給我幾年時間,那麼我對於《易經》的理解,便可以達到文質兼備的程度了。“韋編三絕”,後成為發奮苦讀的代稱,為詩文中所廣泛使用。(典見《史記·孔子世家》)
【三年不窺園】:
西漢名儒董仲舒,是專治《春秋公羊傳》的今文經學大師。漢景帝時代任博士,悉心傳授經學,曾三年不窺園。後人常以三年不窺園形容學習專心。元馬祖常《壯遊》詩:“三年不窺園,自謂五經笥。(“經笥”是裝經書的箱子,詩意為因專心學習而學問淵博)”,即用此典。(典見《漢書·董仲舒傳》)“
【磨杵作針】:
相傳唐代大詩人李白少年時曾在四川的象耳山中讀書,中途廢棄。某日閒逛至小溪畔,遇一老嫗磨鐵杵,李白不解磨杵何用。老婦人告以欲磨杵作針,李白深受感動,立即回山,發憤讀書,學問大進。後人因以“磨杵成針”比喻持之以恆者有志竟成。今諺也仍然有“只有功夫深,鐵杵磨成針”之語。(典見《蜀中廣記·上川南道彭山縣》)
【燃糠夜讀】:
南齊人顧歡,家貧好學。其父命往田間驅趕麻雀,顧歡作《黃雀賦》而歸,田中稻穗被雀食過半。父怒,欲責之,見其所作賦乃止。鄉間有學舍,顧歡因家貧無以受業,常倚學會舍壁後偷聽,默記心中。夜間或點松枝以映書,或燃糠夜讀。積年,學業大成。後在浙江天臺山開館授徒,受業者常多達百人。“燃糠夜讀”遂與“囊螢映雪”一樣,被後世作為刻苦自學之典,用於詩文中。(典見《南史》及《南齊書》本傳)
訂閱:
文章 (Atom)